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一年前,家住北侖大榭島的孫阿姨左眼皮開始頻繁跳動,但接踵而至的並不是好事,而是頑疾。
眼皮跳了沒多久,她就不由自主地眨左眼,嚴重的時候每分鐘要眨80多下。眨到後來,兩隻眼睛都睜不開了,想看東西,她還要用雙手把眼皮撥開。
孫阿姨病情越來越嚴重,家人擔心不已,這究竟是什麼怪病啊?到寧波市眼科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重度眼瞼痙攣,這種病嚴重的話會導致臉部甚至半邊身子都抽搐。
寧波市眼科醫院常務副院長袁建樹介紹,重度眼瞼痙攣和人的精神緊張、工作壓力、甚至腦部的退行性病變有一定的關係,多發於老年人。但最近年輕的患者越來越多,不久前就有位32歲的男士剛因這病做了手術。
62歲阿姨一分鐘眨眼80多次
四場手術同做,終於除了這頑疾
孫阿姨今年62歲,大約在一年前,她得了一種怪病。剛開始,她的左眼皮頻繁地跳,「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想起這個迷信的說法,她心裡還有點竊喜。
沒多久,孫阿姨的眼皮跳停止了,換成不由自主地眨左眼。起初,只是比正常人稍稍頻繁些,她也沒在意,但後來眨眼頻率越來越高,越是想停越停不下來。家人幫她數了一下,嚴重的時候,一分鐘要眨眼80多次,而正常人每分鐘眨眼只有15—20下。
後來,孫阿姨的怪病更嚴重了,眼睛都睜不開。讓她更痛苦的是,另一隻眼睛也被「傳染」了,她幾乎整天雙目緊閉,偶時必須用眼,她就用雙手撥開眼皮看。
不久前,她去買菜,眼睛睜不開,只能摸摸索索地走路,一下子撞到了一輛麵包車上,幸好沒有大礙。
事情嚴重了。前幾天,孫阿姨來到寧波市眼科醫院,懇求醫生一定得幫幫她,把這怪病治好。常務副院長袁建樹仔細檢查後告訴她,這「怪病」的名字叫眼瞼痙攣,她已經屬於重度。
袁建樹介紹,眼瞼痙攣是一種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面神經支配區肌肉的痙攣和抽搐,屬於神經科疾病,多發於中老年。這種病治療很困難,輕度的眼瞼痙攣可以採用局限性藥物封閉治療,短期內能收到一定療效,但對於重度患者收效甚微。
孫阿姨的手術,袁建樹親自操刀,4臺手術聯合起來做,先針對眼瞼周圍的肌肉、神經分支進行部分切斷等手術,再做眼瞼閉合提升手術,最後是外眼角的成形手術。終於,孫阿姨又能隨心所欲地看世界了。
年輕小夥也得了這種老年病
壓力大、用眼疲勞是誘因
重度眼瞼痙攣病因目前還不明確,主要是由於面神經中的分支——制配眼輪匝肌的顳支神經發出的衝動過於強烈,造成眼瞼部肌肉抽搐,甚至持續性痙攣,所以患者才不能自控地眨眼甚至持續閉眼。
「這種病約有四分之三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因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用眼過度等,這兩年,年輕化趨勢明顯。」袁建樹介紹。
不久前,有個山東泰安的朱姓男子到寧波市眼科醫院千裡求醫。他32歲,在一家企業做文職,4年前結婚,但一直沒孩子,夫妻倆矛盾越來越多,經常吵架,一年前離婚了。
小朱性格內向,婚變給他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那一年,工作也有調整,他整天心事重重,晚上還失眠。不知從哪天開始,他出現不由自主地眨眼症狀。和孫阿姨一樣,他沒當回事,以為是休息不好。
沒多久,眨眼就發展成「擠眉弄眼」,幅度和頻率都增加了,最後睜眼都困難了,有時還會出現面部抽搐。
袁建樹說,臨床發現,重度眼瞼痙攣和人的精神緊張、工作壓力、甚至腦部的退行性病變有一定的關係。「精神緊張、體力疲勞、眼睛使用過度或眼睛受到陽光、風沙刺激時,患者症狀就會加劇。」袁建樹提醒,無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如果有不自主頻繁眨眼等症狀,應儘早就醫,讓專業眼科醫生判斷眨眼原因,以防發展為重度眼瞼痙攣。
小孩眨眼頻繁
可能是結膜炎、眼疲勞等引起的
生活中,偶爾也會看到有小孩子頻繁眨眼。袁建樹提醒,這一般不會是眼瞼痙攣,但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
上個月,眼科醫院來了個4歲的小女孩,就是因為眨眼過於頻繁,每分鐘約五六十次。
經過檢查,女孩眨眼原因很快就找到了——過敏性結膜炎。病情已經相對嚴重,女孩的爸爸說,孩子眨眼有半個多月了。「今年年初,她媽媽曾對她眨眼逗他,她效仿過一段時間。」
「小孩眨眼睛,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過敏性結膜炎、濾泡性結膜炎等導致的。這些炎症會引起眼睛不適,孩子不由自主地眨眼是本能反應。」袁建樹說,這些炎症多發於過敏性體質的小孩,常伴有眼睛發癢、流淚、輕微充血等症狀,家長切忌不能讓孩子揉眼。
不少孩子看電視、手機等屏幕時,注意力十分集中,有時可以長時間不眨眼盯著看。「這種情況下,極容易引起眼疲勞或引發乾眼症,眼疲勞或乾眼症後帶來的眼部不適,也會引起孩子眨眼頻繁,嚴重的還會誘發其他炎症。」袁建樹建議,孩子有頻繁眨眼的症狀,父母先到正規醫院眼科醫院找到原因,避免眼部疾病惡化,「如果眼睛本身沒有問題,則要考慮有可能是心理問題,比如多動症、妥瑞氏症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