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月食詩歌PK,最後一首最搞笑,月亮要被我們玩壞了!

2021-01-17 舒芯讀書筆記

1月31日晚,超級月亮、「藍月亮」、月全食血月同時出現,一時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

中華民族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情感,對頭頂的那輪明月,詩人們有無窮的追問,無限的寄託,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都和月亮有關。月食這樣的天文奇觀,在詩人的筆下是怎樣的呢?我好奇心起,忍不住搜起關於月食的詩句,意外地搜到了許多現代文人墨客的大作。在此,呈現一場古今詩人月食詩詞PK,供大家一娛!

1.古代篇

月蝕詩

——盧仝(唐)

東海出明月,清明照毫髮。朱弦初罷彈,金兔正奇絕。

三五與二八,此時光滿時。頗奈蝦蟆兒,吞我芳桂枝。

我愛明鏡潔,爾乃痕翳之。爾且無六翮,焉得升天涯。

方寸有白刃,無由揚清輝。如何萬裡光,遭爾小物欺。

卻吐天漢中,良久素魄微。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梅堯臣(宋)

日從東溟轉,夜向西海沉。群物各已息,眾星燦然森。

蝦蟆將食月,魑魅爭出陰。阮籍獨不寐,徘徊起彈琴。

四月十六夜月蝕

——仇遠(宋)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陰。凡來仰天者,俱有愛君心。

目斷山河影,耳聞鐘磬音。還光俄頃易,涕泗漫沾襟。

2.現代篇

看月食

@雪濤居士

姮娥半隱問何傷,影幻光移夢一場。天上銀河星若許,爭同月亮捉迷藏。

賞月全食戲題

@海豚撲通

神八赴約奔天宮,玉帝聞訊要出迎。費思策劃一遊戲,三星藏貓現蒼穹。

三球列隊成一線,碧月位擺兩球中。金烏竟躲廣寒後,嫦娥臊得臉通紅。

戲侃月食(四首)

@一樹紅豆

(其一)都稱月亮是冰輪,此話想來實騙人。若非肉餅空中烤,天狗如何啃咬頻?

(其二)誰言月亮玉雕成,我卻懷疑為肉生。天狗猶非腦殘物,不然何以咬如瘋?

(其三)誰言月亮冷猶霜,我卻不疑它溢香。想必若非饃夾肉,如何天狗啃如狂?

(其四)八月中天大烤爐,竟將月亮給烘熟。不意聞香天狗至,居然幾口半邊無。

看完了月食詩歌古今大戰,有何感受?李白在《把酒問月》中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無論古人今人,照見我們的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是觀者的意境卻有天壤之別。

古人寫月食,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用詞「精緻」,境界「高雅」。盧仝感慨月光清輝遭「小物欺」,聯想到人情多變、世事艱險,感嘆「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梅堯臣用日轉、夜沉、物息、星燦寫出了月食前的沉寂,一句「蝦蟆將食月,魑魅爭出陰」,月食的詭異、陰森之感躍然紙上,阮籍值此獨自彈琴,襯託出不為環境所懾、不畏險惡,不屈鬼魅的英雄豪氣。仇遠的「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陰」,寫出了人們對自然之力的敬畏,充滿了儀式感,「還光俄頃易,涕泗漫沾襟」,月食之後清輝滿天的期待與興奮溢於言表,有雲開見日,雨過天晴之感。

今人寫月食,那叫接地氣。摒棄了老祖宗的含蓄、隱晦,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痛快怎麼說。雪濤居士用做夢、捉迷藏形容,充滿了童趣。海豚撲通用三球列隊、碧月擺位、金烏藏身、嫦娥害羞講述,生動形象地普及天文知識,讓人不禁莞爾。最搞笑的是一樹紅豆,滿篇「戲侃」。神聖的月亮瞬間變成了「肉餅」、「饃夾肉」,天狗最是可憐,變成了「腦殘」、「瘋」癲,加貪吃,月亮加天狗,成了舌尖上的月食,讓人垂涎三尺。賞月食,古人懷著敬畏之心、神秘之感,今人簡直要把月亮給玩壞了。

和大家分享古今關於月食的詩歌,並非真要PK個上下高低,而是希望大家在現代節奏的生活中,不要忽略身邊的風景。不妨放慢腳步,看看天上的明月,欣賞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樹,為她寫一句話,作一首詩,甚至僅是靜默的對視,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有新意,每一處都有詩情。要知道,有詩意的人生,就不會失意!

迷茫於眼前的苟且,不如在詩詞中流連心靈的遠方。

朋友,祝你,享受每一天!

相關焦點

  • 看,月亮的臉悄悄地在改變,11月的最後一天將發生「半影月食」
    揚子晚報網11月29日訊(記者 於丹丹) 2020年11月30日,將發生難得一見的半影月食天象。預計30日日落後,月亮將在東方出現,大家看到的滿月,其實正在發生不太明顯的半影月食。什麼是半影月食呢?月食分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其中,半影月食是指月亮只進入地球的半影,而不進入本影。本影是在地球背向太陽的一面形成的錐形陰影區域,該區域沒有任何太陽光照射到;半影,是在地球本影區外面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僅有一部分太陽光被地球遮擋住了。半影月食不會造成月面有缺角。月球移入地球的半影區,照射月面的部分太陽光被地球所遮蔽,使得月面靠近地影中心方位處變得較為陰暗。
  • 摩羯座最後一次超積極月食
    2020年7月的滿月月食也受到水星和天王星之間的正面影響。這會帶來令人興奮的消息,刺激的談話和新朋友。最後,這次月食是灶神星的結合,這加強了家庭和諧的主題。 月食的意義 就像一個更強勁的滿月一樣,月食時太陽正對著月亮將你的家、家庭和親密的關係帶入更清晰的焦點。
  • 日食和月食只是地球、太陽、月亮三體利用光影演出的一出視覺大餐
    日食和月食之自古以來人類最關注的一個天文現象,這個現象早就被現代科學所破解。但是迄今為止,還有一些人對這個很平常的天體運行鬧不明白,時空通訊就來科普一下。其實日食和月食就是太陽、地球、月球這三個球玩的一出捉迷藏遊戲,是通過相互的光影遮蓋上演給人類的一出出視覺大餐。眾所周知,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年是365.25天左右。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唐代是詩歌的時代,唐代也是李杜的天下。李白灑脫自如,老杜沉鬱頓挫,兩人的不同風格鑄就了唐代詩篇的不同篇章,風格迥異但卻都頗有意味。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期間,杜甫處於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國家的戰亂,杜甫興之所至,寫下了這一組組詩。
  • 月亮的「臉」悄悄地在改變,6日凌晨半影月食將現身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資料圖6日凌晨,一場半影月食將發生於天幕,月亮的「臉」悄悄地在改變。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介紹,月食一般分為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地球在太陽的照射下會背向太陽『拉起』一個長長的黑影子,如果月亮完全進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全食,只有部分月亮進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偏食。 」月食一定發生在滿月的時候,但滿月的時候不一定發生月食,「大部分時間月亮會從地球的影子上方或下方掠過,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一年當中,最多可能發生三次月食,最少可能一次也沒有。
  • 月亮如何形成?發生月食,古人為何認為是「後族擅權」?
    我們再重申一下,神話其實就是真實的歷史,從相關記載可以知道,帝俊統治東海之上的有容國,國內有羲和氏部落、常羲氏部落。這個算是上古時代對月亮形成的一個認知吧。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太陽是天上的陽氣精華,月亮是天上的陰氣精華」。
  • 蠟筆小新中的那些恐怖故事,第三個堪比恐怖片最後一個最搞笑!
    我們印象中的蠟筆小新是非常搞笑的動畫了,裡面大多講了野原家的趣事,小新的日常等!但是其作者腦洞可大了,偶爾也想畫些另類的故事,不然怎麼會有這些奇奇怪怪的恐怖故事呢?1:搖晃的鞦韆女首先是關於鞦韆女的故事,這一集講到小新他們一群人為了打發下午無聊的時光,決定一起來到公園玩,而這個公園非同尋常,它的時間永遠停留在下午三點時分從不會有日落。就在他們愉快地玩耍時,出現了鞦韆女相武蘭子,她一直糾纏著他們玩鞦韆,中途妮妮想要玩扮家家酒也被禁止了,最後等到他們想回家的時候才發現出不去了,跟本沒有辦法走出公園的大門。
  • 月食形成示意圖 月食月全食是怎樣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通過月食示意圖看了解月食月全食是如何形成的。要注意的是,由於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分別稱為黃道和白道)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於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形成一條直線,產生月食。[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麼時候]月食形成示意圖  從上面的月食形成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半影和本影,這兩個陰影區決定月食的程度。
  • 外國詩歌|歌德詩歌精選五首
    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 倉央嘉措最經典的一首情詩,美哭了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由翻譯過來的,我們要感謝兩位譯者,一個名字叫曾緘,一個叫于道泉。于道泉翻譯的詩歌貼近藏文原版,曾緘看到後認為翻譯得不夠文雅,就改寫成為古詩,也就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形式。實際上類似的翻譯風格,自晚清以來,很是流行。其中最著名的翻譯家就要數林琴南了。
  • 網上寫詩軟體讓詩歌遭遇惡搞
    目前網絡上風靡的「寫詩軟體」標誌著斟句酌字寫詩的年代過去了———一個名為「獵戶」的網絡人,發明了一個「寫詩機器」,在那裡,用戶輸入幾個自己隨意想到的名字、形容詞,程序就能在幾秒鐘之內完成一首現代詩。 「就是覺得好玩,沒有糟蹋詩歌的意思。」昨天,軟體的開發者「獵戶」稱,自己是把「詩歌生成器」當作一個好玩的「填詞遊戲」而已。
  • 以一場月食,和11月說再見
    11月30日晚17:30,滿月出現在雙子座8°38′,這也是今年的最後一次月食。
  • 7月月食滿月,這是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的時代
    這次的摩羯座月食,撞上了火星和海王星,每個人都想努力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但是那股子莽撞勁反而會把我們推到更尷尬的境地,就像蹺蹺板的兩端,我們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永遠沒辦法走向對方,去擁抱彼此,只能在對立面觀望。這既是一種自我的表現,也是一種迴避問題的表現,衝動和迷亂混雜在我們的感官世界。
  • 顧愛玲:從詩歌出發走進中國故事
    王敖發現顧愛玲對中國詩歌很感興趣,但同時他又發現她所了解的中國詩歌作品集中在古典作品上。他對顧愛玲說:「你為什麼不嘗試翻譯當代詩歌?」  「王敖這個提議很好,但是我那時候不敢翻譯當代詩歌。古詩雖然晦澀難懂,但是有註解。當代詩歌沒有解釋,我怎麼了解作者的意思? 他就對我說,那我們合作吧。剛開始的時候,他和我合譯。我們經常見面,他幫我了解一首詩,我把它譯成英文。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從個人生活來說,這實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這種大不幸卻成為杜甫藝術生命的大幸。
  • 蘇東坡寫了一首坑兒子的詩歌,讓人爭論到現在
    但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卻對聰明反感至極,以至於給兒子寫了這首詩歌,比之陸遊寫的《示兒》完全是兩個概念,當然陸遊站的角度不一樣,他是在人生的最後,交代後事。
  • 五年讀下來,我深深覺得這是中國最好的兒童詩歌讀本 ...
    有的詩我們配上動作,比如「大家攏來做把戲,黃龍出洞,牽牛過河,賊兒偷雞,黃鼠狼咬雞婆,雷公打豬.....」有一次我正在低頭讀到「黃龍出洞」,一抬頭,看到小人正笑眯眯地等著呢,等著媽媽和他玩,「黃鼠狼咬雞婆」,小人可是真咬。
  • 劉德華一首經典老歌,被重慶人玩壞,重慶的幽默氣息太棒了
    華仔簡直是一個不那麼幸運的歌手,雖說出了許多好聽的老歌,卻總有人把他們逐一玩壞了,之前郭德綱相聲經典相聲段子《聽電臺》活活的把《忘情水》改為了西河大鼓,從今以後《忘情水》果不其然做到忘情的作用,並且調調都想不起來了。
  • 易中天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後一首詩」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以及成就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經被世界學者所公認,日本學術大師、文學翻譯家、紅學家大高巖在他反覆讀過《紅樓夢》之後,由衷地說道:《紅樓夢》實為古今東西天下第一等小說,乃獨步古今之傑作,與《水滸傳》、《三國志》 、《西遊記》、 《金瓶梅》相比較,不僅堪稱中國小說界中最偉大的長篇小說,即使在整個世界,也是有數的長篇小說。
  • 為什麼月亮每個月都在變化?下一個「超級月亮」是什麼時候?
    滿月是地球自然衛星最迷人的部分,那麼,為什麼月球每個月都有變化,下一個月食是什麼時候? 月亮通常是夜空中最亮的物體,然而,許多人對月球周期的了解少得驚人,他們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不是每個晚上都有滿月或者每個月都有月食,為什麼月亮每個月都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