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老大,特斯拉自進入中國以來就佔據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哪怕在這些年造車新勢力的窮追猛打之下,依然能夠在銷量上保持著絕對的優勢。而就在2021年來臨之際,當所有人都在迎接新年之時,特斯拉的一則降價通知瞬間引爆了整個汽車市場,同時為我們貢獻出了2021年的第一個大瓜。
大幅降價,車友擠爆特斯拉線下實體店
在2021年的1月1日,據特斯拉官方公布的售價,旗下國產的model X將會在這一天瘋狂降價14至16萬。據悉,此次降價的車型為特斯拉model X的超長續航版以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降價後的價格分別為33.99萬以及36.99萬,相比降價前的48.8萬以及53.5萬整整低了14萬至16萬不等。並且在這次新車上市之後直接打了七折。
值得注意的是,model 3的售價自1月1日起由原來的27.155萬降至24.99萬。而在特斯拉頻頻降價的背後,也讓2021年的純電動車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而空前大幅度的降價瞬間點燃了中國消費者買車的激情,就在降價公布的第二天,全國各大特斯拉經銷商紛紛被瘋狂的消費者「擠爆」。其中,包括杭州、上海、廣州等地的特斯拉線下實體店已經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場面堪比全新蘋果手機發售時的場景。同時,特斯拉的官網更是因為訪問人數過多一度導致癱瘓。
一次降價,一步大棋
隨著特斯拉的大幅降價,在新能源市場隨即引起軒然大波,特別是對於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來說,帶來的影響就更加之大了。甚至在特斯拉降價的兩天內,蔚來還傳出了大量退訂的新聞。雖然這則消息在1月3日的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會上李斌進行了闢謠,表示特斯拉的降價對蔚來並未帶來太大影響,但可見特斯拉這次空前罕見的跳崖式降價對於國內市場的影響。
但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對於消費者來說真的是件好事嗎?從長遠來看,小編覺得未必。在如此罕見的降價的背後,更像是埃隆·馬斯克的一步大棋。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小編思考了很久,特別是看到大批人潮湧入特斯拉的線下實體店以及網站時,似乎感覺降價這件事遠沒有我們想像得這麼簡單。我們先從純電動車的市場角度來說,如果按照以往的套路降價是為了市場競爭,那麼面對同為40至50萬左右的蔚來,特斯拉只需要對model X的售價向下調整1至2萬,就能體現出該產品的競爭力了。而此次14至16萬的降價幅度,直接將蔚來的ES6以及ES8部分車型「孤立」在了40至5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內,面對這樣的壓力,蔚來還能頂多久呢?
同時,特斯拉model 3的售價也由原來的30萬出頭降到了24萬。在原來預算30萬價格區間左右的消費者原本會在model 3、小鵬P7與理想ONE之間選擇,而突然間的降價,不單單讓消費者可以買到更加便宜的model 3,甚至只需33萬就能買到更高一級別的model X。這無疑是給小鵬和理想這兩個造車新勢力帶來了沉重的一擊。
通過特斯拉的這次降價,我們不難發現,30萬對於純電動汽車市場來說是一個結界,而特斯拉正是利用了這個結界,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形成打壓的勢頭。而埃隆·馬斯克也是憑藉著國內消費者的對特斯拉的狂熱,一步一步通過降價壓垮國產車企,從而達到佔領市場目的。所以從這角度來看,特斯拉的大幅降價更像是馬斯克下的一步大棋。
「殺人」的特斯拉,降價背後居心叵測
雖然此次的降價對國產品牌的影響不容小視,但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應該關心特斯拉為何要這麼做?俗話說得好:天上沒有免費的餡餅。如果回望這段時間特斯拉頻頻出現的安全事故,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還記得在今年1月份,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出示的一份報告,表示特斯拉汽車存在意外加速的安全隱患,其中涉及的車型包括2013年至2019年生產的大部分特斯拉汽車。但遺憾的是,這一份報告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消費者的重視,並且在之後被特斯拉極力否認了。但打臉的事情卻在不久之後在國內陸續上演。
2020年6月,在江西西昌發生一起特斯拉model3起火事件。據車主事後描述,特斯拉在行駛過程中突然自動加速且剎車失靈,並且車速一度達到127公裡每小時,最後撞上土堆起火。在事後的調查中,在事故現場人們並未發現剎車痕跡,說明車輛在撞擊前無制動措施。
2020年8月,在上海市的一間加油站內,一輛特斯拉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加速,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撞毀加油站內的設施,此次事件直接導致駕駛員頭部嚴重受傷。同樣是在8月份,一輛特斯拉model 3突然失控衝入停車場內,並且連續撞毀多輛停在停車場內的車輛,而車主也險些喪命。在事後的調查者,同樣發現在撞擊前特斯拉無制動措施。
2020年10月,一則名為「電動老王」的微博用戶在新浪微博上揭發了特斯拉突然失控的事故。據此博主描述,自己的愛人在駕駛特斯拉model 3經過北京崇文路口時,車輛突然往右偏離車道,並且無法轉動方向盤,無法剎車。失控後徑直撞向了路邊的公交站,並且導致一名交通指揮員骨折。
但是在事故發生後,令人心寒的是,每一次特斯拉在問責的時候都會以「車輛數據正常」或者「消費者使用不當」等理由推脫責任。而一次次由自動駕駛引發的安全事故不禁讓我們感到疑問: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究竟是否可靠呢?
雷射雷達技術的成熟,讓馬斯克亂了陣腳
我們再回望之前在廣州車展期間,在小鵬P7鵬翼版發布的當天,埃隆·馬斯克在微博上公開嘲諷何小鵬的雷射雷達,稱那是小鵬汽車在剽竊特斯拉的技術。但誰好誰壞還是要靠實時來說話,就自動駕駛這一領域來說,使用雷射雷達技術的小鵬汽車幾乎從未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出現事故,反倒是一向自大的特斯拉,頻頻在自動駕駛過程中「捅婁子」。而這些安全事故也讓我們看見,只有國產的雷射雷達,或許才是未來自動駕駛領域的主流。
通過以上的種種事件,我們再回到這次特斯拉降價本身,其實不難發現,特斯拉害怕了,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對特斯拉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並且有可能讓馬斯克的春秋大夢就此落空。而現在的特斯拉只有依靠降價才能重新佔領電動車市場。
資本家的世界,消費者才是最大犧牲品
同時,特斯拉的大幅度降價真的是為了利好消費者嗎?在看待這件事之前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一件事,埃隆·馬斯克是一個資本家,並不是慈善家。資本家永遠是以利益為重,所以在特斯拉大幅降價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因為到最後受到影響的,也終究是消費者。
如果我們將這次降價的後果放大來看,假設有一天特斯拉真的將國產品牌打垮了,並且依靠降價奪取了市場,那麼迎接消費者的將會是什麼?小編認為,消費者的追隨換來的將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為所欲為。由於那個時候競爭對手沒有了威脅,所以特斯拉大可擺出一副不負責任的姿態,並且不用考慮任何後果。而這一次特斯拉大幅的降價對於中國新能源市場來說,並不是一次競爭,而是一次入侵。
汽車網評:道德綁架?民族品牌崛起與外來品牌入侵,你會怎麼選
說到最後,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再次被提及。那就是國產車與外來車企之間你會怎麼選?在過去,不少人把「中國人就應當支持國產車」當成一種道德綁架,但對於一個外來品牌真的要霸佔市場的時候,你還會這麼覺得嗎?而我們現在面對的局面正式如此,特斯拉跳崖式的降價擺明的就是為了通過打價格戰侵佔大部分的國內電動車市場份額,然後大搖大擺地在中國市場中橫行。
而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國產品牌,似乎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不堪。這些年造車新勢力在與特斯拉的競爭中,一直在默默地打造著屬於自己的優勢。從刀片電池到雷射雷達,雖然這些東西對於特斯拉來說並不是什麼威脅,但足以證明國產品牌在這些年的進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面對外來品牌入侵時,如果有一天我們連自己的東西都守不住了,那又如何守住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