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龍鼻村:古老苗寨中的龍靈氣

2021-01-15 湖南頻道

  編者按:由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行動組委會主辦,省人大民僑外委、省發改委、省民宗委、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文化廳、省住建廳、省扶貧辦、省旅遊局、紅網承辦,各市州相關單位協辦的湖南省第二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評選活動,經網絡推薦投票,組委會審查確定20個村鎮為下一階段候選村鎮。近日,紅網記者深入少數民族地區,用鏡頭記錄特色村鎮的田園風採和民俗魅力,推出《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系列報導,今天推出——

「墨戎」是苗語,意即「有龍的地方」,相傳武陵山脈的層巒疊嶂間有一條龍脈,而墨戎苗寨就在這條龍的口鼻之上,這裡就是湘西古丈縣龍鼻嘴村,行政區劃調整後名為龍鼻村。

墨戎苗寨的大門,就在S229省道邊,要進到墨戎苗寨,先要跨過一條大河,河面寬闊,河水不是很深,貼著水面有一條簡易的水泥橋,是過河的通道。遠遠的就可看到鱗次櫛比的民房,黑瓦木牆,依山隨勢,層層疊疊的坐落在山坡上,頗有幾分小千戶的氣勢。

來到河岸,見到河堤上兀然架有一排黑溜溜的長炮,炮筒上扎著紅綢,整齊的架在一排水泥墩座上,墩上插著小紅旗,上書「竿子營」。

墨戎苗寨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要進寨子首先得對歌和喝攔門酒。

苗民們把自己的臘貨和特產擺在自家門口供遊客挑選。

遊客在體驗巫儺術《仙人合竹》。

苗家竹竿舞打亂了遊人的步伐。

要吃苗家合攏宴也得先唱歌,不然不發筷子。

  紅網專題:第二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評選活動

  紅網記者 肖懿 湘西古丈報導
  
  「墨戎」是苗語,意即「有龍的地方」,相傳武陵山脈的層巒疊嶂間有一條龍脈,而墨戎苗寨就在這條龍的口鼻之上,這裡就是湘西古丈縣龍鼻嘴村,行政區劃調整後名為龍鼻村。
  
  墨戎苗寨龍鼻村位於湘西古丈縣墨戎鎮龍鼻村,有8個自然寨,村民571餘戶,2478人。
  
  龍鼻村歷經千年歷史滄海桑田,具有深厚的人文積澱,前些年由於未被外人發現,沒有做任何人為的旅遊開發,至今仍保留著完整原始的民族生態。
  
  龍鼻村豐厚的民間文化底蘊、淳樸的民風、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尤其是獨具一格的苗族跳鼓舞,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才被外界賞識,1993年墨戎苗寨被湖南省文化廳授予「苗族花鼓之鄉」的榮譽稱號。2008年,墨戎的苗鼓隊參加了奧運會青島帆船賽開幕的演出,更使這座「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苗寨一舉成名天下知。此後,2010年,墨戎苗寨的「四方鼓舞」走進了上海世博會;2011年,他們的精彩鼓舞還登上寶島臺灣,這年,墨戎苗寨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墨戎苗寨的大門,就在S229省道邊,要進到墨戎苗寨,先要跨過一條大河,河面寬闊,河水不是很深,貼著水面有一條簡易的水泥橋,是過河的通道。河的對岸,便是龍鼻村。遠遠的就可看到鱗次櫛比的民房,黑瓦木牆,依山隨勢,層層疊疊的坐落在山坡上,頗有幾分小千戶的氣勢。
  
  來到河岸,見到河堤上兀然架有一排黑溜溜的長炮,炮筒上扎著紅綢,整齊的架在一排水泥墩座上,墩上插著小紅旗,上書「竿子營」。
  
  明朝時期,湘西一帶的官府為了更好地掌控地方局勢,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全長190公裡左右的苗疆長城,南起鳳凰縣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古丈的「喜鵲營」,這「喜鵲營」就是墨戎苗寨。明清時期,「喜鵲營」還有屯兵把守,因此墨戎苗寨也被鄉民稱為「竿子營」。如今,進寨的路口又架上一溜炮筒,大概就是想向遊客們講述「竿子營」的歷史故事,彰顯「南方長城」的殊榮,讓人想起當年的刀光劍影,戰火硝煙。
  
  過了廊橋,順著一條石路進入村寨,抬頭仰望,石頭鋪就的道路彎彎曲曲的向山上延伸,路旁是石塊壘成的山體護磡,一幢幢老舊的板屋間,這就是墨戎苗寨沒有任何矯飾的面目,古老,樸拙,原初而真實的生態。
  
  有人說,龍鼻村曾經是連老鼠都不造窩的貧窮山寨,如今山寨以旅遊產業為龍頭,各項新興農業產業蓬勃發展,苦難與輝煌之間,離不開龍鼻苗家人腳踏實地的辛勤耕耘,似乎這條龍也正慢慢煥發靈氣。
  
  龍鼻村保存較完整苗族文化資源,獨特的依山伴水苗族建築美麗如畫,從2005年到2012年間,村支書石遠軍先後組織黨員幹部參觀、交流、培訓,學習貴州西江苗寨、松桃苗王城、湘西鳳凰和張家界的民俗文化旅遊區先進經驗,積極開發民俗文化鄉村遊。
  
  石遠軍把自己餐廳抵押貸了款,積極爭取到上級支持,村幹部、村民採取自願的原則資金入股,村民以房屋和土地固定資產入股,以龍鼻村和龍鼻社區為主體組建墨戎苗寨公司。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累計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3000餘萬元,古老的苗寨煥發出了年輕的生命。

[NextPage]

  默戎鎮龍鼻村簡介:
  
  默戎鎮龍鼻村,共有8個自然寨,12個村民小組,571戶,2378人,其中苗族佔全村人口的90%,是一個典型的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這裡民風淳樸,民族民間文化底蘊豐厚,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苗族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苗族民居、苗族服飾獨具一格,尤以苗族跳鼓舞享譽海內外,極具旅遊產業發展潛力。1993年被湖南省文化廳授予「苗族花鼓之鄉」,2003年以來被湖南省列為「民族團結示範點」,2008年、2011年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2年,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被湖南省旅遊局授予「湖南省特色旅遊名村」、湖南省民委授予「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O年,龍鼻村「四方鼓舞」走進了上海世博會;2011年,跨上了寶島臺灣;多次參加國家級大型演出活動,成為了苗族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相關焦點

  • 墨戎苗寨|古丈縣默戎鎮龍鼻嘴村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墨戎苗寨依山傍水坐落在龍鼻河畔,全村佔地面積約11.8平方公裡,轄大寨、老街、貓兒亭、喜鵲坨(新寨)、排己婁、白巖衝、瓦崗寨、桐木寨、張家寨、賣若、上潭溪、中潭溪、下潭溪13個自然寨。有768戶3195人,其中90%的人口為苗族,是一個典型的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落。
  • 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出爐!肇慶這條村上榜!你去過嗎?
    日前,廣東省民族宗教委發布消息,公布了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其中,肇慶懷集下帥壯族瑤族鄉竹六村委會六橋村等28個村寨入選。那麼六橋村到底憑著什麼過人之處脫穎而出呢?近年來,六橋村持續抓好鄉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創建成「主題鮮明、一村一韻」的特色精品村,著力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懷集縣按照「彰顯特色、一村一景、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思路,堅持農旅結合,把特色精品村打造成有山水、有鄉愁、有產業的旅遊景點。
  • 符號與意義指向:西南少數民族口傳文學中的秩序與規範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經濟相對落後,對外交流比較閉塞,書面文字使用較少,人們通過口傳文學這種口耳相傳的語言形式,書寫著本族群的歷史、風俗和人情,以此保存並傳承族群的集體記憶,促進族群成員形成對族群價值與規範的認同,從而實現社會秩序有效整合。從口傳文學這一語言符號體系著手,對其中暗含的規則意識進行解讀,不失為解開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結構秩序密碼的有效途徑。
  • 紅軍長徵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留下的動人故事 - CCTV.com
    記者日前沿著紅軍當年長徵的足跡,走進這片迷人的土地,不僅充分感受到了這部長徵英雄史詩的磅礴偉大,也聽到了許多紅軍當年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動人故事。這些動人的故事,不僅是紅軍長徵初期在桂北少數民族地區寫下的一首首民族團結的頌歌,更是我黨民族政策的初期探索和實踐。
  • 鞍子羅家坨:苗寨春意濃 遊客踏青來
    陽春三月,處處春意盎然,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這幾天,鞍子鎮羅家坨苗寨也是鮮花盛開,濃濃的春意吸引了不少遊客。走進羅家坨苗寨,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的李花、桃花、油菜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與古色古香的苗寨吊腳樓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這兩天,太陽也是格外賞光,苗寨的春天更是格外溫暖,人們紛紛來到這裡踏青賞花,盡情享受暖意的春日時光。
  • 婁底市人大常委會在土坪村舉行民族團結進步行系列活動
    紅網時刻婁底8月7日訊(通訊員 彭愛萍 朱亞男 譚勇)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少數民族聚居村經濟社會發展,8月5日至6日,婁底市人大常委會在新化縣天門鄉土坪村舉行民族團結進步行系列活動。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石豔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鴻賓出席。土坪村是市人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示範點,有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
  •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發展脈絡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發展脈絡中國文字說(三)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中,也就是說,除了漢族以外,其他都屬於少數民族。目前,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國文字史的重要部分由於,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語使用4種文字,景頗族使用2種文字,所以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
  • 豐富中特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 寰行山水間,民族風情向水而生
    2000多年過去了,大壩無恙,靈渠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興安人。廣西三江縣的侗族程陽八寨。顧名思義,以八個寨子相連,組成了這樣一個大型侗族村落。侗寨依水而建,侗族人民依水而居,形成了侗族獨特的建築和生活方式。獨特的鼓樓群、木結構吊腳樓群、梯田群、水車群……濃鬱的民風民俗聞名遐邇。有侗族的地方就有風雨橋,而程陽風雨橋,又稱永濟橋、盤龍橋,是整個三江地區體格最大,最宏偉的一座橋。
  • 福建龍巖,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五大旅遊特色你去過幾個
    福建龍巖,是「龍」字命名的地級市,五大旅遊特色你去過幾個?中國福建省龍巖市位於福建省西部,龍巖市是內陸相鄰的海市,地理位置不是很突出,但是,這裡是當時客家移動的最初場所,因為有政府機關的所在地,所以有客家第一府的說法,除此之外,我知道中華民族中「龍」有著特殊的意義,龍巖市是中國少數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龍巖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另外,龍巖是革命的古老地區,也是長徵的出發地之一,有著漫長的紅色革命背景,福建龍巖是福建省江、九龍江、汀江的發祥地,福建龍巖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
  • 中國名字中有「龍」的民族,僅7000人,女子婚前要紋面,就在雲南
    後來,才知道雲南是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其中有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獨龍族又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它是我國少數民族中,唯一一個名字中有「龍」的少數民族,是雲南人口最少的民族,十年前人口普查時約有7000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獨龍語,卻沒有民族文字。這個民族生活在獨龍江的峽谷兩岸,這個地方也叫做獨龍江鄉,與西藏和緬甸接壤。
  • 中國名字中有「龍」的民族,全族僅7000人,女子在結婚前要紋面
    後來,才知道雲南是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其中有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獨龍族又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它是我國少數民族中,唯一一個名字中有「龍」的少數民族,是雲南人口最少的民族,十年前人口普查時約有7000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獨龍語,卻沒有民族文字。這個民族生活在獨龍江的峽谷兩岸,這個地方也叫做獨龍江鄉,與西藏和緬甸接壤。
  • 傳說這種神秘的少數民族文字源於新石器時代,比甲骨文還要早?
    2019-12-12 09:40:48 來源: 掃書萌主 舉報   在少數民族很多的西南地區
  • 馬背民族特色的「列印記」習俗,用燒紅的印子在牛、馬身上烙印
    蒙古族人民在遊牧過程中,為了便於區別自己的宗族、氏族、部落以及個人家庭的牲畜,用燒紅的印子在牛、馬、駱駝等身上烙印。有了這種印記。就不會混雜難分,若遇風雪災害等,也可憑印記找回走散的牲畜,逐步形成了具有馬背民族特色的列印記習俗。
  • 陽光雨露潤無聲 雪蓮花開春滿山——新疆少數民族發展進步紀實
    新疆聚居著47個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個。截至2013年末,新疆總人口2264.30萬人,少數民族約佔60%。 新中國成立以來,儘管與內地省區市有發展差距,但新疆始終與祖國的整體發展進步合拍而行,眾多少數民族踏著祖國發展進步的步伐,在「追夢—圓夢」的歷程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 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答:我國有56個民族,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全國總人口的91.59%,所以習慣上把其它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4.我國的少數民族有哪些特點?答:(1)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2)各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3)各民族歷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4)宗教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有比較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作者:趙輝)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創新、綜合、包容、進取、獨立的民族精神。龍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人民最自豪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