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之家是基層婦聯組織凝聚婦女、服務婦女的重要陣地,是婦聯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法華南裡社區婦女之家,認真聽取地區婦女需求,從今年10月份開始,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通過多次課程,對社區巾幗志願者們進行心理技能提升訓練,使婦女之家成為受地區婦女信賴和熱愛的溫暖之家。
在2019年北京市示範「婦女之家」微創投大賽中,法華南裡社區婦女之家推出的「巾幗志願者心理抗壓能力提升」項目榮獲優秀服務項目稱號。
巾幗志願者心理能力培育計劃
「OH,我的情緒我做主」
法華南裡社區志願者有120餘人,其中巾幗志願者70餘人,平均年齡65歲,巾幗志願者佔志願者比例較高,承擔著母親、女兒、奶奶等多重身份,是家庭的中堅力量。
許多巾幗志願者在自身家庭生活中既要照顧老人,又要為子女照顧孩子,家庭負擔重,時常會產生疲憊感。一些巾幗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有時候會和居民的理念有衝突,志願者們也會有無力感。所以從心靈層面支持溫暖巾幗志願者,不論從家庭還是社會都有很大的必要性。
1.
心理繪畫課程
10月23日,20餘名法華南裡社區巾幗志願者按照計劃來到會場,參加心理培訓課程。在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崔雯雯的帶領下,大家在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中慢慢舞動身體,放鬆心情。隨後開展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繪畫活動。每個人畫出自己獨特的畫作,然後給生活中重要的事務排好順序。在老師的引領下,大家暢所欲言,分享什麼是最幸福的事情。
10月29日,法華南裡社區開展了第二場團體心理課程——「畫出幸福—此時最美妙」。活動中,諮詢師讓大家思考「什麼是幸福?」「哪個年齡段的人群最幸福」等話題,大家紛紛暢所欲言。最後,在「畫出幸福的你」環節,志願者們分組畫出小組成員的畫像,看著隊友們的畫作,一時間充滿了歡聲笑語,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
團體活動
11月13日上午,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心理諮詢師郝民來到法華南裡社區,為婦女之家的志願者們帶來一場生動的團體活動。課堂上,諮詢師帶領大家通過各種小遊戲,了解了什麼是壓力,外在和內在壓力的區別。
在11月20日的第二場團體活動中,諮詢師郝民帶領大家通過認識腦部結構來了解人的煩惱是怎麼來的,並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大家講解了情緒對行為產生的影響。
3.
OH卡牌活動
11月27日,諮詢師為巾幗志願者們帶來一場關於Oh卡牌的團體人際動力課。課上,老師首先介紹了卡牌的起源和治療因子。隨後,大家根據自己抽到的圖片,開始了奇妙而新奇的故事接龍活動。討論過程中,志願者們腦洞大開,相互鼓勵,每個小組的演繹都非常精彩。
12月4日,在第二場OH卡牌活動——「遇見未知的自己」中,通過諮詢師講述主題故事,讓巾幗志願者們感受潛意識中的自己。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志願者們打開心扉講述自己故事,每個人都認真地聆聽,給予反饋與支持。人際動力溝通讓大家能夠在信任的環境下,通過OH卡牌的指引,投射每個人的潛意識,更清晰地認識到不同角度的自己。
4.
情緒管理培訓
12月11日和12月18日,法華南裡社區相繼舉辦了兩場針對巾幗志願者的情緒管理課程。課堂上,諮詢師帶領大家回顧心理學,追蹤分析心理學200年的研究,並從多個角度訓練大家如何控制情緒,進行正確的自我表達。
「通過系列的心理培訓指導,可以提升巾幗志願者的心理動力,適當調節她們的情感和心理,緩解不良情緒。同時,也能培養巾幗志願者骨幹,通過活動教授巾幗志願者一些溝通技巧、情緒管理方法、心理學知識等從心理層面提升志願服務能力,掌握基本的心理諮詢知識,能更好地為其他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志願服務,從一言一行中體現一定的專業性。」法華南裡社區婦女之家負責人孫好說道。
巾幗志願者心聲
於曉蒙
「我是一名黨員志願者。今年因為要照顧孩子,我離職在家,一時間很難適應。經過這幾次的心理培訓,我不僅掌握了很多和孩子溝通的小技巧,也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漸漸走出心結。」
郝來
「在諮詢師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如何正確表達情緒,如何與他人積極溝通,這對我們平時的志願服務工作也很有幫助。前兩天我有一個好朋友心情很低落,我就用在課上學到的理論來開解她,效果很好。」
趙麗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的心理壓力挺大,而且經常一個人在家裡帶孩子,特別希望能和更多的人溝通交流。在這些天的心理培訓課上,和這麼多志願者們一起聽諮詢師講課、做遊戲、畫畫,心裡感覺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