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用長度來衡量的話,作為生命,有人只是一現的曇花。但他們在短暫的生命裡卻拓寬了人生的寬度,創造出的成就卻彪炳史冊,他們的文字散發出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幾位英年早逝的文化巨匠。
他們都是少年英發,英俊天才,卻英年早逝。王勃死時二十六歲,賈誼死時三十二;王弼死時才二十四;李賀死時二十七;夏完淳死時十七。
1、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初唐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說他六歲即能寫文章,被贊為「神童」。九歲讀顏師古注《漢書》,就能糾正其中的錯誤。十三歲時,參加科舉考試及第,被授以官職朝散郎。但是畢竟官場險惡,一個娃娃在官場終不懂人情世故。後來,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但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被判刑入獄,後來幸遇大赦。出獄後,唐高宗上元三年八月,在去交趾探望父親的路上,不幸渡海溺水而死。
王勃在詩歌在詩歌上,代表作品有五言絕句《春遊》、《早春野望》、《登城春望》、《江亭夜月送別》,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相比較古詩,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是當時流行的文學體裁駢文,他駢文成就無人出其右者,代表作品《滕王閣序》更是千古流傳,不僅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被歷代傳送,更是創造出了一篇文章產生了二十幾個成語的記錄,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萍水相逢」、「漁舟唱晚」等成語都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閣以文傳,文以閣名,王勃的名字永久地與滕王閣聯繫在了一起。
2、賈誼
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是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也是一個天才,少年成名,十八歲時,以善寫文章被鄉裡所稱道。漢文帝時任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的排擠,被貶謫為長沙王太傅,因此,他死後後人也稱他為賈長沙、賈太傅。後又為梁懷王太傅,期間,因為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感到非常內疚,最後抑鬱而亡,時年僅33歲。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 。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
3、王弼
王弼,字輔嗣,生於公元226年(魏文帝黃初七年),死於公元249年(魏齊王嘉平元年),三國曹魏山陽郡(今河南焦作)人,經學家、哲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讀《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讀《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王弼最大的文化貢獻是他做的《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對《老子》、《周易》做了總體性分析文章。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其所著的《道德經注》曾是道德經的唯一留傳,直到1973年在馬王堆發現《道德經》的原文。曹魏魏齊王曹芳正始十年(249年)秋天,患流行性傳染疾病身亡,年僅24歲。
4、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因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代表作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
李賀的詩作想像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5、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他不僅是一個愛國詩人,更是一個民族英雄,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祖籍浙江會稽。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師傅陳子龍(明末抗清名人)繼續抗清,兵敗被俘。被俘後,夏完淳在監獄裡被關押了80天,給親友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和書信,有代表作《獄中上母書》等。1647年農曆九月,這位年僅17歲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死前怒斥了明朝叛國將領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
他死後,親友把他的屍體運回松江,葬在他父親的墓旁。身後留下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未出世的兒子,兒子出世後不幸夭折。
小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一個人活到100歲,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只是一瞬間,我們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要想使人生更加豐滿而有意義,只有努力拓展人生的寬度!再則,綜觀幾位英年早逝的幾位文化名人,除了抗清被害的夏完淳外,其它幾位大都不僅多才善思,又具有抑鬱型人格,多為因仕途不得志而鬱鬱寡歡,所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也是相當重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