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山東省新增上市企業22家,成為企業上市最好年份。
市場主體活力激發得益於「十三五」時期山東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十三五」時期,山東大力推進流程再造改革攻堅,目前全省已形成約5%的審批事項在省級、25%在市級、70%在縣級的「金字塔形」審批格局,在全國率先整省推進20個行業「一業一證」改革,許可環節、申報材料、審批時間分別壓減為71%、80%、78%。建立「接訴即辦」「免罰清單」「法律服務代理」「限時清欠」等機制,成為全國第一個非涉訴類帳款「清零」的省份,受到國務院減負辦通報表揚。
提升企業家信心對優化營商環境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山東制定了支持企業家幹事創業25條措施,完善企業家參政議政制度,實行提高醫療待遇等優惠政策,激發企業家投身山東高質量發展的熱情。
五年來,山東始終為民營企業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創造有利條件,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不遺餘力。「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市場主體成長快、活力強、業態新、支撐面廣。據11月29日大眾日報報導,截至今年9月,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發展到1128.7萬戶,年均增加100多萬戶,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46萬戶,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累計安置就業3700多萬人,已成為吸納就業最重要的渠道。
2020年,中國民企500強出爐,山東52家企業入圍;截至9月底,山東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發展到1128.7萬戶,年均增加100多萬戶,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數量佔全部市場主體的98%以上;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山東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最好省份前十名……
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對民營經濟最有效率的支持。據12月25日大眾日報報導,日前揭曉的2020年全國稅務系統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山東省成績在各省(區、市)中位居第二,較去年提升5個位次。濟南市在所有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中均為第一名。這一結果充分反映山東省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五年來,山東發揮政策先導作用,以「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為突破口,發起優化法治環境攻堅行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全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讓企業家心無旁騖攻主業。
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10條、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45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優化營商環境18條……精準對接民營經濟發展需求,山東密集推出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通過強化政策集成,增強政策供給的系統性和協同性,並在操作上細化實化,給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