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凌晨約0時16分左右墜落下來的隕石讓吉林省的網友朋友們嗨了一場。
但是,它到底是火流星還是隕石?
網友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中國吉林網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了解到,流星是一種現象,而隕石是發生流星這一現象的物質,初步判斷此次隕石墜落在吉林省松原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之間的三角區內,在松原市附近的可能性更大。
觀測站科普專家李振軍表示,此次流星是偶發性的,學術上叫做火流星,不是流星雨或單個流星。全球每年大約發生數十次火流星墜落地球事件,國內上一次這麼大規模範圍內目擊到火流星應該是2018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晚約21時40分左右,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附近發生了一起火流星事件,那次事件有數萬人目擊到火流星墜落的畫面,而且當時墜落的時候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還報告有震感,而且那次火流星事件發生時還有數十公斤隕石碎片墜落在地面被雲南當地老百姓撿到。
火流星之所以發亮,是由於隕石與大氣層摩擦出現火光。當然,也有與大氣層摩擦後未達到溫度的「無光」流星。另外,人們能清晰觀看到發亮的流星,也與天氣的陰晴、雲的濃密有關。火流星消失後,有時會留下雲霧狀的長帶,稱為「流星餘跡」,可存在幾秒鐘到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
由於此次流星墜落屬於偶發,對流星的真假、體積和有無放射性還需進一步鑑定、判斷。專家建議天文愛好者及市民不要盲目尋找,如果有發現,應與相關部門及時聯繫。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賈子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