# 天涼喝杯茶
與臺積電展開投資競賽 三星擴建美國德克薩斯州晶片工廠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將擴大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半導體工廠,為安置下一代製造設備騰出空間,該公司正尋求從臺積電手中奪取「世界上最大合同晶片製造商」的頭銜。而臺積電已經宣布了在亞利桑那州建造新工廠的計劃。三星和臺積電都在加大支出,以開拓更大的美國市場。(騰訊科技)
參加簡評:
目前臺積電仍是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三星無論在技術還是在產能上都無法與之相比。蘋果、英特爾、谷歌等龍頭企業都是臺積電的客戶,尤其今年因為三星的戰略決策失誤,失去了與蘋果的合作,直接導致臺積電佔據了代工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在這種情況下,三星想要與其對抗,必須具有足夠的實力來吸引這些與臺積電合作的公司訂單。選擇擴大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是其中一步,如若能夠充分擴大產能,將在爭取美國科技公司訂單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醫食 住 行
海爾智家私有化塵埃落地 將於12月23日在香港上市
海爾智家發布公告稱,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事宜獲得了百慕達最高法院批准,該批准對私有化方案無任何修訂。百慕達最高法院的批准文件副本擬不晚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1日遞交至百慕達公司註冊處予以註冊。同時,海爾電器股票預計於12月23日上午九點起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退市,海爾智家則會同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至此,海爾電器私有化終於要塵埃落定,同時,海爾智家登陸港股,也讓海爾實現了「A+D+H」的資本市場布局。(CNMO)
參加簡評:
家用電器一直是個不錯的消費賽道,巨大的市場孕育了不少頭部企業。美的、格力、海爾就是其中的翹楚。雖然三家巨頭都有各自的拳頭產品,也通過常年的市場地位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但為了抓住未來家庭生活智能化、網際網路化的大趨勢,巨頭們紛紛下場,突破傳統的家電概念。海爾智家的做法是主打場景家居解決方案,希望從單一產品到生活場景,來實現差異化競爭。從目前來看,海爾智家的做法頗具成效。但是,許多行業外的對手也對家庭物聯網虎視眈眈,前有小米的低門檻生活電器,後有華為的圍追堵截,海爾需要的是更多的資本彈藥來搶佔市場份額。預計在此次的港股上市之後,海爾智家在市場布局和競爭方面會有更大的動作。
全球第四大車企要來了!PSA、FCA最快明年1月完成合併
PSA(標緻雪鐵龍集團)與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之間的合作可能會比預期更早完成。12月21日的最新消息顯示,PSA和FCA雙方正在加速兩家公司合併的進程,或將在2021年1月正式完成合併,新的集團將名為Stellantis。(手機鳳凰網)
參加簡評:
雖然PSA旗下擁有標緻、雪鐵龍、DS等品牌,FCA旗下有Jeep、克萊斯勒、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知名汽車品牌,但這些老牌的全球知名汽車品牌近年來卻表現不佳,不僅銷量萎靡,而且在轉型電動車的大方向上乏善可陳。如何重新奪回市場份額,獲得更好的盈利狀況一直是兩家企業思考的核心問題。此前雷諾-日產-三菱的三方聯盟給了不少企業一個啟發。通過聯盟,雷諾-日產-三菱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利用聯合採購降低成本,共同發力區域發展。此次的PSA與FCA的合併正是看到了抱團的強大力量。如果合併順利完成,新集團將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僅次於大眾集團、豐田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合併之後,集團可以從成本端著手,淘汰多餘的人員、產品,重新調整工廠產能的布局,集中精力恢復旗下主力產品的市場份額。
# 生財有道
「抱團取暖」抗風險 中小銀行兼併重組提速
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潮愈演愈烈。據統計,僅11月至今,就有3家銀行正在積極籌建中。隨著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資本補充推進,中小銀行之間的兼併收購將陸續展開,預計未來合併重組趨勢將更明顯。(中國證券報)
參加簡評:
由於歷史原因、宏觀環境變化以及自身管理能力等原因,近年來中小銀行股權結構混亂、難以監管審查,先後發生了包商銀行被託管,錦州銀行被重組,恆豐銀行被注資等事件,甚至存在一些大股東違規幹涉銀行業務經營的現象,抗風險能力極弱。光2019年一年,就有13家農商行評級被下調。而「抱團取暖」,能夠幫助中小銀行更好的統籌使用資本,發揮規模效益。優化了資本結構,吸收優質民營資本入股,才能把控風險。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
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公告稱,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億元。(騰訊新聞)
參加簡評:
高瓴又一次加碼能源行業了。雖然醫療大健康和新消費一直是高瓴的心頭好,也給高瓴創造了巨大的投資回報,但近幾年其在能源板塊的布局,不難看出高瓴對行業未來的信心。隆基股份並不是高瓴唯一看好的光伏企業,此前高瓴就入股了信義光能、通威股份。不過從投資體量上看,對全球最大單晶矽片生產企業隆基股份的投資額是在光伏板塊最大的。不僅如此,高瓴對光伏之外的能源板塊也抱有巨大的投資熱情,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三強,或是新能源電池企業寧德時代都是其布局投資的重點。
# SHAPE OF FUTURE
人工智慧嗅覺晶片將在合肥研發
8家代表企業正式入駐合肥經開區珠江路邊的中國聲谷·經開信創產業園內,其中包括復旦合肥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人工嗅覺傳感器項目。合肥經開區相關部門介紹,這是該區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的又一成果,未來將合作建設先進材料和微納感知研究室,立足人工智慧感知技術,進行生產生活中相關領域的研究,例如用人工智慧嗅覺技術感知城區空氣中的異常氣味、汙染氣體等。(安徽商報)
參加簡評:
全球前63家從事人工智慧研發的獨角獸公司中,絕大多數都專注於AI視覺和語音,或開發自動駕駛,或開發人臉識別技術,而研發AI嗅覺技術的公司卻沒有出現。這主要是因為氣味難以分類和界定,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很難進行採集,所以技術成型較晚。但AI嗅覺在氣味監測、環境分析等環保、醫療、安防場景都可以進行應用。放在廚房可以檢測食品新鮮,甚至對於化妝品、香水、香薰的標準化生產都具有意義。此次合肥的人工智慧嗅覺晶片研發項目若成功必然掀起另一場生活方式的變革。
作者:張婧、於雅馨
編輯:智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