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一家四口。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 見習記者 藍秀楠/文 受訪者供圖
妻子陳盼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的一名護士,丈夫塗思義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疫情期間,塗思義主動請纓馳援武漢58天。陳盼堅守科室臨床一線,還擔起了家庭重任,成為丈夫衝鋒陷陣的有力「助攻」。不久前,陳盼家庭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同行都說,醫生和護士是最完美的組合,因為對彼此長時間工作在臨床一線都能理解。」陳盼說,自己是老年心肺康復科護士,丈夫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夫,兩人所處的科室都比較繁忙,兩三天見不著面是常有的事。
但即便如此,這對結婚十年的夫妻一直都相互理解、支持與鼓勵。
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雙醫護工作者家庭,他們註定要承擔更多責任和使命。
福建省首批援鄂醫療隊的「集結號」吹響,塗思義第一時間主動請纓。那時,他徵詢了妻子的意見。同為醫護人員,陳盼沒有絲毫猶豫便同意了。
「守護生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不是家中孩子無人照料,我也想和他一起去戰鬥。」陳盼說。
1月27日,塗思義出發馳援武漢。他先後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一線戰「疫」。疫情嚴峻的時候,病患們常茶飯不思,塗思義想出了「話療術」。查房時他常和患者拉拉家常,緩解他們緊張的心情。
塗思義幽默風趣的言語和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了不少患者。一名72歲的老人剛入院時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經過塗思義的「話療術」開解,老人逐漸樂觀起來。老人出院後,塗思義仍和他保持聯繫,用中藥幫他調理失眠症狀。
丈夫在戰「疫」一線奮鬥,陳盼同樣堅守在科室臨床一線。過年期間住院的多是老年重症病患,因疫情原因,病房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陳盼不僅要時刻關注病人的身體狀態,還要留心他們的心理狀態,一有閒暇就和他們聊天,排解患者因封閉產生的不良情緒。
作為妻子,陳盼盡心盡力守護著「小家」,讓丈夫無後顧之憂。9歲的女兒因擔心爸爸,經常偷偷抹眼淚。陳盼一邊安慰女兒,一邊鼓勵她用自己的方式為爸爸加油。
「爸爸,您安心工作,我會好好學習、照顧弟弟,請您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會變得像您一樣勇敢,我愛您!」塗思義在武漢期間,女兒經常寫信、畫繪本給爸爸鼓勁加油。
「作為雙醫護工作者家庭,我們時刻將大愛無私的醫護家風灌輸給孩子,培養他們善良的品質和對生命的敬畏。」陳盼說。
雖然日常工作繁忙,但夫妻倆工作學習、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樣樣都沒耽誤。工作之餘,陳盼不斷參加進修,成為福建省首批糖尿病專科護士之一,也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PICC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塗思義經常參加各種義診活動,每年國慶節還堅持回到家鄉泉州德化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