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出現「威尼斯水村」,疑為地下水反湧,最深達7米,尚無退水良策

2021-01-09 南國早報

在天等縣福新鎮選解村龍北屯,從3月26日開始,村裡原用來排水的地洞不斷冒出大量的水來,慢慢地淹沒了村內的道路和部分村民的房屋,形成了一個深達數米,面積近60畝的湖泊,給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據當地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分析,龍北屯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地下暗河的通道發生改變所致。4月19日,記者從天等縣水利局獲悉,該局將邀請專家於近期對龍北屯進行實地勘測,以找到龍北屯漲水的原因。

村民房屋被淹。

怪事:排洪的涵洞,變成了湧水的「泉眼」

3月26日,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午7時許,龍北屯村民小組長黃偉賢去山上祭祖,從村口泉眼附近經過時,他發現泉眼旁一個村裡平常用來排洪的涵洞不斷往外湧水,當時他也沒有多想,便繼續往山上走。一個小時後,待他從山上返回時,原來的路面已經成了一個積水深達1米的水潭,道路也無法通行。

黃偉賢便將這一情形告訴了福新鎮駐選解村工作隊隊長農俊。農俊第一時間也來到了村裡,並組織村幹部嘗試用水泵將積水排出。但水湧得太快,抽水量遠遠趕不上水往外湧的速度。用水泵抽水這一做法只得作罷。

無計可施的龍北屯村民只得眼睜睜看著涵洞的地下水不住地往外冒,到了傍晚時,不斷湧出的地下水已經淹沒了村前不少的甘蔗地和菜地,蔓延到村內的籃球場附近。

被水淹沒的村文化室。

黃偉賢告訴記者,到了第二天,村內部分村民的房屋也開始進水,此時,村內有將近40畝的區域被水淹沒。「前面兩天漲水特別猛,後面每天以10公分的速度上漲。」

「那段時間,都沒怎麼下雨,就漲水前一天下了一場陣雨,但降雨量不大,村內都沒有積水。」黃偉賢告訴記者,以往村內漲水都是下大雨引起的內澇積水,但此次沒有下雨就漲水的現象還是第一次碰見,最讓大家百思不解的是,原本是排洪的涵洞,為何會成了湧水的「泉眼」。

走訪:部分房屋被淹,村民搭樓梯出入

4月15日,記者來到龍北屯就漲水一事進行採訪。當車輛行駛到選解村往龍北屯的道路岔口時,一道村民自製的欄杆成為了「攔路虎」。隨車的農俊向記者解釋,龍北屯漲水一事在附近村屯早已傳開,每天都有不少聞訊而來的群眾前往龍北屯參觀,村民們為了防止參觀的群眾過多,這才在村口設置這麼一道卡口,「除了限制群眾參觀,這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

龍北屯進村道路被淹。

沿著盤山公路進入龍北屯,記者看到,該屯坐落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山谷中,村民的房屋大多建在山腳,進村的道路被水淹沒無法通行,村內的文化室、籃球場、40多畝農作物和部分房子都已經被水淹沒。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乘著竹筏來到幾處積水較深的地方查看。一名工作人員將一根4米左右的竹竿插入水中後,只剩50公分的竹竿露出水面。「積水一般深約三四米,最深的可達7米。」

福新鎮政府工作人員查看水深。

據了解,龍北屯共有村民22戶、93人,其中有6戶村民家中受災。由於水漫村屯後,受災村民家中的一樓已無法正常通行,村民只得自搭樓梯,從後門或二樓的窗戶出行。

村民搭設樓梯出入。

村民黃章群家中積水深達2米,前後大門已經被水淹沒。為了方便出行,她家在未漲水的區域搭設樓梯,每天從二樓窗口進出。她告訴記者,早在第一天開始漲水後,村幹部就組織村內地勢較低的家庭將一樓的家具搬上二樓,同時請供電部門將房屋電線等線路進行改道,「現在就是出行有些不便,我們年輕人還好,老人家不便爬樓,政府已經將他們接至安置點集中安置」。

記者在村內走訪時,不少村民表示擔憂,「大水遲遲不退,到時下大雨該怎麼辦?」

政府:每天監測水位,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記者從福新鎮政府了解到,龍北屯漲水一事發生後,鎮政府安排選解村村幹部每天對龍北屯漲水區域的水位進行監測。從監測表上,記者看到,4月上旬,龍北屯的水位平均每天上漲約10釐米,到了4月14日,水位開始出現下降,下降速度每天2釐米,截至4月19日,龍北屯的水位已經下降了約20釐米。

福新鎮鎮長梁江濤告訴記者,龍北屯水災發生後,鎮政府立即組織工作隊、駐村隊員、村屯幹將房屋被淹的6名群眾(4個老人,2個小孩)轉移到安全地帶,同時設置好受災群眾安置點,給安置群眾每人每天發放20元生活補助,並安排工作人員幫助群眾代購買必需生活物品。同時,福新鎮還僱用1名廚師專職做好夥食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政府已經採購約1萬元的生活物資,同時調撥救災物資,共調撥帳篷10個,摺疊床、蚊帳、棉被、毛巾被各20床,17件救生衣。「漲水當天,鎮裡面就協調村民購置水管,從隔壁村屯引水進村,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

據了解,天等縣委、縣政府也成立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縣直有關部門多次到點指導救災工作,並定期開展防病治病及消殺工作,加強災區飲用水監督,預防疫情的發生和流行。

為了能夠將積水排出,福新鎮曾於4月1日安排大型鉤機試圖挖掘排水,但由於地勢原因,挖掘工作不可行,無奈作罷。

分析:或與地下河道堵塞有關

龍北屯的地下水從何而來,為何會形成這一現象?天等縣水利局副局長勞新波表示,此前,曾有崇左市相關部門專家來到龍北屯進行勘查,專家推測這一現象很有可能與地下河道堵塞有關。

村民房屋被淹。

「他們只是從表面進行的初步勘查,具體原因還得用設備實地勘測。」勞新波稱,天等縣大多屬於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十分複雜。其猜測是龍北屯的地下暗河受地質變動影響,河道坍塌後,水流無法排出,從而漫出地表,形成這一現象。勞新波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將邀請相關技術人員,攜帶儀器設備對龍北屯進行實地檢測,爭取早日找到龍北屯漲水的原因。

編輯|王榮軍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廣西天等縣某村地下水反冒淹成水村
    你見過地下水反冒淹沒村莊的嗎?平原地區這種現象是難得一見。近日,廣西天等縣1村莊由於地下水反冒把村莊淹沒。近日,廣西天等縣福新鎮龍北屯,遭地下水反冒淹成水村,積水形成一個深達7米,面積近60畝的湖泊。從網傳視頻上看,村莊變成湖泊,人們要靠船出行,房屋道路供電等實施被淹,數米高的大樹僅露出樹冠部分,籃球架被淹沒的只剩下籃板,整個淹沒區域較大,最深處超過7米,導致周邊40多畝農田被淹沒,部分村民家中積水深2米多,前後大門都被水淹沒,村民只能自搭樓梯從後門或二樓窗戶出行。據龍北屯村民介紹,它(積水)自己漲上來的,她71歲了,這是今年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從來都沒見過。
  • 廣西一村莊地下水反冒淹成「水村」 形成60畝水面
    俞靖 攝中新網廣西天等4月22日電 (蔣雪林 蒙斯琪)天不下雨,但這個村莊也鬧水災。廣西天等縣福新鎮選解村龍北屯近日被地下冒出的積水淹了6戶人家,40多畝莊家被淹,共90多人受災。泡在水中的龍北屯文化室。 蔣雪林 攝據了解,積水形成了一個深達7米麵積近60畝的湖泊。截至目前累計積水量約2.4萬立方米,22戶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影響。目前,積水開始緩慢下降。
  • 以水為財、遇水則發 獨家揭秘購物中心「水亮點」
    這個耗資40億英鎊打造的度假酒店最令人叫絕的是57層無邊泳池,這個泳池長度是奧運會泳池的三倍,達150米,高度為650英尺(198米),是這一高度下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泳池;特殊的設計令泳池的水體看起來仿佛延伸至視野的盡頭。賓客們可以在遊泳的同時,俯瞰新加坡的城市景觀。
  • 華北地下水半世紀被掏空 掠奪性開採正透支未來
    在西店子村,有類似遭遇的並非董京華一家。董的鄰居董平坤,至今住在侄兒董志群家。董志群家也好不到哪去,裂縫橫穿他家,下沉的南邊與北邊形成了一個約30度斜坡,院子裡的一棟平房被裂縫撕成了兩半,一直沒住過人,如今只用來裝一些雜物。董平坤在隔壁有塊宅基地,一直不敢蓋樓。  以西店子村為中心,地裂縫往西北、東南方向分別延伸數公裡。
  • 594眼淺層地下水井封停
    本報11月29日訊(記者 劉振 通訊員 劉蒙) 11月29日,德州市水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水資源管理現狀、地下水超採區治理及水源置換情況。
  • 水漲釣淺,水退釣深?春節釣魚不能因循守舊,順勢操作才能釣到魚
    水漲釣淺,水退釣深?釣魚諺語說「水漲釣淺,水退釣深",眼前龍江漲水了,釣淺並不合適。原因很簡單,清澈的江水,淺水的地方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能見度超過1米,在如此清澈的地方釣淺水,根本就沒有魚來吃餌,更談不上釣到魚了。
  • 密雲「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
    「十四五」期間,密雲區將在城東建設生態廊道,並將通過農村通自來水保地下水、生態廊道蓄水、綠化優先用再生水等措施,「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經過四年的緊張施工及調試,密雲新城地表水廠在2020年12月進入投產試運行,日供水規模可達5萬噸,有效降低了密雲地區地下水開採量。農村地區,312個村已實現自來水進村,24小時供水率達到95%,農村供水全部配套消毒設施,保障用水安全的同時,減少地下水的使用。接下來還要通過改造管網、擴大水源,提高供水保障。
  • 戰國「水墓」現9米盜洞,墓中暗藏2把寶劍,一出土就被高度保護
    說到劍,不少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劍屬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只不過這些歷史名劍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失。儘管如此,現代的考古還是出土了不少的戰國青銅劍,很多人以為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都是出自吳越的。畢竟歷史上的名劍都是吳越劍,出土的最珍貴的戰國青銅劍「越王勾踐劍」也是吳越劍。
  • 好日子「水」到渠成——東鄉縣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紀實
    70歲的東鄉縣村民張咱黑回憶起曾經吃水的艱辛感嘆不已,「10年前,我們要夜裡爬起來要走1個小時的山路,去山溝溝裡的積水坑『人擔驢馱』苦鹹水,凌晨五六點起來去到取水地,水就已經被舀沒了。」最缺水時,村民們嘴裡含著一口水洗臉、洗手。  如今,東鄉縣31萬群眾,實現了「水自來」,喝上了「幸福水」,徹底告別了「缺水的悲辛史」。
  • 藉助「土十條」+「水十條」 構建地下水環境立體式管理框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水土一家親從工作目標到主要指標,雖未直接提及地下水,但作為汙染耕地和汙染地塊,對地下水而言恰恰是重要的汙染源,對此類場地的治理與管控,恰恰是對地下水進行了源頭防控的一種強化和補充。全文具體條款中多處表現與地下水環境保護的有效銜接。
  • 最奇的山,最甜的水,都在這裡
    賀州姑婆山的森林覆蓋率達99.55%,是華南地區有名的森林氧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最高可達15.6萬個每立方釐米,將城市的喧囂與浮塵一洗而去。姑婆山的溪水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山澗溪潭更是夏季避暑、納涼、休閒、戲水的好地方,你可以吸收清爽甘冽的空氣,感受幽幽水木精華。
  • 這些溫州古井 說不定你小時候就喝過水
    溫州網訊(曾建瓊/整理)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質資源之一。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文明發源地不是傍依江河、湖泊,並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發展起來的。在遠離河川、湖泊的地區,先民發明了鑿井汲取地下水的技術,這是井之由來。  溫州古井數量眾多,一般古宅都掘有私井,普通民居百步之內均有公井。
  • 回補地下水,白河堡水庫將為媯水河補17.5個昆明湖
    記者今天從水務部門獲悉,4月中旬,白河堡水庫將為下遊媯水河補水3500萬方左右,相當於將17.5個昆明湖,讓河道「解渴」,讓地下水得到回補。白河堡水庫這幾天,白河堡水庫正在為調水做前期的準備。4月中旬,只等一聲令下,水庫即可開閘放水,3500萬立方米清水將穿越白河隧洞,分別經官廳補水渠和白河南乾渠一路流向媯水河,為媯水河8公裡長的河道進行補水。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媯水河是永定河支流,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河道。然而受媯川盆地地形影響,媯水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直比全市偏低。降水減少和媯水河沿線生產、生活用水量增加,使媯水河水量銳減。
  • 火星地下曾經水汪汪
    新華社巴黎3月15日電(記者盧蘇燕)法國國家科研中心15日宣布,歐洲「火星快車」探測器發回的大量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地區存在大量的冰,其含量大約為160萬立方千米。科學家由此推斷,火星在其歷史早期可能有過一個遍布整個星球的相互連接的地下水系統。
  • 中國的威尼斯水城,江陰飛馬水城
    對於威尼斯水城的認識可能要追溯於學生時代課本上的認識了,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美譽!殊不知在我們國家也有一座水城,就是江陰的海瀾飛馬水城!說到江陰這個城市,可能更多人對於他的認識由華西村而起。華西村全國有名的村莊,經濟發展在全國遙遙領先!
  • 水,水,水,帶有水字的詩句
    ——宋琬《渡黃河》  86、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李夢陽《秋望》  87、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88、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89、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秦淮河,帶你重新邂逅那些關於水的詩詞歌賦
    ▲十裡秦淮【新解】「泛舟秦淮」溯源於西晉,可以說是華夏水上遊覽的起源,朱自清、俞伯平筆下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為當時秦淮河繁榮景象的真實記錄。而如今「泊秦淮」更是南京最具特色的名片,流淌著南京城的繁華與精緻,再也不是靡靡之音,而「夜泊秦淮」也成為夫子廟景區旅遊的特色項目。
  • 治水村被水給「治」住了
    哈爾濱市松北區利業街道治水村一戶村民家的院裡,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冰場。1月3日早上七點多,當周春陽打開房門時,驚呆了。哈爾濱市松北區利業街道治水村 村民 周春陽滿道都是水,院裡都是水了,這回就結冰了,這流著水譁譁淌,我這院8000多米。當時,水不斷往院裡湧,根本止不住,已經漫過路面,向四面擴散。順著水流的方向,周春陽發現水是從院子外面往裡流,牆的另一面積水已經近半米深。這裡原本是一處堤壩,湖表面雖然結了冰,但下面仍然有活水流動。
  • 孕婦夢見很深的水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很深的水是什麼意思
    夢見陽臺上有很多水無論你的夢裡出現的是寧靜的湖水、滴流的小溪、狂怒的河流、平靜的海洋;夢中的水總是喻示著生命的精華,代表了精神的洗禮和重生。一旦你的生活變得複雜,你就有可能夢見自己遇水溺死;湖水象徵著你想要儘快從煩亂的生活中掙脫出來,渴望過上寧靜安穩的生活。
  • 7月30日—7月31日運勢: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4個星座,在7月底最後兩天的運勢,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些做法,期待你們的到來,在最後兩天這4個星座也是會迎難而上,進入到8月份,也是憑著之前的積累終於收穫到了成功,7月30日—7月31日運勢: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