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國民經濟...

2020-11-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11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一、工業平穩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增速較高

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環比增長0.78%。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較1-9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10月份,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0%;私營企業增長8.2%。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製造業增長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0%。10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從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億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1%。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4%,連續8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二、服務業加快恢復,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10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9月份上升2.0個百分點。1—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6%,降幅比1—9月份收窄1.0個百分點。從主要行業看,10月份,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其他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9.9%、9.2%、8.4%,比9月份分別加快3.4、3.1、1.9個百分點。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降幅繼續收窄。10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5%,比9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59.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批發零售、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上。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2.2%,連續4個月位於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1—9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降幅比1—8月份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1%。

三、市場銷售持續回暖,餐飲收入月度同比增速由負轉正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8%。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901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10月份,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498億元,同比增長4.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078億元,增長5.1%。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商品零售34204億元,增長4.8%,連續4個月正增長。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10月份,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汽車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8.3%、16.7%、12.0%。網上零售持續增加。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91275億元,同比增長10.9%,比1—9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6.0%,比1-9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2%。

四、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回升,投資結構繼續改善

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8%,比1—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10月份環比增長3.22%。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7%,比1—9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下降5.3%,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3%,比1-9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94萬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為下降1.8%;商品房銷售額131665億元,增長5.8%,比1-9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3%,比1-9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下降2.1%,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0%,比1—9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7%,比1—9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0.0%、9.4%。高技術製造業中,醫藥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2.8%、14.8%;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6.5%、17.2%。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0.6%,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4.1%、13.1%。

五、貨物進出口保持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8370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出口16194億元,增長7.6%;進口12176億元,增長0.9%。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4018億元。1—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59521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143296億元,增長2.4%;進口116224億元,下降0.5%。貿易結構持續優化。1—10月份,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8%,佔出口額的59%。一般貿易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0.1%,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2%,比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

六、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與9月份持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10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7小時。

七、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與上月持平

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比9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3%。1-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漲幅比1-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分類別看,10月份,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2.4%,衣著下降0.3%,居住下降0.7%,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1%,醫療保健上漲1.5%,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4%。在食品菸酒價格中,豬肉下降2.8%,鮮菜上漲16.7%,糧食上漲1.5%,鮮果上漲0.4%。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0.5%,漲幅與9月份持平。

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降幅與9月份持平;環比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4%,降幅比9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2%。1-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0%、2.6%。

總的來看,10月份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增長,「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成效進一步顯現。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蔓延在歐美等國家造成二次衝擊,進一步遲緩世界經貿復甦進程;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中,經濟全面恢復仍面臨諸多挑戰。下階段,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守住「六保」底線、夯實「六穩」基礎,以改革創新激發新動能,以擴大開放培育新優勢,不斷鞏固擴大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成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為「十四五」開局奠定良好基礎。

相關焦點

  • 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 環比增長0.17%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19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來源:國家統計局2019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9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7%。
  • 1-6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達16111億元 同比增71.8%
    1-6月份,全國24個地區[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111億元,同比增長71.8%,增幅比1-5月份回落11.2個百分點。    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個行業減虧,2個行業利潤下降。與1-5月份相比,31個行業利潤增幅回落,5個行業增幅提高。
  • 前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4%,官方解讀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7日電 國家統計局消息,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445.0億元,同比增長2.4%(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4.22萬億元,同比增長0.1%;發生營業成本79.22萬億元,增長0.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10%,同比提高0.14個百分點。
  • 2018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3.6%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211.8億元,同比增長13.6%(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等因素影響,詳見附註二),增速比1-9月份放緩1.1個百分點。
  • 2020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8%
    本文轉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2.8%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9億元,同比下降12.8%(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降幅比1—5月份收窄6.5個百分點。
  •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53倍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53倍 原標題:   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顯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我國工業從此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快速發展。
  • 【圖解中報】天科股份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2773萬元 同比增長19.68%
    滬深兩市最新業績數據一覽 天科股份業績報表數據   天科股份8月10日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1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73萬元,同比增長19.68%。
  • 上海舉行201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2017年上半年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7月18日,上海市舉行舉行2017年上半年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出席發布會,介紹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統計局:中國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深交所向天齊鋰業發關注函...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製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位。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高速鐵路營運總裡程達到3.8萬公裡,高速公路裡程超過15.5萬公裡,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均居世界第一。
  • 2019年國家統計局主要統計信息發布日程表
    2.1月、4月、7月、10月分別召開年度、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生產、工業和能源生產根據統計報表制度,2月份不發布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和能源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工業經濟效益數據。 5.
  • 國家統計局關於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
    近日,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報、財政部財政決算和有關部門年度財務資料等,國家統計局對2019年GDP數據進行了最終核實,主要結果如下:經最終核實,2019年,GDP現價總量為98651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435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和各行業數據見附表。特此公告。
  • 2018年國家統計局主要統計信息發布日程表
    2.1月、4月、7月、10月分別召開年度、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生產、工業和能源生產在發布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稿的同時,分別發布工業和能源生產、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7年12月及2018年3月、6
  • 1-10月濟南工業增加值增速領跑全國
    □記者 申紅 趙國陸 報導  本報濟南訊 日前,記者從濟南市召開的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推進大會上獲悉,1-10月份濟南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2%,居全國主要城市之首,持續領跑全省全國,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3%。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2021年1月18日) _文字_中國政府網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2020年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首先,有請寧局長作介紹。2021-01-18 10:00:13 [國家統計局局長 寧吉喆]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先介紹一下2020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國民經濟穩定恢復,主要目標完成好於預期。
  • 11月16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10月份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今天(11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10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10月份,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楊曦)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為《2019年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 今年1-2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公布: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
    央視網消息: 國家統計局3月16日發布了今年1-2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項經濟數據出現下滑。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農業生產平穩 春耕備耕全面展開1-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務業生產下降13%,而新興服務業持續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但是生活必需品銷售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繼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4.5%,而檢驗檢測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投資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