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冥王星被開除出行星的革命隊伍已經13年,失去了光環四射,可與土星、木星及地球等行星平起平坐,叱吒太陽系風雲的地位,這個星系邊緣的流浪棄兒似乎也很少再被人們提起了。但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拜訪它,拍攝到它更多的美照之後,冥王星那些迷人的特徵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以致有人提出,假如冥王星和我們的月球互換位置,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呢?一位哥本哈根大學畢業的天文愛好者卡爾·埃納·尼爾森對此進行了推演,讓我們看看這個可怕的場景吧。
冥王星的半徑僅1187公裡,比月球的1737公裡小了差不多1/3,所以被開除出行星隊伍似乎也不冤枉。既然冥王星比月球還小了這麼多,假如它和月球互換,來到月球的位置上,似乎應該不會對地球造成多大影響吧?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你可能就大錯特錯了,冥王星一旦出現在月球的位置上,很可能就意味著地球生命的終結,因為在整個地球表面,很可能會持續不斷、反反覆覆地下一場又一場的隕石雨,整個地球將變得比白堊紀恐龍滅絕時還要糟糕。
首先,冥王星的反照率非常高,達到了50%,而月球僅12%,結合其大小和面積推算,比月球小1/3的冥王星,在月球軌道上的亮度反而是月球的兩倍;而冥王星的質量也只有月亮的18%,因此地球海洋裡的潮汐將變得更小,大海會更風平浪靜一些。然而,這些可能就是地球上的我們能享受到的僅有好處了,而恐怖的日子即將來到!
冥王星接收的陽光輻射將是原來的1000倍,它表面被凍結的氮、甲烷和水將很快開始沸騰,由於冥王星質量很小,約束能力不強,這些物質將會像彗星一樣,在冥王星的周圍形成巨大的慧發,主要由噴發出來的氮氣、灰塵和較大的巖石組成。
冥王星的慧發大氣層將反射更多的陽光,地球的夜晚將變得更加明亮,而白天陽光被遮擋反而會變得昏暗一些。由于慧發物質主要是從冥王星面向太陽的一側產生,冥王星將產生一個持續不斷的推力,導致其繞地球的軌道變得越來越橢圓。
新「冥王彗星」的尾巴將每月掃過地球一次,氣體、塵埃和巖石將開始轟擊地球大氣層,產生極其強烈的流星雨,估計在白天都能看見。很快,噴發到冥王彗星慧發中的大量巖石將開始撞擊地球,地球生命將遭遇每月一次的狂轟濫炸,長期效果應該不亞於白堊紀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吧?
然而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冥王星的軌道可能會受到其自身逃逸氣體的幹擾,最終進入地球的洛希極限,導致地球強大的潮汐力將它撕碎,冥王星的氣體將快速蒸發,生成的雲氣將完全吞噬地球,並且被地球大量捕獲,在地球上引起強烈的溫室效應。剩餘的物質將變成巨大的環形結構,並逐漸落入地球大氣層,發起對地球的末日大轟炸!
你認為生命能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免嗎?宇宙中的物質在物理規律和引力作用下,已經形成了動態平衡,如果有什麼東西來打破這種平衡,脆弱的生命系統很可能就會首當其衝,慘遭滅絕,或許這就是宇宙中我們迄今為止仍然未能找到外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徐德文5分鐘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最新、最前沿、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