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新能源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2021-01-10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3月7日,南陽新能源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其中80%以上的企業已經完全恢復產能,各企業開工復工生產經營狀況井然有序。

河南天力電氣員工在生產一線 攝影 王小軍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南陽新能源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督促指導企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管委會號召黨員幹部儘快返崗,參與到經開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層以上幹部帶頭響應,迅速返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加強對連續生產的企業的疫情防控情況進行巡迴檢查。特別是宛城區委、區政府要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以來,該區管委會近40名工作人員連續奮戰,奔走在企業巡查和社區疫情防控卡點執勤一線。

南陽紡織集團員工正在工作 攝影 王小軍

  隨著企業的全面復工復產,南陽新能源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加強、調整了疫情防控工作隊伍,由處級幹部牽頭,組成4個巡查組,中層幹部任組長、副組長,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十條共43個小項,對轄區內54家「四上企業」和57家小微企業分戶到組,各組對分包企業一天一排查、一天一報告,實現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巡查全面覆蓋。

樂凱華光印刷科技公司版材生產線 攝影 王小軍

  根據企業開工復工情況,該區管委會制定應對預案,依據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工作重點。2月10日前,該區重點解決連續生產的7家企業職工出行難、職工食堂買菜難、產成品運輸難的問題,為企業提供車輛通行證27個,協調職工順利出入村、社區疫情防控卡點,僅樂凱華光公司出入龍都小區就涉及587人;協調萬德隆配送中心、眾益食品公司解決開工企業職工買菜難、買面難、買肉難等實際問題。

  2月10日以後,該區重點解決開工復工企業防疫物資採購難、外地員工返崗難、原材料運輸難的問題,與天冠集團協調供應企業醫用酒精,協調匯博公司每天為企業供應2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向宛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申請1萬個口罩、30個紅外電子測溫儀發放企業使用,為企業運輸物資發出公函11份、出具證明近80份。(文 王小軍 袁永強)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亮出「南陽造」, 成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新能源汽車亮出「南陽造」, 成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2018-05-09 15:57 來源: 南陽同城會 2017年,無疑是我市汽車工業劃時代的分界線。
  • 2020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8%
    本文轉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8%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9億元,同比下降12.8%(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降幅比1—5月份收窄6.5個百分點。
  • 2018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3.6%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7%;負債合計63.7萬億元,增長5.9%;所有者權益合計48.6萬億元,增長7.8%;資產負債率為56.7%,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9%;產成品存貨43762.2億元,增長9.5%。
  • 由「主導產業」崛起看南陽高新區創新發展
    南陽高新區先後出臺了《南陽高新區支持眾創空間發展暫行辦法》《南陽高新區管委會關於實施創新創業行動計劃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以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為載體,支持社會多元化主體進區創辦各類科技孵化器,推動「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全鏈條孵化體系的建設。
  • 防疫生產兩不誤(6)——聚焦企業復工復產
    ■編者按: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一道考驗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主觀題、必答題。連日來,我市各部門、各鎮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不少企業重新響起了轟隆隆的機器聲,給疫情下的人們帶來信心和底氣。
  • 前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4%,官方解讀
    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26.70萬億元,同比增長6.9%;負債合計71.76萬億元,增長6.8%;所有者權益合計54.94萬億元,增長7.0%;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17.28萬億元,同比增長16.5%;產成品存貨4.64萬億元,增長7.3%。
  • 南陽副市長張明體出席星凱龍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籤約儀式
    9月12日,我市與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籤約,這對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南陽多年來的「整車夢」即將實現。市委書記張文深,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明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  張文深指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 西安經開區又摘下一金字招牌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周婷婷)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為搭建綠色發展促進平臺,不斷提高綠色產業發展水平,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確定了31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西安經開區榜上有名。
  • 築巢引鳳待君來 湘潭嶽塘經開區「內外兼修」打造千億園區
    據統計,僅在2017年,嶽塘經開區就已深度對接聯繫企業100多家,協議引資75億元,全年開工14個重點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發展的形象和水平。如何強化招商,增強園區發展後勁?嶽塘經開區創新招商理念,以商貿物流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為重點,本著節約、集約土地原則,整合資源,打出了一套招商引資「組合拳」。
  • 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
    11月27日,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儀式在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舉行。市委書記張文深出席並宣布項目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致辭,安徽星凱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明出席開工儀式。
  • 從「製造」到「智造」南陽接連放大招
    □南陽觀察記者司馬連竹    佔地近百畝的超大型精紡車間內,一臺臺長龍般的織機高速運轉,無人值守的通道間,自動清掃機讓棉絮難見蹤影。「有了自動化紡織設備和智能流程管控,我們實現了萬錠用工25人的水平,用工量降低了85%以上。」在南紡集團20萬錠高檔新型紡紗生產基地,副總工程師李宏說,他們採用「機器換人」的智能車間,已經成為國內大型紡織企業的標杆。
  • 宜秀經開區「二次改革」助力「二次創業」2020年規上工業產值同比...
    這個2020年10月拿地、佔地107畝、投資4.3億元的項目,將在2021年8月份投產,全部達產後,將實現年產值5億元。嘉欣醫療是坐落於宜秀經開區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幾年,企業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2020年,因為疫情,嘉欣醫療新上口罩生產線,產值猛增,1-12月銷售收入達2.7億元,增幅達35%。鑑於良好的發展形勢,企業決心「二次創業」。
  • 國家統計局: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國民經濟...
    一、工業平穩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增速較高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環比增長0.78%。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較1-9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
  • 經開區3宗地掛牌
    02 經開區將添世界知名新能源汽車中國研發中心 經開區JK202010號地塊位於經開區繁華大道以南、宿松路以東;面積26.38畝,用途:科研;出讓年限50年;容積率:1.5-2.5;參考地價:142萬/畝;競買保證金:800
  • 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 環比增長0.17%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19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來源:國家統計局2019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9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7%。
  • 100名全部陰性,寧波這個區對企業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後復工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應于波2月12日晚,地處寧波鄞州區五鄉鎮的「中車新能源」、「凱信服飾」和「英科特機電」三家公司的100名從非重點疫區返鄞的待覆工人員核酸測試出爐,全部呈陰性。2月13日一早,他們就拿到了「返崗通行證」,鄞州區由此成為浙江省首個對復工員工進行核酸檢測的縣市區。
  • 1-6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達16111億元 同比增71.8%
    1-6月份,全國24個地區[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111億元,同比增長71.8%,增幅比1-5月份回落11.2個百分點。    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個行業減虧,2個行業利潤下降。與1-5月份相比,31個行業利潤增幅回落,5個行業增幅提高。
  • 肇州:大項目賦能「工業興縣」
    黑龍江日報1月16日訊 1月7日,黑龍江魯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創匯5000萬美元的4000噸玉米低聚能肽項目在肇州經開區踏雪投產。全部達產達效後,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利稅4000萬元,增加就業崗位1200個,帶動養殖戶1300餘戶。包括禾豐在內,越來越多的項目被肇州經開區的「磁場」吸引而來。
  •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等地區相關開發區,安徽省重點開發區和有關企業代表等參加會議。 與會嘉賓指出,當前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雖然在發展規模、產業水平等方面不如東部地區,但隨著國家區域平衡發展戰略逐步推進,中西部地區經開區有著後發優勢,總體呈現追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