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紅花,這樣再艱難的時刻,你也知道不放棄。」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海報上的一句話。
這部講述愛與病痛的電影,溫暖了這個寒冷的冬天。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真人版「送你一朵小紅花」的故事,完全地詮釋了什麼叫「再艱難的時刻,也不放棄」,因而感動了整座城市……
武漢街頭的賣花女
在武漢漢口鎮江漢路,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嚴重燒傷的阿姨,擺攤售賣手工編織的毛線花。有時候攤上還會有一位臉上滿是斑痕的少女,一老一小的容貌和她們叫賣的工藝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格外引人注目。
這位阿姨名叫蘆桂芝,她身邊的少女是她收養的女兒小楠,是一名血管瘤患者。她們的故事始於12年前。
蘆桂芝和養女小楠一起賣花,母女倆感情深厚。
2008年初冬的一天,在河南商丘街頭,一個女棄嬰躺在地上哇哇大哭,看上去又冷又餓。圍觀的人很多,大家議論紛紛卻沒有人上前。這時,一個滿臉傷疤的女人蹣跚著撥開人群走向女嬰,人們驚悚地看到,女人撥開人群的雙手,赫然沒有一根指頭,只剩下兩坨「肉掌」。
看著地上的小寶寶,女人心疼地用沒有手指的雙掌抱了起來。孩子很小很輕,而且整個身體的左側從臉頰到小腿都長滿了血管瘤。人們驚奇地看著這個女人,目送她抱著孩子離開人群。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她把孩子抱回家收養了她。
這個女人就是蘆桂芝,她抱回家的女嬰就是小楠。
一場火災,燒掉了她的手指,兒子毀容,富裕的家也沒了
蘆桂芝1967年生於河南商丘,和丈夫結婚後育有兩個兒子,如果不出意外,她的生活將順著小康之家的幸福軌跡繼續走下去。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蘆桂芝的幸福在28歲那年嘎然而止。
1995年的一天,蘆桂芝家停電了,她們只能點煤油燈照明。不料,當一家人熟睡之際,煤油燈點燃了這個家。待鄰居們發現時,蘆桂芝家已經被大火包圍,鄰居們冒險衝進火場,將全身是傷的蘆桂芝和她3歲的兒子小飛救了出來。
兩人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經過手術,母子倆均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蘆桂芝原本年輕漂亮的臉,被徹底毀容。另外,為了保護其上肢,醫院不得不將蘆桂芝被嚴重燒傷雙手手指全部切除。更讓她痛不欲生的是,她的兒子小飛也被烈火燒毀了稚嫩的臉龐,失去了左手的全部手指,右手的手指嚴重彎曲變形。
蘆桂芝編織的小紅花。
一場大火讓這個原本在當地還算富裕的家庭,一夜間傾家蕩產。蘆桂芝和丈夫拖著大兒子和重傷的小兒子,面對燒成焦土的「家」不知道該怎麼辦,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我啥都做不了,只能先去討飯,把孩子們餵飽。」蘆桂芝說。她和丈夫在討飯的時候,還有一個心病梗著,那就是小兒子的治療費。
為兒治療途中,她看到街頭棄嬰,做了一個別人不敢想像的決定
討飯了一段時間後,蘆桂芝和老公決定開始打工,掙錢給兒子整容。他們的遭遇引發了人們的同情,好心人你一百,他一百的為他們捐款。在小飛16歲那年,夫妻倆籌到了一筆治療款,可以再為他做一次大的整形手術。
2008年初冬,蘆桂芝和愛人喜滋滋地帶著小飛住進了商丘醫院,準備進行手術。一天,蘆桂芝經過醫院附近一條小道的拐角處時,發現拐角處簇擁著一群人,人群中間傳出陣陣嬰兒的啼哭聲。原來,有人在夜裡扔了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蘆桂芝回憶說,那時天色漸暗,她經過人群,還聽到有人在嘀咕說,這麼冷的天,如果今天晚上沒有人管,這孩子遲早要被凍死。
人們看著地上的棄嬰議論紛紛,卻沒人上前。蘆桂芝想想自己的家庭,兒子剛做完手術還在醫院裡,自己是個殘疾人,就連小飛的手術費,都是好心人給湊的。想到這裡,蘆桂芝看了看圍觀的人群,不禁嘆了口氣:我家都這個樣子了,這孩子我能怎麼辦呢?於是,她在人群邊沿停頓了一下,就往醫院跑去。
蘆桂芝一口氣跑到醫院門口,可是,一停下來孩子的啼哭聲就在她的耳邊縈繞,讓她的內心揪成一團,腳下不由自主地轉身,走回拐角,撥開人群,抱起了地上的棄嬰。就在她把孩子抱進自己懷中那一刻,本來還在不斷啼哭的小寶貝竟然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太神奇了!」蘆桂芝不禁想,這孩子和自己有緣啊。
不大的房子裡堆滿了做毛線花的原材料。
回到醫院,蘆桂芝才發現棄嬰不是臉色凍得發紫,而是從臉頰到腿部、腰部和手臂到處都是血管瘤,是一名先天性、大面積患有血管瘤的女嬰,血管瘤幾乎覆蓋了孩子身體的整個左側。
看著妻子抱回來的女嬰,憨厚善良的丈夫接受了,說就當剛生了個女兒。兩個兒子也安慰母親說,就當剛有了個妹妹。
從此,蘆桂芝多了一個女兒小楠。"無指媽媽"成了兒女齊全的母親。
為養棄嬰,她在手掌上磨出一個缺口,夾著筆畫畫賺錢
火災過後,蘆桂芝一家人的生活一直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又多了一個患血管瘤的孩子,這日子怎麼過呀?蘆桂芝和丈夫商量後決定到武漢打工養家,再慢慢存點錢為小飛和女兒治療。
可怎麼才能掙到錢呢?蘆桂芝看著自己光禿禿的手掌開始想辦法。經過反覆的磨練,她硬生生地在手掌原來大拇指的虎口位置上磨出了一個缺口,用它來夾住東西,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蘆桂芝不斷的打磨下,缺口竟然能握住筆,於是她開始在街上畫畫賣錢。
無法握住刀把,就夾著刀背切菜。
後來,夫妻倆開始編織各式各樣的小紅花和小盆景,由蘆桂芝在鬧市中心沿街擺賣。來來往往的顧客多有喜歡這些手工精緻、造型逼真的手工藝品,也喜歡照顧這個傷殘阿姨的生意。可是誰又知道,為了做成一朵毛線花,蘆桂芝花了多少心血。細細的勾針比筆更難夾住,在編織的過程中,一次次地從她的「虎口」滑落,一開始時編好一朵毛線花需要花三、四個小時。
為了多掙點錢,蘆桂芝經常帶著毛線到攤位現場加工,無論春夏秋冬,人們從來沒有看到她閒下來的時刻。就這樣,一家人一個月下來能掙3000元左右,刨除每月1000多元的房租及生活費,蘆桂芝每個月積攢一點點的錢,用作兒女的治療經費。
嘴上和客人聊著,手上的活卻沒有停下來。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小飛也早早離開家,輾轉全國各地謀生。他用殘缺的手,學會了媽媽蘆桂芝製作小紅花的技術。2014年,小飛來到了湖南長沙,開始在鬧市中心的解放西路擺賣自己精心製作的毛線花。
小飛的哥哥和嫂子,也回到河南商丘老家,做著和父母一樣的活計。
就這樣,蘆桂芝帶領全家人,從一個個小紅花,一點又一點、一次又一次地竭盡全力籌集著女兒那無法估算的治療費用。
眾人捐款,可蘆桂芝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後,又把錢捐出去了
日子一久,武漢街頭有個「無指媽媽」賣花為養女籌集手術費的消息開始漸漸傳開了。2015年,媒體報導了蘆桂芝收養先天血管瘤棄嬰的事跡,「無指媽媽」讓無數人感動落淚,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好心人紛紛慷慨捐款,前期籌集金額達四萬餘元,蘆桂芝心懷感激,她首先想到的是要把這筆錢款作女兒的治療費,希望將來有一天女兒可以和其他女孩了一樣快樂地生活和工作。
意想不到的是,武漢真愛醫院在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後,主動提出可以免費為小楠治療。面對這麼多好心人的幫助,蘆桂芝做出一個不同於常人的決定:她要把市民們籌集給她的善款捐出去。蘆桂芝解釋說,"本來這些善款都是好心人捐來給我女兒治療的,現在既然醫院給免費治了,我就不能再佔著這些錢,得給其他有病的孩子用。"
小楠入住真愛醫院後,蘆桂芝毅然把已收到的所有善款四萬多元捐出,在真愛醫院設立了"蘆桂芝愛心基金",專款專用於其他血管瘤兒童病患的救治。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蘆桂芝在女兒的病情穩定之後,又將後續獲得的社會捐款兩萬四千元全部捐給了武漢市兒童福利院,並謝絕了社會公眾繼續捐款。在她樸實的思維中,覺得「不該拿的咱一分錢也不要」。
她的心靈和她手裡的花兒一樣美。
養女病情復發,需要住院再次手術,她們一家該怎麼辦
蘆桂芝和丈夫靜靜地生活在武漢,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一轉眼小楠也已經13歲了。蘆桂芝欣慰地想,再辛苦幾年,女兒就能長大成人,工作成家,到那時候,她的人生也算是完滿了。可是,命運會就這樣放過她嗎?
血管瘤這個病,很容易反覆發作。近期,蘆桂芝和丈夫發現,小楠身上的血管瘤再次復發,不得不在武漢一家大醫院接受新一輪的治療。
僅僅依靠蘆桂芝每天賣出的幾十朵、上百朵小紅花能解決醫療費用嗎?長沙、商丘的兒子們答應,繼續支持妹妹的手術費。可是,這家人心裡都知道,靠賣小紅花,掙不了多少錢。
今年53歲的蘆桂芝,和丈夫更加起早貪黑了,過度的勞累早已讓她白髮蒼蒼。她想多掙一點錢,儘快給小楠做手術。
在媽媽身邊的小楠,快樂得像只小鳥。願她永遠健康快樂。
我想,蘆桂芝肯定沒有上電影院看過《送你一朵小紅花》,甚至都沒有聽過。對她來說,小紅花不僅是她和家人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還擔負著為女兒治病的重任。那一朵朵小紅花,寄託著她的希望,承載著她的愛。
送你一朵小紅花,這樣再艱難的時刻,你也知道不放棄。
如果您願意幫助蘆桂芝走出困境,請您點擊捐款連結:支持收養棄嬰的媽媽進入騰訊公益樂捐頁面,為她獻上一點愛心。
文:向凱 編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