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活動威脅國際安全
「東突」,連同支撐它的「三股勢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勢力,不僅是威脅中國特別是新疆穩定與安全的一大禍害,也是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公害,對國際社會的和平、安全與秩序構成了巨大威脅。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東突」組織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恐怖暴力犯罪:爆炸、暗殺、搶劫、投毒、縱火……累累惡行,令人髮指。
在土耳其,「東突」分子於1997年3月開槍襲擊中國駐土耳其使館,衝擊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館,焚燒中國總領館懸掛的國旗。次年3月,他們又一手策劃製造了用炸彈襲擊中國駐伊斯坦堡總領館的恐怖事件。
在哈薩克斯坦,「東突」分子曾公然殺害兩名執行清查任務的當地警察,將意欲退出組織的同夥碎屍,武裝搶劫位於阿拉木圖的世界銀行辦事處,還曾揚言要綁架中國駐哈薩克斯坦的外交官,並密謀劫持飛機和劫獄。
在吉爾吉斯斯坦,「東突」分子曾縱火焚燒首都比什凱克中國商品市場,用衝鋒鎗掃射到訪的新疆代表團,殺害中國駐吉外交官王建平……吉爾吉斯斯坦「維吾爾青年聯盟」主席尼合買提·波薩科夫僅僅因為拒絕和「東突」合作,就在家門口遭「東突」分子槍擊身亡。
大量事實證明,「東突」與國際恐怖組織具有共生關係,是國際恐怖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東突」分子參與了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劫持4名日本科學家和吉內務部隊高級軍官的恐怖事件。1999年,恐怖組織「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武裝進犯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其間「東突」組織曾提供60萬美元的資助。
「9·11」事件的發生,使美國飽嘗當年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對本·拉丹縱容扶持,對國際恐怖勢力姑息養奸的苦頭。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摧毀了「東突」勢力在阿富汗的基地,將俘虜的22名「東突」恐怖分子關進關塔那摩監獄。次年,「東伊運」等「東突」組織被聯合國確認為恐怖組織,今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進一步確認在逃的「東伊運」第二任頭目阿卜杜勒·哈克與本·拉丹相勾結,美國財政部當即將哈克列為金融制裁對象。「東伊運」淪為國際社會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基於「東伊運」因公開走暴力謀「獨」之路受到國際社會全面制裁的「前車之鑑」,形形色色的「東突」恐怖組織才改頭換面,集合而成標榜「非暴力」的「世維會」,而「世維會」也因此刻意隱藏其恐怖的真面目,從而得以取代「東伊運」,成為當前境外「東突」勢力的總代表。
魔影見不得陽光,謊言掩不住真相。自從「9·11」事件之後,國際社會便日益看清境外「東突」組織的恐怖暴力本質,認識到包括「東突」在內的國際恐怖勢力的巨大危害以及對其姑息養奸的危險後果。
在中亞地區,有關國家對「東突」組織更是紛紛採取了嚴厲打擊的態度。哈薩克斯坦總檢察院早在1995年就接連取締了兩家「東突」組織及其非法刊物,該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更是擲地有聲地宣布:「哈薩克斯坦絕不允許『東突』組織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2006年以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已向中國引渡、遣返了多名「東突」恐怖分子。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當天,中國、俄羅斯和中亞4國就籤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顯示了團結合作,重拳打擊「三股勢力」的決心。「7·5」事件發生後,上合組織發表聲明,強調各成員國將加強在打擊「三股勢力」和跨國有組織犯罪方面的合作,共同維護本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吉爾吉斯斯坦外長薩爾巴耶夫表示:「打擊『東突』等『三股勢力』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最主要的任務,我們有信心奪取這場長期戰爭的最終勝利。」
「東伊運」的猙獰,「世維會」的虛偽,只是恐怖暴力組織的不同面具。這些「東突」組織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儘管它們披著各種外衣招搖過市,改換不同面目瞞騙世人,「7·5」事件卻再次讓其充滿恐怖主義色彩的暴力實質暴露無遺。(新華社記者)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