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護士墜亡:壞了的攝像頭,讓我想起蔡莉的獰笑

2021-01-17 西安新鮮事兒

我們總說英雄無懼,卻忘了英雄也是血肉之軀。

昨天,武漢協和醫院發生心內科護士墜樓事件。

悲痛之中,關於女護士死因的矛盾也越發尖銳。

疑似墜樓護士與護理部主任起衝突的朋友圈內容在網絡瘋傳。

武漢協和醫院反應很快,發布公告稱:墜樓護士已搶救無效死亡,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且警方已進入墜樓護士生前科室,介入調查。

唏噓不已。

1

武漢協和醫院。

新冠抗疫的最前線。

垃圾袋做防護服、紗布自製口罩、「強搶」紅會物資......

他們曾在裝備匱乏、物資緊缺的時候,毫不退縮的為我們拼命。

這是一座英雄的醫院。

但也正是在這座醫院,一個孩子才2歲的獨生女護士,從協和醫院1號樓13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鏡頭前,父母悲痛欲絕,數次昏倒。

好事者皆義憤填膺,大喊速度調取監控還家屬一個真相。

但院方給出的回應竟然是:壞了!

本就因為網絡傳言而沸騰的輿論自此炸鍋。

這壞了的監控,更加堅定了我們內心的某種猜想:

英雄們熬過了疫情,卻沒能在內耗的路上求生!

有網友說,其實早在半年前,這事就能看出端倪。

1月26日,也就在全國封城的第二天,網上就有人對這家醫院心內科護理部主任實名舉報。

如今,找出這個帖子,不由得覺得心寒。

如果真如帖子所說,沒有操作流程,沒有基本防護,沒有專業指導!

在這位護理部主任的霸道「領導下」,隔離病房的護士無奈的成了「身無防彈衣、槍裡沒子彈」的盾牌戰士。

再看網友留言。

科室領導的補助是我們的三倍!護士長不幫我們解決問題,出了問題只讓我們自己解決。

反映問題被當錯越級上報處理,取消全年評優評先資格。

疫情期間,護士時刻守在隔離病房裡,而醫生並沒有網上宣傳的那樣盡職盡責。

髒活累活,都是護士在做,風險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這些信息到底是否屬實,我無法下定論。

但常識告訴我,能惹得群體眾怒,護士待遇差、被無視,這絕不僅僅是個案。

協和護士自殺的背後,正在揭開護士這個職業背後的艱辛與尷尬。

2

很多時候,我們探討的「最美醫護」,只是單純的停留在了讚美醫生上。

是,不可否認,救死扶傷的醫生值得讚美。

但護士呢?

護士難道就應該被輕視乃至無視?

需要宣傳的時候,刮光頭,需要上前線的時候,是「最美逆行者」,疫情過去了,就必須要打回到任勞任怨的「保潔保姆」角色麼?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

為方便抗疫,減少穿防護服的時間與避免交叉感染,她減掉了自己的長髮。

她說,「頭髮沒有了還可以再長,現在首要的問題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儘量去救更多人。」

陝西支援疫區的15名醫護人員。

還有那些為了上前線,推遲婚期的姑娘。

3

在這些醫護人員奮不顧身,逆行入鄂時,他們並不知道,在這場戰疫中,他們需要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反覆的病毒,而是權力的傷害。

就如同,疫情初期,蔡女士等領導怕引起恐慌,命令武漢中心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在工作中不許佩戴任何防護用品,並且要正常微笑出診.……

正因如此,武漢中心醫院六位醫生死亡、300名醫護人員在出診中被感染。

再想想蔡女士當眾訓斥艾芬的話:「你是破壞軍運會的禍首,你是武漢發展的罪人……」

是有罪人,只不過,罪人是誰?

難道不是那些在「特權思維」中浸染多年的領導?

2月20日晚,武漢市第七醫院。

護士帶著哭腔的解釋被多次蠻橫的打斷!

一名「領導患者」,要求護士立刻馬上去打掃醫院衛生間,根本不顧護士正在搶救病危的患者。

我們來感受下著咄咄逼人的態度。

有什麼好解釋的,刷馬桶就是你的工作!讓你幹活還在這七不高興八不高興的。不用跟我解釋。

事情在網上發酵後,這為官大人被扒出是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後勤服務中心的副組長。

難道領導,就能對醫護人員毫無敬重?

就能視其他病患的生命如草芥嗎?

4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結束,但些醫護人員依然在承受權力的羞辱。

3月初,陝西安康市中心醫院。

未上一線抗疫的院長副院長們拿到12000多元補助。

只上了一天發熱門診的心內科主任拿9900元。

天天身處一線的護士卻只有300元。

山東濟寧市兗州區鐵路醫院三位主要的業務幹部,領取雙份補貼。

當有些醫護提出質疑:「他們並不帶頭進隔離區,為什麼還能全勤,而且領取雙份?」時,他們機智的將補助人數從193人銳減至19人。

那些接觸發熱疑似病人的工作人員,也被從名單中剔除......

既然我得不到,大家都別好過!

領導拿不到,那你們下面的人也別想拿。

吃不到桃子也就算了,更有人砍了桃樹。

一名甘肅援鄂醫療隊護士就曾給甘肅省衛建委寫過這樣的一封信:

我是援鄂醫療隊的一名護士,在前線我拋下爹媽及孩子,來為國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忘記了自己的生死。平安回來,咱們省的各市級都解決了工作編制問題,我也懇切的希望咱們蘭州市,也能看在我能犧牲自我為大家的份上,幫我們解決編制問題......我現在的工資是1700元,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我在艱難的支撐著,望領導重視,不要讓我們寒心,國家有難有我們,我們有難無人幫。

在這封信曝光之前,我真的很難想像,援鄂醫護人員在武漢前線捨身忘命地工作,拿著生命健康去奮戰,挽救了這麼多人的生命,然而回到家鄉,卻沒有資格獲得編制?

如果這樣的人都得不到編制?

那試問,誰才有資格獲得編制?

是蔡女士?是她只會買奢侈品的女兒?

還是一問三不知的唐主任?

5

疫情是平穩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想屏蔽掉關於它的一切,自然包括消失的蔡女士。

但是,這些英雄,也應該被忽視,被忘記麼?

國內曾有一項這樣的調查:

50.5%的護士存在睡眠障礙,2.5%的護士患有抑鬱症,患有靜脈曲張、內分泌失調的人數也分別佔到了總人數的7.5%及8.5%。

而且,每年的兩會期間,都有代表交上提案:

建議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實行合同護士與在編護士的同工同酬,提高護士的待遇。

但是,似乎每一次提案,均是泥牛入海無消息。

我們都知道,醫院是最嚴謹最注重細節的單位。

這並不應該僅僅表現在對病人的診療及護理上。

被忽視的護士的生活現狀也需要事無巨細的關懷。

我們再回過頭看看協和醫院發的公告:情況屬實,正在調查。

輕描淡寫。

似乎在他們眼裡,護士墜樓並不嚴重。

社會情緒也用不著顧忌!

一句監控壞了,就可以不去了解女護士墜樓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以為自己做對了。

他們都以為自己做對了——按著約定俗成,肯定不會出錯。

但實際上呢?

「英雄的醫院」以如此方式,被全國人們知曉。

還記得甘肅護士在方艙醫院寫下的詩歌《弱水吟》嗎?

口號是你們的

讚美是你們的

宣傳、標兵,都是你們的

我只是在執行崗位職責

做一個醫者良心的拯救

常常,不得已赤膊上陣

生和死來不及選擇

真的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想法

請不要給我花環

不要給我掌聲

也不要什麼工傷、烈士,幾等功

來武漢,我不是來欣賞櫻花的

也不是來風花雪夜,接收吹捧

只想疫情結束能安全回家

即使剩下一把骨頭

也要把自己帶回給兒女、爹媽

試問:

誰願意抱著同伴的骨灰盒

踏上回家的路程

......

試問,誰願意?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被列黑名單?武漢紅會稱所有醫院一視同仁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武漢協和被列黑名單?武漢紅會員工稱所有醫院一視同仁新京報訊(記者 李大偉)2月1日,據媒體報導,針對紅十字會物資問題,有協和醫護透露:「領物資不要說是協和的。」當晚,武漢紅十字會國際博覽中心倉庫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未接到此通知」,並否認了「武漢協和被拉入黑名單」的說法。國際博覽中心倉庫是武漢紅十字會的臨時倉庫,用於接收捐贈物資並發往武漢市40多家醫療機構。「需以醫院的名義打個條子(介紹信)來要。」該名倉庫的工作人員表示,並不存在「武漢協和被拉入黑名單」的情況。「對所有醫院一視同仁,救人是第一位。」
  • 武漢協和被列黑名單?武漢紅會員工否認:所有醫院一視同仁
    「不能說你只有很小的一個醫院,沒有那麼多人,或者你根本就不是治療冠狀病毒的醫院的話,我肯定不會發給你那麼多的口罩什麼的。」2月1日,據媒體報導,針對紅十字會物資問題,有協和醫護透露:「領物資不要說是協和的。」當晚,武漢紅十字會國際博覽中心倉庫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未接到此通知」,並否認了「武漢協和被拉入黑名單」的說法。
  • 一年了,武漢中心醫院變了嗎?_商者無疆_晉商資訊_中國晉商俱樂部...
    比如,醫院外有些牆壁已重新粉刷,醫院裡不再有穿著防護服的人進出,曾經完全沒有存在感的院感部門成為最有發言權的地方。彼時的蔡莉,不再是武漢中心醫院書記,「悄悄」地離開了。也有年輕醫生在工作群裡,在言辭激烈地批評領導工作後,選擇了離職。不過,更多的醫護人員選擇留下來。多位醫護人員婉拒了採訪。他們很難說清楚,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 2019全國醫院排行榜發布 全國前十醫院武漢新增一家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2019年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發布。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這已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一年發布。
  • 武漢醫院這一幕,超治癒!
    「牡丹花對我們有特別的意義,3月在路邊看到櫻花開時,就想到家鄉的牡丹……」護士丁華盈激動地告訴記者,「剛來武漢有點難,很多病人情況都不好,咬咬牙堅持下來了,現在也不覺得有什麼苦。不要對我說『謝謝』,我們現在做的就是一位重症室護士應該做的工作。」洛陽花美人更美,採訪丁華盈時她反覆告訴記者「我們的工作內容和以前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這次穿上了防護服。」
  • 北京天壇醫院:十二勇士馳援武漢
    武漢,我們來了!1月27日下午,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12名醫護人員,作為首都醫療隊成員,馳援武漢。這些醫護人員分別來自急診、重症醫學、呼吸、感染、院感等專業。26日上午醫院接到緊急通知,當天下午組隊完成。按照部署,27日下午14時醫療隊在醫院集結出發。
  • 「武漢人是您堅強的後盾!」他曾為武漢拼過命,現在武漢人幫他救兒子
    1月8日下午2時,長江網記者在協和醫院對面的小區,見到了剛扒完幾口飯的王彬彬,他說,來武漢這些天,「自己身上的擔子輕了些」。無論是志願者的幫助或是陌生人的給予,都讓原本走投無路的他挺了過來。  1月8日,王彬彬翻看手機裡孩子以前的照片,不禁溼了眼眶。
  • 出徵武漢前為行動方便 一護士剪掉留了十餘年的長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張可嬌解培華攝&nbsp&nbsp&nbsp&nbsp出徵武漢前 哈爾濱護士剪掉長發
  • 武漢理工研究生墜亡970天後導師再獲招生資格 學院回應
    這一天,是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陶崇園墜亡後的第970天。在這份名單中,自動化學院下屬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點,共15人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其中跨學科導師4人。控制科學與工程本專業的11名獲資格導師,除王攀外,其餘10人的名字都出現在自動化學院官網的「導師隊伍」名單中。11月24日晚七點,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網站上仍可以看到這一公告,其附件中的教師名單也可供下載。
  • ...最美醫務工作者」獲得者——秦皇島市第二醫院呼吸科護士傅偉偉
    傅偉偉,秦皇島市第二醫院呼吸科護士 大學本科學歷,從事護理工作14年。獲得榮譽情況:2015年在秦皇島市第二醫院護理知識競賽中榮獲個人一等獎和團體一等獎;2016年被評為秦皇島市級優秀護士;2017年度被秦皇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給予嘉獎;2019年在秦皇島市第二醫院護理授課競賽中榮獲三等獎,同年被評為秦皇島市級優秀護士;2020年被評為秦皇島市級優秀護士、秦皇島市「最美抗疫青年」。
  • 人物|「我在方艙醫院圓了女俠夢」——專訪援鄂前線護士唐嘉蔓
    以上摘自前線抗疫護士唐嘉蔓的援鄂日記。唐嘉蔓是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南寧市二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護士,也是廣西第二批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2月4日,唐嘉蔓與南寧市二醫院的6名醫護人員動身前往武漢。3月20日,唐嘉蔓隨隊順利回到南寧。回顧這45天的歷程,唐嘉蔓表示:「多了一份經歷,多了一份成長。」
  • 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封」!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兒童心血管內科醫生 □支援醫院:武漢協和腫瘤中心 「回憶起接到醫院『集結令』的那個夜晚,仍然歷歷在目。說完,我摸了一下她稚嫩的小臉蛋,起身走了。如果我當時再停留一分鐘,我肯定會哭…… 也不知道母親從哪裡得到消息。第二天,我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母親問我:『聽說你去了武漢,是真的嗎?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 作為湖北姑爺的陝西漢子 隨醫療隊支援武漢堅守抗疫一線
    作為一名湖北姑爺的劉濤是西安大興醫院一名醫生,是陝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目前已在武漢協和醫院西病區奮戰多日。  2月2號,劉濤接到上級命令,陝西省第二批赴鄂支援醫療隊出發,奔赴疫情重災區支援武漢。
  • 武漢患者豎起大拇指:河南的護士,真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攝影 吳國強 「有次出艙時,我們一個男護士最裡面的手套4月14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51場新聞發布會上,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漯河市中心醫院主任護師趙秋珍講述了她和她的團隊的故事。河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有105位隊員,其中護理人員80人,佔76%。2月15日深夜,醫療隊抵達武漢駐地時還下著大雪,隊員們安頓好已是凌晨。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交流座談會舉行
    在抗疫科研攻關、支援北京市新冠肺炎診治工作、做好醫院日常醫療保障等方面,清華長庚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校醫院的全體員工付出了辛勤汗水和巨大努力。我們希望在清華大學109年校慶的特殊日子裡,以這種方式向清華的醫護人員致以由衷的感謝與敬意。陳旭表示,歷經65天,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光榮完成了所有支援任務,目前經過了在京隔離觀察和休整,即將返回工作崗位。
  • 渭南市第一醫院援鄂護士陳豔麗:「我想盡全力讓他們早日康復出艙」
    「下雨了,校園裡空無一人,我想漫步在操場上,摘下口罩,大口地呼吸!」這是2月26日,剛剛在武漢光谷方艙醫院上完班到駐地休息的渭南市第一醫院護士陳豔麗發的一條朋友圈。2月15日,她隨陝西省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趕赴武漢,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
  • 上海支援武漢醫療隊護士日記:戰鬥在ICU裡的日子
    晚上九點多,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緊急「點兵」,僅用90分鐘,就組建了一支由21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支援武漢醫療隊。  這是楊慶香第二次請戰,申請獲得批准。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奮戰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她堅持記日記。記錄自己戰鬥在ICU裡的日子,記錄她們從死神手裡搶奪生命的過程。
  • 北京協和醫院「十三五」時期實施手術超25萬例 疑難重症超七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在今天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介紹了北京協和醫院「十三五」時期的改革發展情況,韓丁表示,「十三五」時期,醫院累計收治門急診病人1700多萬人次,住院患者逾50萬人次,實施手術超過25萬例,疑難重症的比例達到70%
  • 抗疫劇《在一起》9月29日播出,武漢錄製開播特別節目
    劇中主角的原型人物也受邀來到現場——「人民英雄」張定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武漢協和醫院的朱彬醫生、中山醫院的鐘鳴醫生、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危重症科副主任護師、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以及滴滴司機王利、武漢東湖新城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們等。
  • 武漢攜手戰「疫」的90後護士情侶領證結婚
    5月12日,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對攜手抗疫的護士情侶領證結婚。柯全和喻晨都是90後,一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2020年2月2日原本是這對情侶計劃領結婚證的日子,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的節奏——兩人先後被派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參加支援工作。「等疫情結束,抗疫成功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領證。」在攜手戰疫的日子裡,兩人決定,將領證的時間放在武漢清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