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經過漫長的等待,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我上岸了。毫無疑問,這是進入2020年以來,我們家得到的最好的消息。隨著考研上岸的喜悅被時間慢慢衝淡,利用這段空窗期,我想了很多很多。
考研不是一件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卻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情
2019年的畢業季,我的兩位好朋友曾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執著於考研?」那時的我剛剛經歷了一戰的失利,但是我卻並沒有灰心,很快決定再戰一年。
我是這麼回答他們的:「在沒考研之前,我是一個喜歡在山腳看風景的人,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夠去山頂看看。然而在某天,迫於現實問題,我突然間悟道了,我想去山頂看看,途中我遇到了很多想去山頂的人,他們很優秀,卻更努力。在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自己與他們的差距是這麼的大。」
如果說與別人的差距是使我不安於現狀的開始,那麼現實則是燃起我二戰的決心。2019年2月15日,考研成績出來後,自知沒戲的我也開始為自己找後路,我應聘了很多工作,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工作的確不難找,難找的是一份好工作。好的單位的要求則更加高,普通二本的我連給他們投簡歷的勇氣都沒有。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研究生就會給你提供一個好的工作嗎?但至少它會讓我有底氣去追求一份好工作。如果說本身能力很強的你是一匹千裡馬,那麼好的文憑就是讓你遇見伯樂的敲門磚。
我也曾伴著朝露而去,披著星辰而歸
一戰失敗後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但是我依舊沒有被眷顧?與大多數考生一樣,考研那段時間我也是早出晚歸,每天鏖戰十個小時甚至更多,自己都被自己那艱苦奮鬥的精神所感動,當時心裡也不禁想:「假如高考的時候自己有這覺悟,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但是醒醒吧,騷年!不要被你自我感動式的努力所迷惑了,努力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關注的點不應該是你學了多久,而是你學到了什麼。
我曾以為自己能夠彎道超車,卻沒想到車翻了
那時的我天真地奉「考研戰線不宜拉的太長」這句話為真理。每當我不想複習時,這句話變成了我拖延症的藉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充實的假期,但卻把自己玩脫了。因此不要相信某些經驗貼寫的三個月實現考研夢,暑假這個複習的黃金期真的很重要!
我在九月份才慢慢進入狀態,因為要複習的專業課書目太多,所以我沒有來得及詳細做筆記,很多都是買的別人現成的。這樣的確很節省時間,但是實際的複習效果卻大打折扣。
就以我個人來說吧,我考的是漢語國際教育,這也是我的本專業。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書叫現代漢語,是我大一的時候學得,到了大四當我再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它就跟一本新書一樣。除了書本開頭的第一段話我還記得,別的毫無印象。因為時間緊迫,我買了全套的複習筆記,然後一股腦地照著背了,但是當我開始做專業課真題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很多題都是筆記裡面沒有的,於是我又花時間重新翻了一遍書,專業課的試題遠比買來的筆記來得更細。
所以建議各位考研的同學一定要自己花時間做筆記,這樣不僅能夠對書本更熟悉,也能在背誦的時候更加行雲流水。
其次便是要學會做減法,考研的專業課書目,大多數都是比較多和考得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硬逼自己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了,我當時就是想什麼都記,最後卻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做計劃,把時間細分到分鐘了,背的書卻越來越多。我們可以追求高分,但是卻無法追求滿分。
你要學會獨處
二戰不僅僅是一場意志力的拼搏,更是一場「練心」的過程。選擇二戰,便意味著你要承受更多壓力。你離開了學校,曾經的好友或許也分隔兩地,每個人都開始忙活自己的事情,他們不會像以前那樣花大量的時間聽你發牢騷。所以你要學會自我消化。
我當初二戰,是全職在家複習的,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體諒,一個23歲大小夥在家啃了大半年的老。所以當時的我大半年沒有什麼社交活動,除了下午吃完晚飯,溜溜我家的狗。
在那半年的時間,真的很孤獨,父母每天要到晚上才下班,大部分時間就是我跟書和狗,所以有時候在我真的不想學的時候,我便會聽聽歌,聽歌是很好的減壓方式,當然了,不要聽讓你傷心的情歌,那樣你會更寂寞。五月天的《倔強》陪伴了我整個二戰時光,我最終也用我的倔強得到了成功的眷顧。
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考研的你沒有資格擁有手機,更別說兩臺。好的時間管理,不僅僅讓你變得更加自律,更有計劃性,還會讓你更加高效。早晨是大腦最清醒的時候,是背書最好的時段(政治和英語你值得擁有)。那麼何為早呢,我覺得六點剛剛好。
中午建議大家小睡一會,不宜過長,二十分鐘是最合適的,下午兩點來一套英語真題,保證讓大家神清氣爽。至於別的時間段,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專業課,越到後期專業課的時間分配比重應該越大,千萬不要死磕公共課。還有就是愛護好自己的身體,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