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瀏陽花炮:綻放在夜空的「最美情書」

2021-01-15 長沙新聞網

(視頻。轉自"瀏陽花炮"抖音號。)

      星辰在線4月1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賓)2019年2月至4月,在天使之城克拉克舉辦的第十屆菲律賓國際音樂煙花比賽中,來自中國、比利時、葡萄牙、德國等10個國家的代表隊同臺競技,中國代表隊——瀏陽市金生花炮有限公司用18分鐘的煙火藝術,徵服現場評委和觀眾,一舉奪冠。

  瀏陽花炮,這一古老火藥文明的延續和升華,再一次讓中國出彩,讓世界驚豔。

(第十屆菲律賓國際音樂煙花比賽中,瀏陽花炮徵服評委和觀眾,代表中國奪冠。通訊員 陳玲 供圖。)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

      瀏陽花炮始於唐,盛於宋,歷經了1400多年發展。目前,瀏陽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產和貿易基地,共有花炮生產企業557家,其中產值上億元的有26家,花炮品種多達5000餘個,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悠久的歷史,並不意味著守舊,相反,瀏陽花炮產業的發展,一直閃爍著璀璨的創新精神。

  始創於1976年的金生花炮集團,是瀏陽花炮行業的「中華老字號」。談及花炮發展歷程,總經理葉長江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以前,花炮的賣點更多是產品和勞動力,如今,隨著人們對焰火藝術的欣賞水平越來越高,整個行業都在拼創意、塑品牌。」葉長江說。

  放一場煙花,僅僅圖個熱鬧的時代已經過去。焰火開始融入音樂、舞蹈、動漫、雷射等多元文化藝術,成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金生花炮集團總經理葉長江站在企業展廳裡介紹瀏陽花炮發展歷程。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賓/攝。)

  「煙花的藝術性,需要通過創意的節目策劃、編排和燃放才能綻放出來」。年輕的焰火燃放設計師、瀏陽花火劇團總經理黃成說,帶著這種理念,2014年他創辦了「花火劇團」,開始在世界各地「用煙花和火講故事」。

  今年3月底,2019長沙媒體藝術節暨「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開幕式上,花火劇團聯袂長沙中廣天擇,一改傳統煙花表演的固有姿態,用焰火情景劇的形式,將水秀、數字光電、數字焰火、全息投影等多元素表現手段融入其中,向世界展示長沙媒體藝術和瀏陽花炮的創新與多彩。

  如今,花火劇團每年都會承辦40多場國內外焰火表演。在傳承與創新中,瀏陽花炮已逐漸形成具有世界性的獨特文化。

(2019長沙媒體藝術節暨「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開幕式上,花火劇團把煙花藝術與民俗民樂相融合。星辰全媒體記者 丁木村/攝。)

  花火劇團的發展,是瀏陽堅持在傳承中創新,推動花炮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代表。近年來,瀏陽花炮在文化創意上做「乘法」,精心打造了長沙橘子洲焰火、瀏陽創意周末焰火等多個焰火燃放平臺,特別是2010年啟動的長沙橘子洲周末焰火燃放場次達270場,開闢了焰火文化創意產業的新路徑,推動花炮產業傳統化學產品向文化創意產業嬗變。

  目前,瀏陽花炮不僅吸納了30多萬就業人口,還帶動了商貿、旅遊、房地產、酒店、休閒、物流等產業的發展,成為瀏陽不可替代的富民支柱產業,為瀏陽人民脫貧致富、挺進全國百強縣發揮了巨大作用。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記者蹲點見聞|瀏陽花炮之蝶變
    走在瀏陽的大街小巷,總能被這一句充滿詩意的宣傳語所感染。 瀏陽花炮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新中國成立70年來,瀏陽花炮迅速發展,成為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引擎。 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瀏陽花炮也面臨著安全環保、禁燃限放等一系列新的問題。 4月中旬,記者來到瀏陽花炮車間蹲點,感受這個傳統產業蝶變新生。
  • 瀏陽在花炮行業推廣全程機械化
    昨天上午,在瀏陽大瑤舉行的湘贛邊·第七屆花炮機械暨原材料展現場,瀏陽鑫泰出口鞭炮煙花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邱若如說,其實去年他就盯上了這個「大塊頭」,花了一年時間從其他花炮生產廠了解到使用情況後覺得很「靠譜」,就拍板訂貨了。
  • 綻放800+場焰火,瀏陽花炮跨進2021
    紅網時刻長沙1月1日訊(通訊員 石慧瓊 陳玲)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全球數十億人沉浸在新年氣氛中,以不同的形式迎接2021年的到來。在做好防疫控制的嚴密措施下,今年瀏陽花炮在部分城市精彩綻放,與民眾溫暖跨年。湖南衛視跨年焰火。
  • 兩年後花炮機器人有望在瀏陽花炮行業投用
    長沙晚報訊(記者 顏開雲 通訊員 朱甜)「兩年後,花炮機器人有望在瀏陽花炮行業推廣使用。」湖南瀏陽金生花炮集團董事長葉金生說。昨天,中南大學與瀏陽市政府舉行市校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並在現場與相關企業籤訂了十多個科研合作項目,其中就包括安全智能煙花亮珠造粒成型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副市長、瀏陽市委書記曹立軍出席活動。
  • 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
    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2019-09-15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銜授勳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
  • 瀏陽出臺「瀏花十條」堅定發展信心,吹響花炮產業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瀏陽出臺「瀏花十條」堅定發展信心,吹響花炮產業高質量發展集結號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0日訊(通訊員 唐嬌 陳玲)「打造全球領先煙花樂谷;推進花炮無煙原材料、無煙產品研發、軍民融合、產業跨界融合;力爭到2020年瀏陽花炮製作技藝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月10日,第十四屆中國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攝影、徵文大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成立26周年。26年櫛風沐雨,雙鳳從崗衝之地到匯集800多家企業競相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集聚區,從合肥城郊的邊緣地帶發展為高樓林立的「樂活之城」。
  • 瀏陽煙花再次登上央視,花開盛世,獻禮祖國生日!
    在洛陽主會場瀏陽煙花與央視秋晚三續佳緣再次驚豔綻放!圖片來源:洛陽網環保煙花「高」調送祝福自2018年起攜手央視秋晚,每一次瀏陽煙花都用精彩的表現定格永恆瞬間。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烘託中秋佳節「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主舞臺邊出現一幅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中秋快樂 祖國萬歲」巨型網幕煙花,美輪美奐的煙花綻放,迸射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在絢爛的夜空下,人們被普天同慶的熱烈氛圍中所感染,所激動。圖片來源:波波攝影據金灘花炮現場技術員張祖泉介紹,巨幅網幕煙花中每個方正漢字大小為225平方米,依靠3根擎天柱懸吊到60米高空。
  • 瀏陽金生花炮攜手南京理工研發微煙技術
    瀏陽網4月11日訊(易笑)當「安全」與「環保」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之時,中華老字號企業金生花炮集團乘勢而上,於4月9日與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籤訂技術合作協議,攜手研發「微煙黑火藥技術」。南理工與瀏陽的合作由來已久,曾經於2005年與瀏陽籤訂花炮科技開發合作協議。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砥礪70年 多彩貴州路
    70年間,貴州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實現了五步大跨越:1988年完成投資上億元(1.29億元),1996年完成投資超10億元(11.87億元),2004年完成投資上百億元(105.3億元),2008年完成投資超200億元(208.83億元),2018年完成投資1700億元。
  • 在花炮車間感受傳統產業蝶變新生——瀏陽市蹲點日記之四
    走在瀏陽的大街小巷,總能被這一句充滿詩意的廣告詞所感染。 作為瀏陽的一張亮麗的名片——花炮已享譽全球家喻戶曉。建國70年來,瀏陽花炮迅速發展,吸納了30多萬就業人口,成為帶動人民脫貧致富的引擎。發展過程中,瀏陽花炮行業也經歷了涅槃蛻變。
  • 當花炮「邂逅」文化 - 時政經濟 - 瀏陽網
    2001年7月23日,他帶頭集資20萬元,農民投資的花炮博物館正式奠基。不到兩個月,佔地40多畝,投資600多萬元的花炮博物館落成。10月,瀏陽花炮節,博物館開館。  這座博物館後來也成為大瑤人經濟實力的明證。博物館直接徵用大瑤一處佔地96畝的劉氏莊園,這座百年老宅本是一個「爆莊」,爆莊就是以前專門從事鞭炮運銷的商行。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第七期)70年時光流影 70行見證發展
    70年時光流轉,行業在變遷,不變的是中國人在平凡崗位上的不懈奮鬥。腳踏實地走向夢想的勞動者,是新中國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每一個中國人,每一點平凡的努力,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也成就了不平凡的中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福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福建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宏偉藍圖。在今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對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出新希望、新要求。
  • 瀏陽煙花助陣俄羅斯世界盃
    2018年世界盃慶祝活動在一場盛大焰火中嗨起來國際盛事上總是少不了煙花,這屆世界盃也不例外——開幕式前夜燃放的煙花均來自於瀏陽金生煙花集團。讓每一發煙花都完美綻放張斌告訴瀏陽日報記者,這次世界盃開幕式的煙花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在金生紅鷹二廠製作完畢,併集中運往俄羅斯,交付給客戶。張斌表示,站在行業的角度,任何大型焰火燃放,尤其是世界盃這種國際盛事,舉世矚目,不出意外的讓每一發煙花完美綻放才是最重要的。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綻放最美青春年華
    他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成立98年,執政70年,中國共產黨已經從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發展成為了8900多萬人的世界第一大黨。從播下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帶領著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鹽湖一甲子 奮進三代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研)
    1958年,張連吉坐在卡車後鬥裡,從西寧出發,顛簸了七天七夜,到察爾汗已是深夜,沒有一幢房子,不見一點燈光,只得再跟貨物擠一晚……鉀肥是糧食的糧食,沒有鉀,莊稼的「腰杆」就挺不直。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後有15個省、市、自治區共70多個單位探索製取鉀肥的方法,但都因礦源含鉀太低、回收率差而失敗。
  • 瀏陽淮川北正社區:開展「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8月7日,瀏陽市淮川街道北正社區一群退伍軍人聚在一起,開展「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8月7日早上七點多,長沙瀏陽市淮川街道北正社區一群退伍軍人聚在一起,開展「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紅馬甲、帽子、口哨、旗幟等裝備齊全,正在認真聽取社區工作人員講解文明勸導要求。在圭齋西路與北正路交界處,退伍軍人頂著烈日,正在守護交通安全,勸導文明出行,並向過路的居民發放《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退伍不褪色,雖已脫下軍裝,服務人民的熱情卻不曾減退。
  • 湖南瀏陽煙花點亮馬尼拉灣
    據主辦方介紹,一年一度的菲律賓國際音樂煙花比賽舉辦5年來,吸引了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幾十家煙花公司的參與,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音樂煙花大賽。評委由菲律賓著名導演、音樂製作人、安全專家以及煙花設計權威人士組成。燃放場地設在亞洲商城前馬尼拉灣中的一艘輪船上。2014年的比賽時間為2月15日至3月22日的每周六晚。每個賽日有兩個國家的代表隊進行角逐,每隊燃放20分鐘。
  • 《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收官 憶70年徵程話美好未來
    10月22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的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在北京衛視播出《中國文化何以自信》、《遇見一個更好的中國》兩個篇章,帶領觀眾從文化、社會兩個維度共同探訪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恢弘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