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象銀行直貸:助貸市場規範是大勢所趨,群雄逐鹿下誰能突圍?

2021-01-09 每日經濟

隨著助貸機構不斷更新、場景不斷深挖、監管政策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不斷成熟,助貸市場格局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合規化和品牌化成助貸行業發展新趨勢。

 

 

度過監管迷霧,合規助貸平臺迎來曙光

 

近年來,助貸市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斷擴大,一方面助貸企業數量與日俱增,但另一方面助貸企業良莠不齊的現象開始出現,甚至一些平臺涉及違法事件,裸貸、套路貸頻發,一時間公眾對整個助貸市場的質疑和批評聲甚囂塵上。

 

近日,成都高新區的王先生接到電話,對方聲稱可以幫王先生從銀行獲得貸款。對方還表示,自身與多家銀行有業務合作,即便條件不符合,他們也可幫忙「包裝」,比如辦假收入證明等。之後對方發來一個連結,讓王先生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信息。王先生一一填寫並提交。

 

第二天,對方打來電話說銀行結果已經反饋回來了,因為銀行流水太少,無法放款,除非王先生馬上存2萬元到自己的另一張銀行卡上。王先生覺得往自己銀行卡上存錢沒有風險,便照做,並告知對方銀行卡帳號及簡訊驗證碼。半小時後,王先生收到了2萬元的扣款簡訊,還被對方拉黑了……

 

此類貸款詐騙事件層出不窮,侵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根基。在此背景下,監管層啟動加強對助貸市場的全面整治行動,不斷細化的監管政策緊鑼密鼓地落實,整個助貸市場迎來改變。幾輪組合拳下來,助貸市場正在被全面規範:行業準入門檻逐漸提高,沒有核心競爭力以及強大實力的平臺陸續被淘汰,而那些真正服務於中小微企業、服務於廣大需求用戶,以創新手段謀求普惠金融的正規助貸平臺,如成都眾象金服,在發展的道路上迎來新的曙光。

打造品牌是助貸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隨著用戶對助貸機構的認知逐漸深入,助貸服務平臺的發展空間也將更加廣闊,行業競爭也越發激烈。與此同時,更需要深耕者和革新者。

 

建立資金方,戰略級穩定合作夥伴建立自身核心能力,要聚焦打造品牌,運營品牌

 

在業務模式上,助貸機構往往與傳統金融機構開展放貸合作。成都眾象金服就與包括平安銀行、友金所在內的107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幫助用戶合理高效地選擇適合的貸款產品。

 

 

助貸機構要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專注於行業的某個痛點,為行業賦能。成都眾象金服致力於為個人及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普惠金融價值。基於此,眾象金服推出銀行直貸產品,全程不收取手續費和服務費。對於非直貸產品,眾象金服實行定價收費,並公示收費標準,努力打造一個透明的融資環境。上線一個月以來,眾象銀行直貸產品熱度不減,籤單金額屢創新高,近兩周籤單金額突破2億。

 

 

助貸行業在規範中前進,變革的陣痛將調整市場的格局。在行業頭部還未分明的階段,助貸市場勢必會催生出一大批實力與口碑齊飛的良心企業。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會是品牌競爭。

 

任何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行業的整體健康,唯有上下齊心,與同行共享,才能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成都眾象金服自推出銀行直貸產品以來,不斷釋放企業價值與使命,多次表示,「歡迎更多同行加入到銀行直貸的序列中來,增設銀行直貸窗口,讓好的金融產品服務更多的用戶。」

 

相關焦點

  • 眾象社區助貸連鎖店開業,居民可免費辦理多家銀行貸款
    ▲1月5日,眾象社區助貸連鎖店正式落戶錦城大道,緊挨天府世家等住宅區和城南房管局社區助貸定位於服務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足不出小區、在家門口便可免費辦理多家銀行貸款產品。眾象董事長張淨表示,「帶著銀行直貸業務深入到社區,鋪設門店,打造社區助貸連鎖,將會讓更多客戶辦理貸款越來越方便,辦理多家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就像找到一家超市一樣容易。」
  • 眾象銀行直貸獲行業認可 新增多家銀行與眾象金服接洽
    在積極響應合規發展的基礎上,為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有貸款新品類出現,以銀行直貸產品為典型。 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直貸平臺,眾象金服直接與銀行籤訂合作協議,旗下每一款直貸產品均與銀行直接對接。目前,眾象金服已與平安銀行及多家金融機構達成長期戰略合作。
  • 眾象金服銀行直貸新生態,引領助貸行業高質量發展新風潮
    而此背景下建立起來的眾象金服及開創的銀行直貸模式為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2019年1月4日,眾象金服於舉辦了企業「媒體開放日」。四川電視臺、財聯社、金融投資報、四川新聞網、四川經濟日報、每日金融、騰訊大成網等多家媒體代表悉數到場,與眾象金服高層進行了深入交流,就行業環境、行業趨勢、眾象銀行的直貸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溝通。
  • 眾象金服開創銀行直貸模式,新模式「貸」動行業發展
    1月4日,成都眾象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象金服)於339寫字樓12樓舉辦了媒體開放日活動,展示其首創的銀行直貸模式,四川電視臺、每日金融等媒體悉數參加。活動當天,眾象金服向媒體一行展示了其銀行直貸的運營模式。據悉,眾象金服的直貸產品均直接與銀行籤訂合作協議,不收取中介費,致力於打造「0佣金直貸產品」。
  • 重磅新規:助貸大洗牌!
    為促進徵信業發展提質、建立健全徵信體系,加強徵信監督管理,中國人民銀行草擬了《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對助貸行業影響可謂顛覆性! 3、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助貸服務或者聯合貸服務,是否觸及徵信的定義? 比如部分網際網路銀行、消費金融、螞蟻集團等也是以聯合貸和助貸業務模式為主,為其他商業銀行提供聯合貸和助貸服務,這其中也涉及到個人信用信息提供、用戶畫像、評分等服務。
  • 「助貸服務」或成庇護傘
    「助貸服務」或成庇護傘據放心借方面介紹,放心借是提供個人消費借款服務的技術服務平臺,通過算法提供「高額低息」的正規持牌金融機構。據了解,放心借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分別是南京銀行、新網銀行以及中銀消費金融。據藍鯨記者致電三家銀行客服得到的回覆是,三家金融機構都是作為放款機構與今日頭條進行合作。
  • 疫情下業務開展幾乎停滯 7000家小貸公司尋「生門」
    優勝劣汰洗牌加劇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引導民間融資規範化的使命,小貸行業曾一度風光無限。不過隨著強監管來臨、助貸業務興起,小貸牌照的價值逐步邊緣化,陷入發展瓶頸。在多位小貸公司從業人員看來,疫情籠罩下,小貸公司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凸顯,洗牌的速度將加劇。雲南省小額貸款協會會長毛雁斌表示,小貸公司作為服務民營企業的角色,在疫情加速對民營企業洗牌的過程當中,同樣也較大程度上加劇了對小貸行業的洗牌。這對留下的小貸公司是一種利好,同時也促使小貸行業加速規範和健康發展。
  • 新華社點名批評:分期樂、速貸錢包等仍違規做「校園貸"
    早在2017年5月,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先花一億元」、「分期樂」、「易周寶」、「速貸錢包」等網貸機構依然無視規定,披上創業貸、畢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等外衣,繼續向大學生放貸。
  • 房貸紅線嚴管控下 購房者違規操作「低息經營貸」入樓市熱情上升
    房抵經營貸背後的「產業鏈」近日,知情人士張茹(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一些購房者通過全款再抵押以「房抵經營貸」方式曲線獲得貸款,有的甚至可做到房屋評估價的7成,在嚴格的房貸規則下,這個成數已經超過大部分按揭貸成數。記者了解到,不僅成數,在利息和年限方面,個別銀行的經營貸產品「優勢」甚至也超過普通房貸。
  • 不一樣的信貸「開門紅」:房貸額度偏緊,消費貸打頭陣
    一位大行浙江某地支行長對記者表示,在涉房貸款額度受限的情況下,今年更加重視企業經營貸款和個人消費貸,希望能以此破局完成開門紅的任務。  一到年頭,都是各家銀行為「開門紅」拼殺的時候,短則一個月,長則一個季度。然而在房地產貸款市場迎來重磅新規「兩道紅線」之際,今年的「開門紅」有些不同尋常。
  • 以貸養貸的債務人:「賭上了十幾年的人生」_鏡相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7年白素貞第一次創業,資金周轉用的是銀行的信用卡,失敗後靠工資勉強還款;2018年她和朋友合夥開奶茶店,租店裝修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這時候她開始接觸到網貸,為了維持奶茶店運營,甚至到了以貸養貸的地步。奶茶店終究沒能開下去,「我太天真,想得太簡單了。」
  • 重點關注花唄借唄 央行為何「突襲」聯合消費貸?
    7月28日,一份來自央行調查司發出的《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從具體調查情況來看,監管主要是向各銀行了解消費類聯合貸款業務的相關數據,同時,《通知》特別針對銀行與螞蟻花唄、借唄的聯合放貸情況進行了摸底。
  • 新型抵押貸 帶來好日子
    到明年,這68頭牛至少可以再產下40頭牛犢,按照其中一半為公牛計算,賣掉至少可以再掙20萬元。貸款幫助老吳擴大了養殖規模,隨著牛數量的增加,他的收入也水漲船高。「牛活體抵押貸款拓寬了抵押物範圍,盤活了農牧民手中牲畜資產的價值,對激活農村金融市場、為農牧民提供合理信貸資金支持有重要意義。」人民銀行興安盟中心支行行長王維民說。
  • 3家銀行推「地攤貸」搶風口:集市掛幅賣力宣傳...
    可隨著銀行業務規模的擴大、風控要求的提高,「地攤主」這類人群普遍缺乏信用數據,授信難度不小。早年間,有不少個人用戶在公開渠道進行提問,擺地攤業主能在銀行申請到貸款?路邊擺地攤個人無固定收入,經營狀況不穩定的,想去銀行借貸又該如何開收入證明?而在這些提問下方的回答也表明,無單位的自由職業者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 上海10月信貸下滑背後:消費貸風向突變,住戶貸款結構再調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個人住房貸款依舊在攀升,汽車消費貸款增速由負轉正,而消費貸勁增的局面被打破,儼然風光不再。 上海10月人民幣信貸情況不及預期。2017年以來,隨著銀行們高歌猛進轉型零售金融,消費貸隨之迎來大幅增長。畢竟當時市場上非持牌機構的現金貸和消費貸賺得盆滿缽滿,而銀行苦於樓市調控,房貸收縮,個金部門優質資產難覓,因此也通過各種場景金融、各種電話營銷來促進這一塊的增長,信用卡發卡激增。但今年以來,不良率有所顯現。在上市銀行大部分不良雙降的情況下,消費貸不良率逆勢增長。
  • 微眾銀行成立三周年,依靠微粒貸「一招鮮吃遍天」的好日子還會繼續...
    如今走過三周年,當初國家總理在微眾銀行總部,批下首筆線上貸款時「倒逼傳統金融行業的改革」的鼓勵言猶在耳,作為國內首批民營銀行的突出代表,微眾銀行在金融科技上的技術發展與應用,似乎並未真正撬動改變銀行業的傳統業務流程體系,定位於「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亦在傳統銀行巨頭們開始著眼於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系統建設的布局下,有著同質化並形成競爭的趨勢。
  • 微粒貸活動閃電叫停,「乾兒子」也不能破壞生態
    因為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微粒貸其實是微眾銀行於2015年5月中旬推出普惠金融貸款產品,而微眾銀行則是由騰訊、百業源,以及立業集團等民營企業發起設立,其中騰訊認購了該行總股本的30%,為最大股東。因此這樣來看,微粒貸並非騰訊的「親兒子」,微信分付才更符合這個身份。而至於微粒貸與微信之間孰輕孰重,想必說到這裡大家也就心裡有數了。
  • 監管叫停校園貸 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
    此前,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曾在2017年6月28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到,從事校園網貸業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務標的,根據自身存量業務情況,制定明確的退出整改計劃。  然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6月28日之後,仍然有不少大學生捲入借貸風波。目前不少貸款APP的大門仍然向大學生敞開。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在21聚投訴網站,近半年來,愛又米有十餘條信息提及校園貸,有稱在2018年大二期間獲得愛又米1萬元借款額度,並在其後用於消費;並有校園貸投訴附上2018年7月創建的借款帳單,該投訴者未附上學生身份證明。
  • 小貸鑫莊農貸法人成失信人 去年上半年末逾期率達43%
    原標題:新三板小貸鑫莊農貸法人成失信人、陷百萬民間借貸糾紛涉400餘萬執行標的,高管接連離任去年上半年末逾期率達43%  15日,鑫莊農貸發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兼總經理凌榮華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被出具限制消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