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是那路英雄?
梟雄在古代並不是對一個人物的正面評價,一般多指強橫而有野心之人,此類人物有兩個特點,一是有大本事,但行事風格非常強悍,殺伐果斷,手段比較厲害;二是不正統,主要是靠野路上位,不符合古代儒家的下面人物標準。
在歷史上,第一個「幸運地」被冠以「梟雄」稱號的,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曹操。
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手下大才子陳琳為袁紹專門寫了篇討伐曹操的檄文,也就是那篇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裡面寫道:「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
唐人張銑批註稱:「梟,惡鳥也;雄,強也。言操如惡鳥之強也。」
由此可見,梟雄並還什麼好的鳥,是個貶義詞。後來主要用於指靠武力強勢起家,穩稱霸一方的主,例如,三國時期的諸侯,晚唐的藩鎮,民國時期的軍閥,等等。
當然作為梟雄的曹操一生雖然與許多女人,特別是已婚女人有可許多瓜葛,甚至由此丟了大兒子曹昂的性命,但曹操的人生還是非常成功的,並沒有栽在女人手上。
歷史上最早的梟雄
從曹操往前看,在春秋戰國時期,到有一位,真正是死於女人之手,又是標標準準的梟雄,此人就是義渠王。
所謂義渠,就是指從商代武乙年間在今天甘肅慶陽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商時稱鬼方,西周時稱北豳,春秋戰國為戎狄之地,本文所稱的義渠王就是義渠國最後一任國君,姓甚名誰,流傳至今的史籍上沒有交待。
話說,公元前311年,秦國第一個稱王國君,也就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去世,由當時王后所生的太子贏蕩繼位,俗稱秦武王,這位19歲的秦武王是個第得孔武有力的主。
幾年後,在一次炫耀武力,舉鼎比賽時,不幸脛骨斷裂而亡,沒有留下子嗣,也沒對繼承問題作出交待。
在繼承權的問題上,秦國頓時陷入內亂,各派勢力互不相讓。
本其女主人公,也是就是秦惠文王的嬪妃,秦武王的小媽,時稱羋八子的羋月,抓住時機,在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的武力支持下,發動突然襲擊。
強行將自己的親自兒子,當時遠在燕國當人質的公子稷扶上了王位寶座,史稱秦昭王,羋月也順理成章成了秦宣太后。
由於秦昭王當時只有18歲,又長期在外當人質,朝中沒有什麼根基,加之,秦國經受秦武王幾年的治理荒廢,和繼承問題上的內亂動蕩,秦國在國際上影響力下降,在國內各派勢力還沒完全平息。
內外交困之際,宣太后就直接走到前臺親理朝政,獨權朝野。
梟雄的美好時光
秦國一亂,就顧不上周邊了,在秦國西北部的義渠王,瞅準時機,帶領騎兵對秦國的邊境進行劫掠,秦國不堪其擾,又無力反擊,只能採取懷柔政策,非常被動。
彪悍的義渠王有些得洋洋了,於是直接向秦國的當家人宣太后,赤果果在表達愛慕之情,湊成一對,豈不更好。
義渠王這一舉動當然是在挑釁,宣太后幫著鞏固國內權力,根本無力反擊義渠王的騷擾,於是為了兒子的基業,這位太后豁出去了,竟然答應了義渠王的要求,做了他的情人。
這樣,宣太后就以母后之尊,奉獻了自己的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義渠王則完全拜到在宣太后的石榴裙下,甚至將義渠國變成了秦國的強援,據稱,宣太后為義渠王生了三個兒子。
梟雄難過美人關
公元前272年時,鞏固了國內權勢,秦國也變得日益強盛後,義渠國已經不再威脅。
於是宣太后與義渠王一番溫柔後,不念枕邊舊情,直接將殺渠王殺死於甘泉宮,與其所生的兩個兒子也全部處死,後直接發兵滅掉了義渠國,納入了秦國版圖。
這事在《史記.匈奴列傳》中有明確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
宣太后這種政治操作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殺伐決斷,比男人更狠,可憐堂堂義渠王,一代馬上梟雄,竟然死於女人的溫柔鄉裡,亡命亡國,著實可嘆。
真所謂:梟雄難過美人關!
以獨特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關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