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九字真言到底是什麼,神秘的文字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文化傳承

2021-01-09 聽老貓仙仙說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這個九字真言,經常在日本的漫畫中,或者小說中被人常提起,但是世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緣由,甚至其中的奧秘是什麼,不得而知!

而我今天給大家解密,其中的奧秘知識到底說的是什麼。

九字真言,還有一個名字叫「六甲秘咒。」

何為六甲?六甲:指的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在天幹地支裡面屬於開頭第一位。

古代也形容甲這個字,為東方的陽氣萌動之時。在漢書中說:日有六甲,辰有五子。代表著變化之道。這甲也形同「變」的含義。

而六甲在古代道學家眼中,它是天帝造物的日子,如果納入變化二字,似乎符合常理。

九字真言出自《抱樸子內篇·登涉》,它是東晉時期葛洪記載的一段文字。

其實記載的緣由是,當時方士要去深山老林採藥,防止衝撞森林內的精怪,所用來保護自己的咒語。

因為原文寫著:「入山宜知六甲秘咒。」

從入山和宜知這四個字,我們就能了解,九字真言的最初的運用是代表什麼。

首先我們明白人類創造著作,包括任何古典經文。有的是老輩流傳,有的是經過一些前人總結,還有自己的參悟,這些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才會流傳至今。

其實文字還能代表一些時間上的證據鏈。

文中有「宜知」二字,強調的是別人應該知道的事情,那么九字真言絕對不是葛洪自己參悟出來的。

如果自己悟出來真言法術,或者上天傳授,都不太適宜用「宜知」這二字。

換位思考,如果他突然說你們應該知道這件事啊,這句話就像老輩傳承下來的道理。

九字真言是葛洪很早就聽別人說下來的傳承。

葛洪後面還說道: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這句話就不簡單了,無所不闢,在古代就有對於森林或者深山一些神靈鬼怪的崇拜,從人類社會的圖騰就能看出來,信仰是流傳的。而能用無所不闢,那麼這句話本身,就是告訴此語,保護去深山的人,是用來防身保護自己的。

早期九字真言,就只是這一段話,用來念而已。後來人們發現九字真言靈驗,開始結印,以增加威力。

而結印在中國夏朝的時候就有這個說法,跟當時大禹創造的禹步,似乎年代一致。

真正讓九字真言傳承變化的,大概是因為佛教的東密。

東密是佛教的一個流派,他們提倡的是「即身成佛。」在文化的融合中,就吸收了道教的一些理論,佛學的翻譯是很難的,所以早期的譯師會選擇用一些道典文字來相互對症,為了方便理解。

而東密的九字真言屬於形像,意不像,後來作為一種修煉手法。

東密流傳到日本,日本將九字真言發揚光大,運用了以佛教的幾位聖賢的咒語,配合根本印,形成了一種以九字真言為框架的修行方式。

還有關於《奇門遁甲》裡面記載的九字真言,應用在法術上。

《奇門遁甲》分為兩部,一部是理術奇門,專門用來預測。另外一部法術奇門,用來施法練咒的。

《奇門遁甲》傳說是古代九天玄女傳授給黃帝,為了打敗蚩尤所傳的天書。至於後期有多少真偽的東西,就不得而知了。

在法術奇門裡面的九字真言叫四縱五橫。一般道士會用劍指在虛空中,畫四條豎和五條橫互相交叉,在交尾處划過後,念一個字。最終將九字對應到所有的位置。

這種方式一般我知道有兩種法術,一種叫遁甲術,就是人出行,希望出行達到自己想碰到的事情,就會在畫完四縱五橫後,在裡面的位置填寫一個漢字。

比如寫個「通」字。就是希望外出遠遊的時候,安安全全的。

還有一種叫心想事成法,在裡面填寫自己能夠比較靠譜的願望,以達到自己實現的法術。

但是據我推測,這兩種方式並不是法術奇門九字真言的真正用法,可能是後來人杜撰的,這是我個人的猜測。

四縱五橫,應該是古代用於兩軍對陣的,對於方位的輔助,或者類似陣法的一種。

古代傳說一些軍事家都身負異術,用陣來替代兵甲,祈求天地氣候的變化之術。至於真假不得而知,也可能是古代人的一廂情願吧。

好了,今天聽老貓仙仙說,就講到這裡了,如果你們對九字真言有什麼更多的秘密,請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神秘九字真言到底有什麼用?簡單的東西都被我們想複雜了
    我們很多人在平時看的小說、動漫等作品中,接觸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那就是傳說中的道教九字真言,又叫九字秘,道教也稱為六甲秘祝,即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九個字。不過關於九字真言我們雖然接觸了概念,但具體怎麼回事還是很陌生,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關於這個九字真言的具體內容就有很多出入,有版本為陣、列、在、前,有版本為數、組、前、行。那麼到底哪個版本是對的?還有網友提出過一些問題,比如九字真言是不是還有一套對應的手印才能發揮威力?九字真言的讀音古今肯定有很大差異?以現代的讀音來讀是不是沒有用?關於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
  • 何為「九字真言」?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根植於中華民族,道教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道教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為全真道,以修習內丹學為主;一派是正一道,以修煉符籙為主,兩者共同促進道教的發展。道教中的符咒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們在道觀總是能看到道長嘴裡念著咒語,腳下踏著罡步,手裡拿著符紙,做著法事。其實,在道教中比較出名的符咒就是「九字真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吧!在道教中,符咒也叫口訣、要語、金言、真言等等,從這些名稱也可看出符咒在道教的重要性。
  • 道家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到底由何而來?
    咒語的真正盛行是在佛教文化傳入我國,梵文咒語被廣泛應用。佛教中也認為,在密宗念誦咒語時,利用一種特別的音符,震動身體內部的氣脈,使它發出生命的潛能,變為超越慣有現象界中的作用,而進入神妙領域,乃至可以啟發神通與高度的智慧。以此來看,密宗咒語音密的最大重心是音聲與人體氣脈的關係,純粹是一種超越物理的神秘作用。
  • 解密「六九之術」:佛家「六字明咒」道家「九字真言」
    若持誦六字大明咒,能關閉轉生六趣之門,持誦此明咒王者,能清淨一切十不善業、五無間罪等以身語意三門所造之業障及習氣;持誦六字大明咒能清淨恢復所違犯的秘密乘之根本與支分誓言等等「六字真言」傳承,釋尊曾向蓮華上如來求教六字明咒,蓮華上如來學此咒無果,去西天極樂拜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觀音菩薩傳授,因此,六字真言又稱觀音菩薩微妙心咒。
  • 九字真言可以隨便念嗎?普通人可以念嗎?
    02九字真言的作用然後我們再來說一下九字真言的作用,九字真言出自於葛洪的《抱樸子》中,九字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在道教中提到九字真言的中作用有很多,包括淨化心靈、降服妖魔等等的,其實大多數人最看重的功能就是闢邪,九字真言之所以廣為流傳的原因也是闢邪,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查詢過典籍,在歷史上有很多書籍中都提到過九字真言,一般使用的場景都是在自己極度害怕的時候,比如說太黑的夜路,或者是特別膽小的時候,在這種場景下念出咒語,希望可以達到闢邪驅魔的作用。03常人是否可念?
  • 被日本抄錯用錯數千年的道家九字真言
    被日本抄錯用錯數千年的道家九字真言 喜歡研究玄門法術的人都知道,道家有著名的九字真言傳世,那就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此九字語出《抱樸子》,原文大致為「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
  • 道家秘典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這就是道教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在《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有記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九字真言,道教護身闢邪秘術!(內含詳細手印)
    「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口訣源自道教經典《抱樸子》。道家九字真言出自我國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葛洪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自號抱樸子。
  • 道教小知識:淺談道教九字真言,它的錯版在日本大行其道!
    如果有喜歡看仙俠小說的小夥伴,那麼對九字真言應該不陌生。「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此為九字真言,誦之有大威能。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道教的九字真言。一、九字真言的介紹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抱樸子》有言「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是真是假
    隨著人類理智漸開,巫文化逐漸隱於幕後,可是即使在科學思維高度發達的今天,有時人們仍會相信的語言神秘力量的作用,吉祥的話可以討個好彩頭,不好的話可能招致厄運。 咒語在道教屬於法術的一種,它用某種特別的順序或特殊音節念出以促成某些特殊的神秘效果。道教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
  • 道教咒語有你想不到的大威力
    這個號稱可以掌控自然界之風的秘術,與道教文化中一向披著神秘面紗的咒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咒語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可見,咒語屬於語言巫術,是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人類學家馬列諾斯基認為:「咒語是巫術的最重要部分」,「巫術的主要創造力量在於咒語的公式 , 而儀式只是為了把咒語轉到客體上去」。隨著人類理智漸開,巫文化逐漸隱於幕後,可是即使在科學思維高度發達的今天,有時人們仍會相信語言所具有的神秘力量的作用,如吉祥的話可以討個好彩頭,不好的話可能招致厄運。
  • 以訛傳訛的九字道家真言,原來每個字都大有深意
    這九字真言,我們只有在兩部電影作品中見到過。這兩部電影作品是什麼呢?第一個是日本發布的《陰陽師》,還有一個是《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而且這九個字不僅僅是道家所擁有的,也是兵家所流行下來的,所以這九個字很有深的奧秘。在以前的時候,這九個字都是口頭傳述的,並沒有記載在一些書和筆記中,到了後來,人們怕這九個字漸漸被遺忘或者出現錯誤,所以才把它記錄在了一些書中。最早記述這九個字的是道家的一本書,這本書說明了裡面的九個字分別是什麼。
  • 六字真言到底何解
    · 九世班禪的解說九世班禪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九世班禪赴南京寶華山避暑,隆昌寺比丘及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大德等人請九世班禪講述六字大明咒之要義,由班禪行轅秘書長劉家駒譯為漢語,其說載於釋妙舟《蒙藏佛教史》中,謹錄於下:[7]
  • 《神秘文字驚現林中石碑》神秘文字應為道教符咒
    本報特約市文物考古隊領隊現場勘查林中石碑  神秘文字應為道教符咒  本報訊(記者李晟實習生王曦)林中石碑上的神秘文字究竟是不是早期的巴人文字「巴蜀圖語」(見昨日本報12版)?昨日,本報特約市文物考古隊領隊方剛前往李家調查,方剛認為,神秘文字並非「巴蜀圖語」或南平獠人的「手心文」,「初步估計,類似於道教風俗的符咒。」  方剛隊長認為,從碑上所刻符號帶有規則的弧形形狀,可以初步估計,應屬道教文化的符咒,而不是結構較為複雜的文字。由於石碑的發現地已被破壞得很厲害。因此,石碑的用途已無從考究。
  • 道教修持「五字真言」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以儒、道為主幹。大家知道,儒家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對於儒家的「五常」,學者們有過很多解釋。我個人以為,「五常」就是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最簡明概括。至於道教的文化價值觀,以往尚未有人予以總結,最近幾年來,我經常揣摩這個問題,覺得也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道、德、善、靜、安。現在,我就從道教文化角度談談這五個字的內涵。
  • 神秘圖騰,到底在瑪雅預言中有著怎麼樣的作用?
    在災難電影《2012》中,瑪雅人預言的世界將在2012年毀滅,雖然2012年已經過去了6年,世界並沒有毀滅,但是瑪雅的文化、器物、和流傳神秘的故事,卻讓人心馳神往。在瑪雅文化中,有一個圖騰,在建築中,繪畫中,以及語言中,時時刻刻不透露著神秘,這個圖騰就是——羽蛇神。
  • 古老而神秘的傳承文化——符
    流雲「符」是通過攝取宇宙萬物的精氣,所以具有古老而神秘的力量,符是道教溝通人神的憑證和秘訣,是道教不可或缺的重要法術。雲書即是模擬雲彩飄動之狀而成,再者傳承下來的符,多以各種佐隸異篆字體描繪,甚至夾雜著星象、神像等圖畫,所以常人除了敕令罡字其餘根本無法辨識,只覺得神秘而厚重。其實道家秉持「人天相應,天人合一」,所以符一般有兩種含義,一是與人神溝通的道具,取憑信之意;一是具有施法者願力的道具,取契合之意。凡建壇、召將、上章、立獄、驅邪、破幽等,都會用到符。
  •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就這樣失傳了
    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此為中國道家第一秘術之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出自於上古奇書《奇門遁甲》。當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展開決戰之時,蚩尤經常在戰場上施展絕非人力可敵的妖法,但最終被六甲秘祝的九字真言所破,即《抱樸子》中記載的「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 在道教文化中,從「一」到「九」,都暗藏著什麼玄機
    在道教文化中,從「一」到「九」,都暗藏著什麼玄機?提起數字,任何人都不會陌生,從「一」到「九」,在我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之前,恐怕就已經優先學會去書寫它們了。數字很簡單,尤其是從「一」到「九」這九個數字,更是連三歲的小朋友都會數,不過,若是把這九個數字放在道教的文化中,那可就不簡單了。在道教文化中,從「一」到「九」,其實都暗藏著玄機。一在道教經典《道德經》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這麼一句話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顯然,在道家看來,「道通為一」,「一」就是「道」的別稱。
  • 道教的文化傳承及道法術知識和修行隨筆
    經常有人諮詢貧道收徒事宜,大多都是一些想法,對道教傳承及文化沒有一點了解。今寫一篇文章做些介紹。中國的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對中國社會有著很大影響。然而,道教很多哲理僅僅是對士大夫階層有影響,對於世俗社會,它太深奧玄妙,文化素養差的人是無法理解的,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它太遙遠,因而道教的這些哲學理論往往只是在士大夫階層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