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依據。
十二年時間,在中國曆法中有著重要意義,它是一個地支的輪迴。
十二年前的2007年,是農曆丁亥年,亥者,豬也。
2007年,對A股來說,是一個「風口隨意站,滿天飛著豬」的年份。
大多數人對那一年的牛市記憶已經只剩一些破碎的零散的印象,甚至連券商的交易記錄也都沒能保存這麼長的時間。但是鼎鼎大名的6124點、「5·30」事件等等,都在A股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0月16日,正好是6124點十二周年紀念日,昨天見聞歷「歷史上的今天」顯示,2007年10月15日滬指首次突破6000點,並於次日達到歷史高點。
2007年的A股有多厲害?我們看看這組數據就清楚了。
從2005年7月的低點998點算起,滬指在兩年的時間裡最大漲幅達到了513%,最高點位達到6124.04點。在此之前,滬指最高也就到過2245點。
單是從2007年年初到10月16日上證指數最高點這10個半月時間,A股全部1451隻個股中,1071隻實現了股價翻倍,佔比超過2/3。
其中有4隻10倍股、2隻9倍股、3隻8倍股、8隻7倍股……重組復牌的東北證券漲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倍!
對大多數人來說,十二年的時間已經漫長到讓人記不起過往的細節,只有一些破碎的零散的記憶可以追溯。
這次我們也有幸與一位親歷過當年牛市的資深財經媒體人進行了對話,從他的角度來回看那一輪牛市。
Q:你現在對當年的情況還有什麼樣的印象嗎?
A:雖然很多細節都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我總體最深的感受,就是兩個字——瘋狂。
Q:能具體描述一下嗎,是怎樣一種瘋狂?
A:就是一種群體的非理性。大多數人只知道2007年的牛市,但其實A股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漲了很多了,真的是漲得非常多了,畢竟之前大盤最高也就到2200多點。大盤漲到4000點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券商分析師都表示市場的估值太貴了。趙丹陽也是在4000點附近清倉,結果還被很多人恥笑。市場一路5000點6000點漲上去,幾乎所有人,所有聲音,都是看到破萬點。
Q:就沒有人持反對觀點嗎,沒有人看空嗎?
A:在當時的環境下,個人是很難對大勢有什麼影響的,投資者幾乎不可能不參與進來。而且在那種狂熱氣氛中,任何反對股市上漲的聲音,都是會被股民口誅筆伐的。比如許小年的千點論,就被人冠上了「惡意看空股市」的帽子。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被這種大勢所裹挾,個人的力量和聲音都微不足道。
Q:後來市場的反映怎麼樣,跟2015年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A:其實從6124點跌下來20%的時候,也就是07年底08年初那會兒,市場一致的聲音還是「這20%的調整是正常的,萬點的目標不變」,當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15年的時候,政府的出手力度很大,這跟07年是最大的區別。我從07年學到的經驗,就是不要想著跑在最高點,提前跑掉就是賺。就跟趙丹陽在4000點清倉一樣,人家後來依然是大殺四方,業績輝煌。
Q:關於07年,還有其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A:其他能想得起來的就是巴菲特精準賣出中石油,QD基金首發這些了,也多虧當時管理層限制了QD規模,否則當時的狂熱可能還會再進一步。
十二年過去,2007丁亥年也走到了2019己亥年,今年雖沒有2007年那樣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卻也從去年的極度萎靡中逐漸復甦。
十二年一個輪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正好有了一種特殊的方法來紀念。
感謝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