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月23日電(記者周潤健)農曆蛇年即將到來。那麼,農曆年到底從何時起算呢?有人說從立春算起,有人說從正月初一月相朔的那一刻開始,也有人說從除夕子時就已來臨。天文專家表示,沿襲2100年來的我國曆法理論和實踐,農曆年從正月初一零時起始。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林願介紹說,農曆即夏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它用精確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同時兼顧地球公轉周期來定年,對農曆的歲首、各月的首日、年的起止都有嚴格的規定,並由國家以法令形式頒行。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的位置來劃分的,其在陽曆中的日期大致固定在相鄰的一兩天,而在農曆中的日期卻游離不定。如立春在農曆年中的位置有4種情況:年初、年末、年初年末兩頭春和全年無立春日。「如果以立春作為農曆年歲首,若碰上兩頭無 春 的年份,就無春節可過了;若遇上 兩頭春 ,那該年就有兩次 從頭越 了。顯然,立春不能作為農曆年的歲首。」林願說。
「從正月初一月相朔那一刻開始」的說法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忽視了制定曆法的一條極為重要的原則,即,必須保證年、月、日的整數性,不得有小數出現。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虞志球指出,倘若從正月初一朔那一刻開始,不僅徹底破壞了這一原則,而且還會引起混亂。「因為每個農曆年正月初一朔的時刻並不一樣,可以是從0~24時的任何時刻,這樣勢必使每年辭舊迎新的時刻變化多端,帶來麻煩。」所以曆法只是將月朔所在的那一天定為初一,而這一天仍從子夜零時起算。可見,「月朔起算」論也站不住腳。
「農曆年從除夕子時開始」的說法固然沒有錯,但可能引起誤會。虞志球解釋說,因為子時相當於前一日23時到當日1時,長度兩小時跨兩年。而只有從子時中間的零時那一刻(而不是從23時)算起進入新年,才能與通行的民用時系統相符合,從而也規避了 一日跨兩年 的矛盾。所以「子時起算」的說法也不可取。
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蛇年從2013年2月10日(正月初一)零時零分零秒起算,全年3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