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國會新視頻公布 美媒:事件若在別國 西方媒體如何報導?

2021-01-14 中國經濟網

  美國「韋斯」新聞網站10日發布了一段視頻,記錄了抗議者衝擊國會前不久的一段時間裡,記者在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時感受到的緊張氛圍。

  當地時間6日中午,大批川普支持者聚集在首都華盛頓特區聽取川普在白宮的講話,一些抗議者甚至沒有耐心聽完就開始向國會進發。

  最先抵達國會大廈外部臺階的抗議者表達著他們的憤怒,而隨著更多抗議者的到來,現場情況愈發混亂。

  

  另一邊,抗議者與警方的衝突逐漸激烈。一名抗議者甚至向鏡頭展示腰間佩戴的槍枝。

  

  警方在國會大廈臺階上設置的障礙很快就被抗議者突破。隨後他們衝進了國會大廈內部。

  

  美官員稱調查至少25起衝擊國會涉恐案

  針對這起事件的「清算」工作也在進行當中。美國陸軍部長瑞安·麥卡錫10日說,按照「國內恐怖主義」定性,執法部門對暴力衝擊國會大廈的示威者的調查已經有至少25起。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民主黨人賈森·克羅說,警方在逮捕衝擊國會大廈示威者過程中,起獲若干「長槍、燃燒瓶、爆炸裝置」,說明一場更大的災難險些上演。克羅提出,6日國會大廈遭衝擊前,執法機構的威脅線索報告機制存在不足。

  衝擊美國國會的示威者都是什麼人?

  這些示威者想要躲避調查和逮捕並非易事,他們當中很多人的照片早已在全球媒體上廣泛傳播。有的是被現場的媒體拍到的,有的是自己把照片曬到網上的。通過「人肉搜索」,一些示威者的真實身份被曝光。那麼,他們都是誰?來自什麼組織呢?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國會遭衝擊事件中,大部分人來自極右翼「白人至上主義」團體。

  

  躺在佩洛西辦公椅上的男子名叫理察·巴內特,此人為阿肯色州一個支持槍枝權利的極右翼組織領導人,曾發帖反對加強槍枝管制。他還參加過「匿名者Q」組織的活動。

  

  打扮成「野蠻人」形象的男子傑克·安傑利也是「匿名者Q」組織的成員,有不少追隨者。「匿名者Q」是一個美國極右翼陰謀論組織。

  他們認為包括希拉蕊、歐巴馬、湯姆·漢克斯等政客名流都是利益集團的成員,並且很多人都是戀童癖。他們認為白人高於其他任何族裔。

  

  此外,「驕傲男孩」組織也是6日衝擊美國國會的主力,在擠滿國會大廈的抗議者中就包括這一組織在夏威夷的領導人尼克·奧克斯。「驕傲男孩」是一個美國極右翼的反移民團體,以「暴力」、「種族歧視」和「仇恨」被外界所知,僅由男性成員組成,大部分人擁有武器。

  「驕傲男孩"近期十分活躍,經常參加支持川普推翻2020年選舉結果的遊行集會,還在反種族歧視遊行中與其他示威者暴發衝突。

  2020年12月12日,在華盛頓特區,「驕傲男孩」與「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者發生衝突,燒毀了一面「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橫幅。

  2021年1月4日,「驕傲男孩"組織領導人塔裡奧因這次衝突在華盛頓特區被捕。

  不同的組織 相同的標籤

  「白人至上」從隱憂成為現實威脅

  這些示威者來自不同的組織,卻有一個相同的標籤——「白人至上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的幽靈長期飄蕩在美國社會,尤其是活躍在網絡上。但近年來,「白人至上」已經從隱憂成為美國社會的現實威脅。

  這是2019年8月3日,美國德克薩斯州邊境城市埃爾帕索的沃爾瑪購物中心。21歲白人男青年克魯修斯手持AK-47,對手無寸鐵的居民進行「無差別射擊」,造成22人死亡、27人受傷,震驚全美。

  之後的調查顯示,兇手克魯修斯曾發表仇視拉美裔移民的言論,並承認,「攻擊是針對墨西哥人」。

  

  這場暴力行為,讓美國社會驚醒,看上去已經沉寂多年的白人至上主義從未遠去。《紐約雜誌》刊文稱,白人之上主義表現形式各異,但現在「殺戮總是成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最終體現」。

  三K黨「復活」 仇恨組織數量劇增

  

  白人至上主義是指認為白人優於其他人種、應當主宰其他人種的種族主義理念,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歐洲的所謂「科學種族主義」,當時,有人試圖從所謂「科學的角度」論證「膚色決定智商」「黑人天生懶惰」「黑人進化不完全」等荒謬的觀點,宣揚某些人種天生優秀而某些人種天生低劣。

  

  「三K黨」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最早在1865年美國內戰之後由南方軍官創立。上世紀20年代的鼎盛時期,「三K黨」擁有400萬成員。他們宣傳極端排外的思想,有時甚至不惜用私刑和暴力以達到目的。

  

  後來伴隨著民權運動的發展,「三K黨」的活動遭到壓制。2016年,「三K黨」曾表示,它正在復活當中,「在最南部地區成員飛速增加」,並號召成員在美國不同城市進行抗議示威活動,時不時與黑人團體發生衝突。

  美國非政府組織「南方貧困法律中心」報告顯示,在美國,針對種族、宗教、性別的仇恨組織從2014年的784個,增加到2018年的1020個,其中三K黨等白人種族主義團體佔了六成。

  「白人至上主義」緣何在美國回潮?

  「白人至上主義者」按種族把人類分為三六九等,這本身就體現了社會的撕裂。那麼,在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為什麼在近年來回潮呢?又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白人至上主義」近年來在美國的回潮引發了美國社會的關注。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研究員海蒂·拜瑞科認為,當前的「白人至上主義」回潮與美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有著緊密關係。

  

  從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可以看出,從上世紀80年代至2020年這40年間,白人的人口佔比呈下降趨勢,每隔20年大約下降8%。

  

  據估計,2045年以後,美國白人人口的佔比將低於50%,屆時美國將成為一個無多數族裔人口結構的國家。

  

  事實上在一些地區,白人佔比已經不足一半。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2000年至2018年間,美國有109個縣的白人人口佔比下降到不超過50%。

  「白人至上主義者」聲稱,白人成為「少數族裔」後,權利將難以得到保障。

  

  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研究員 海蒂·拜瑞科:每次國家經歷人口結構變化,都是非常艱難的,現在我們完全有可能再次遇到這種情況,全面的針對有色人種歧視政策的反彈。

  此外,美國政客和媒體也常常強化「非法移民侵略」等種族主義論調,進一步激化白人的情緒。

  

  美國總統 川普:這是侵略,2萬人的大篷車來到美國,這是侵略。

  

  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持人:這不是移民,移民是經過接收國同意的,這是沒有通過我們同意的暴力侵略。

  白人的身份認同政治將刺激少數族群的認同政治,導致不同種族間的對抗升級。

  「暴徒」還是「民主鬥士」?美媒和政客玩「雙標」

  這次事件除了暴露美國社會的分裂之外,還暴露出他們在民主問題上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2021年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抗議大選結果,進入國會。

  

  2020年8月9日,白俄羅斯舉行總統選舉,隨後多地連日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

  

  對於兩個場景中的抗議者,美國媒體的稱呼卻截然不同。美國媒體稱本國抗議者為「暴徒」,卻將白俄羅斯的抗議者描繪為「民主鬥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你們即將看到的,是一群暴徒從國會大廈西側的入口強行進入。

  

  2020年8月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白俄羅斯示威活動:今晚,白俄羅斯人將表明自己的立場,成千上萬人要求執政26了年的親俄羅斯總統下臺。

  在同樣的場景中,美國政客將自己國家的執法人員稱為英雄,但當初卻指責白俄羅斯的執法人員進行「暴力、恐嚇和鎮壓」。

  

  白宮新聞秘書 凱莉·麥克納尼:我們感謝英勇的執法人員,他們是真正的美國英雄。

  

  美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 安德魯·布倫貝裡(2020年11月2日):我們對白俄羅斯人民持續遭受暴力、恐嚇和鎮壓深感關切。

  不僅僅是對白俄羅斯,對於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的反政府示威活動,美國也一向是拍手叫好。

  

  2019年11月《華盛頓郵報》報導伊拉克示威活動:巴格達街頭的年輕人們,已經成為伊拉克現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草根運動。

  

  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2019年11月18日):在伊拉克人民為民主發聲時,伊拉克領導人必須保護他們的人權。

  

  2017年7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委內瑞拉示威活動:「抵抗者」正在加拉加斯街頭戰鬥著,為委內瑞拉的未來而激烈鬥爭。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馬爾科·魯比奧(2019年2月17日 哥倫比亞):不要失去你們的精神和希望,全世界都跟你們(委內瑞拉抗議者)站在一起。

  曾經將香港暴徒衝擊立法會稱為「美麗風景線」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如今卻批評抗議者衝擊美國國會是「對民主的可恥攻擊」。曾經在香港事務上滿口「自由」「民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如今卻聲稱衝擊美國國會這樣違法行為和騷亂在全世界都是「不可接受的」。對於這樣赤裸裸的「雙標」態度,美國媒體自己點明了一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 阿比·菲利普:整件事從頭到尾都是美國歷史上令人難堪的一章,如果放在其他國家,這意味著其民主不夠強大,正在失敗、倒退。

  《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若國會襲擊發生在別國 西方媒體如何報導?

  對於這種「雙標」行為,有的美國媒體從業者也看不下去了。

  1月8日,《華盛頓郵報》黑人女編輯卡倫· 阿提亞發表題為《如果國會山襲擊事件發生在別國,西方媒體會如何報導》的文章,模仿西方媒體在其他國家發生類似事件時慣用的口吻來報導這次事件。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文章字裡行間的那股嘲諷味道。

  川普的支持者們恐嚇議員,迫使他們停止對選舉的認證。數百人搶劫、高呼口號,而一些警察只是被動地旁觀。

  

  觀察人士正考慮,是將這些行動稱為「政變」,還是一場「顯眼的獨裁接管」……

  

  當然,幾個世紀來,政治和種族暴力在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過去4年中尤甚……

  

  「美國喜歡使用壓倒性的力量來鎮壓和逮捕大規模遊行反對壓迫的黑人和白人抗議者」……

  

  「如果這個國家不能控制住自己,美國的民主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美國將失去它剩下的靈魂。」

相關焦點

  • 如果國會山襲擊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會如何報導?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8日發表題為《如果國會山襲擊事件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會如何報導?》的文章,文章稱如果美國人像談論外國的政治暴力一樣談論攻佔華盛頓國會山的問題,那麼以下就是西方媒體對此事的報導方式。
  • 美媒:國會騷亂受人指使 而且對內部了如指掌!
    央視新聞1月15日消息,本月6日,部分支持美國總統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打斷參眾兩院認證大選選舉人團投票過程,造成五人死亡。目前,美國執法機構正在調查國會遭衝擊事件是否「有組織、有策劃」的,而不僅僅是一次「失控的抗議活動」。
  • 川普譴責衝擊國會的暴力行徑 稱新政府將從1月20日就職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外媒8日報導,在發生其支持者衝擊國會的暴力事件後,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最新發布的視頻中,譴責這一暴力行為,並表示「新政府將從1月20日就職」。據報導,就暴力事件,川普說,「像所有美國人一樣,我對暴力、無法無天和混亂感到憤怒。
  • 美國國會大廈遭遇暴力衝擊 川普「最後瘋狂...
    美國國會認證選舉人團票,彭斯宣布拜登勝選;美國總統川普「認輸」,承諾1月20日「有序過渡」;美國國會大廈遭遇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震驚全世界,引爆全球輿論;「牆倒眾人推」:川普政府官員接連宣布辭職、民主黨人計劃提出談和川普條款、社交媒體巨頭永久封禁川普帳號……儘管美國政壇的勁爆事件沒有引發市場劇烈波動,但是足以點燃全球輿論,引發世界關注。
  • 美媒妄稱五國是「敵人」,臆測它們對國會山暴力「歡欣鼓舞」
    作者:王德華國會山被攻陷,一些人拿它開玩笑,好像這是一場狂熱的川普主義狂歡。抗議者自拍和四處閒逛,就像參加了一個組織不善的公共旅遊。這顯然不是一次「出錯的野餐」。抗議人群中有新法西斯組織成員。他們全副武裝,拿著絞索,大喊「絞死彭斯,彭斯」。
  • 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特工開槍!多國政要譴責
    報導稱,此前Facebook和YouTube已刪除川普對支持者講話的視頻。反誹謗聯盟和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則呼籲徹底暫停川普的社交媒體帳號。 美國會暴亂造成4人死亡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川普發表聲明!4人在暴亂中...
    大鬧國會之後,剛剛,川普最後一線希望破滅,據多家美媒報導,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如何看待一些人把這次騷亂與此前在香港發生的事情相比較的做法?當時有人是用「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來形容香港的。「首先我想說,我們都注意到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人民希望恢復正常的秩序。你剛才也問到了,在這次暴力事件當中,媒體報導有4個人已經死亡。我也願意借這個機會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華春瑩回應道。
  • 伊朗暗殺事件新進展,大批嫌疑人已被抓捕,伊官員:以美蛇鼠一窩
    ,引起了整個中東的關注,事情發生後人們第一個就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以色列與美國,但沒有證據是不能對別國進行污衊的,就在人們覺得案情的解決遇到瓶頸時,伊朗暗殺事件迎來了大轉機。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導,伊朗傳出消息稱大批嫌疑人已被伊方抓捕,還有伊軍表示以色列絕不會在沒有美國的幫助下敢這樣做的,如今伊官員一致覺得以美蛇鼠一窩,伊朗領導人還發言聲稱要對兇手進行報復性打擊。
  • 【美媒:拜登公開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據《國會山報》剛剛消息,為...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6:14:41來源:FX168 【美媒:拜登公開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據《國會山報》剛剛消息,為提高公眾對疫苗接種信心,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1月11日在德拉瓦州克裡斯蒂安娜醫院醫院(Christian
  • 「勤王軍」衝進國會,特工開槍!
    美媒:川普支持者闖進國會時執法人員開槍,一人被擊中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消息,在川普支持者闖進美國國會時,有執法人員開槍,一人在美國國會大廈內被擊中。
  • 美國會遭暴力衝擊,有人提及「美麗風景線」,外交部如何回應?
    有記者問:美國國會遭遇暴力衝擊,已造成多人死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國有些人將該事件與此前香港發生的事件相比較,並形容稱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首先我想說,我們都注意到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人民希望恢復正常的秩序。
  • 美媒妄稱中俄是敵人,會對國會騷亂幸災樂禍,無恥的雙標何時休?
    在這方面美國媒體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它們為美國的輿論戰立下過汗馬功勞。而在1月6日那場震驚世界的華盛頓大騷亂事件發生後,美國媒體的底氣明顯不足了。當虛偽的面具被揭下,醜陋的真相便公之於眾。當年香港發生"佔中亂港"事件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其稱為"靚麗的風景線",美國媒體爭相報導,將禍亂香港的暴徒美化成"民主鬥士"。
  • 美國國會騷亂丨截至目前已有4人在暴亂中死亡
    在他看來,那些衝擊國會的人被「謊言和虛假的希望」驅動。民主黨籍前總統貝拉克·歐巴馬說,這是「令人作嘔和心碎的一幕」。他說,川普「持續就一場合法選舉的結果毫無根據地撒謊」。「如果我們認為這件事完全出乎意料,那是自欺欺人。」歐巴馬認為,過去兩個月來,共和黨及其媒體「總是不願意告訴他們的支持者真相」,結果「激起越來越多暴力」。
  • 美三位前總統譴責國會騷亂 多個盟國亦表震驚!中國...
    最新消息顯示,此前受到暴動衝擊暫停的美國國會已復會,繼續選舉結果認證程序!據CNN報導,美國副總統、參議院議長同時也是此次聯席會議的主持人彭斯在會議恢復後稱,「我們今天保衛了國會山」,「暴力從來無法獲勝,自由會獲勝」。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代理局長羅伯特·康蒂表示,警方已逮捕至少13名示威者。
  • 美三位前總統譴責國會騷亂,多個盟國亦表震驚!中國...
    最新消息顯示,此前受到暴動衝擊暫停的美國國會已復會,繼續選舉結果認證程序!據CNN報導,美國副總統、參議院議長同時也是此次聯席會議的主持人彭斯在會議恢復後稱,「我們今天保衛了國會山」,「暴力從來無法獲勝,自由會獲勝」。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代理局長羅伯特·康蒂表示,警方已逮捕至少13名示威者。
  • 美國政府高官相繼辭職,美媒:川普狀態很差,感覺被人出賣了
    報導截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在彭斯宣布拜登勝選後,川普並不願意表態。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多位川普顧問提出要求,希望他發表聲明稱會有序地過渡權力,他最終才同意。美媒主播安斯利·埃爾哈特說:"我希望,川普總統會原諒彭斯,因為他一直都是一個很出色的人。"她表示,在川普的觀念裡,因為他,彭斯當上了副總統,所以彭斯應該為他做事,但她也說:"希望他們可以認同,他們之間是存在分歧的,然後翻過這一頁。"不過另一位主持人則表示,他們的關係可能已經完了。
  • 莫裡森譴責華盛頓暴亂,一個詞讓澳媒沸騰了,中俄憤慨:心態扭曲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九黎】關於美國大選,世界各國極其關注,國家總統極其重要,因為大選事件,美國多次爆發示威遊行活動,場面一度混亂。6日,美國爆發了一場示威活動,在此次示威活動中,川普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對於美國所爆發此次混亂,世界各國都表示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