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2020-11-24 新華教育

 

  最近,桐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抖音上火了,粉絲13.6萬,還獲得了270萬點讚。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小女孩爆紅的原因有點出人意料:用傳統手藝做木工,堪稱「幼年版李子柒」。

  隨意發了一個視頻

  突然就火得不成樣子

  小女孩的抖音帳號,叫「鐵錘妹妹」,帳號是爸爸馮一彬2018年註冊的。

  馮一彬不是專業玩視頻的,和妻子從事的是皮草行業,上半年比較空閒,才有時間、精力發一點視頻,但直到今年4月1日,粉絲也不過1000多個。

  「大概4月中下旬,發了一個女兒做木工的視頻,突然一下子就火了,漲了好幾萬個粉絲。」爸爸馮一彬說,視頻也只是發一發女兒的日常,「感覺她的愛好不像普通女孩子,挺女漢子的,就發了。」

  從那以後,「鐵錘妹妹」的粉絲每天都在增長。昨天早上9點,顯示粉絲數有13.2萬,一個小時後達到了13.4萬,到了下午1點已經達到13.6萬。

  女兒突然火了,馮一彬也很意外。

  「還有很多鐵桿粉絲,天天催我多更新一點。」前段時間女兒幼兒園沒開學,馮一彬基本上每天下午更新,發的大多是女兒做木工、幹家務的視頻,「還有網友專門私信,叫我每天多更新幾條。」

  小小年紀已經是幹活小能手

  做木工純粹是喜愛

  真實的「鐵錘妹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小女孩呢?

  記者了解到,「鐵錘妹妹」是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漕涇村人,名叫馮語涵,今年才7歲,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小名毛毛。

  平時在家,毛毛就是個幹活小能手,洗菜、掃地都不在話下,甚至還會幫著大人去地裡拔菜、種菜、種西瓜……活潑好動,身體看著也比其他小朋友結實,1米2的身高,在同齡小朋友裡算是中等,但體重58斤,這重量在幼兒園班裡排到第三。

  要說幹活小能手最喜歡幹什麼,那肯定就是木工活。毛毛的爺爺是一個有著50多年手藝的老木匠,家裡的很多家具,包括小板凳,都是他敲敲打打做出來的。毛毛看在眼裡,手也痒痒,今年春節後因疫情待在家裡,她就拿起工具,跟著爺爺學起了木匠手藝。

  因為天生近視散光,毛毛戴著一副眼鏡,顯得有些成熟,耳後卡著爺爺用褪了色的木工畫筆,手裡一把刨子,「她模仿能力很強的,很多活一看就學會了。」

  複雜的活,當然沒這麼容易,但量尺劃線、鋸木頭、刨木頭這些基本功,還真被她掌握了,甚至爺爺做好的凳子腿,她也能「梆梆梆」敲進去。一段時間下來,手上都做出了小繭子,但她卻樂在其中。

  粉絲送來木工禮物

  小女孩長大後想當建築師

  如今,幼兒園已經開學一個多星期了,毛毛每天要上學,做木工的時間少了,但粉絲對她的熱情不減。看她幹活樣樣拿手,還有人稱她是「幼年版的李子柒」。

  5月初,抖音上有個從事古建築研學的粉絲,給她送來了一隻用老木匠手藝親手製作的小豬佩奇,能像不倒翁一樣不停搖擺,毛毛喜歡得不得了。

  其實,通過女兒弘揚木工手藝,馮一彬也挺高興。「我都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學這門手藝。」馮一彬說,毛毛的爺爺已經70多歲了,年輕的時候自學木工手藝,在周邊還算有名氣,也有人會請他幫忙打打家具什麼的,之前還帶過徒弟。

  傳統木工的工具,只有鋸子、刨子、鑿子等十幾件,巧妙運用,變化萬千。像家裡常見的小板凳,做一條要3天,但不用釘子,紮實,用個二三十年都沒問題,「不過最近十幾二十年,這種手藝慢慢地被機械化木工所代替了。」

  像毛毛爺爺這樣的老木匠卻堅信,一榫一卯,很多東西是機器無法替代的,這門手藝他也沒捨得丟。看孫女喜歡,老人家自然很高興。

  「她說會堅持的,以後還要當建築師造房子呢。」馮一彬也很支持女兒,「我的原則就是只要不影響學習,完成了作業,有這方面的興趣愛好,還是要繼續保持培養的。」(本報記者 朱麗珍)

相關焦點

  • 濟南80後斫琴師愛好「鋸木頭」 製作一把古琴至少...
    斫,本意是用刀斧砍削木頭,而「斫琴」一詞專指製作古琴。 五年前,他開始專職製作和修復古琴。在這之前,他曾在國企做過財務、知名網際網路大廠做過產品培訓,還從事過計算機網絡維護,用他的話說,「做得還不錯,但都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能和斫琴這件事結緣,還得感謝他的父親。王國強形容他爸為「鋼鐵直男」,小時候別人的玩具都是彈珠、積木,他爸就把他帶到廠子裡看車和刨。假期把他放在辦公室,他就自己玩辦公室裡的木方,用鋸子鋸來鋸去。
  • 木工手藝人阿木爺爺:敲敲打打幾十年,誰想到我老頭子火了
    但近兩年,從事短視頻製作行業的兒子阿成無意間將他做木工的經過拍成視頻傳播出去,古老的榫卯工藝很快吸引了國內外網友的關注,63歲的阿木爺爺突然成了「網紅」,被稱為「當代魯班」「老年版李子柒」。隨之而來的還有流量、名氣、關注度……父親的老手藝被網際網路重新拾起,兒子也在流量的大潮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海針。父與子、舊與新,像視頻裡拍攝的榫卯結構一樣,相互借力,有了新的生機。
  • 廢木頭再利用 達人教你不花錢DIY家具
    該過程重要的想法,如果居家男士沒這木工技能,請木工師傅幫忙安裝一下也不失樂趣。  1、撿來的纏電纜的圓形木料,陳舊但並未腐爛,可以改造為小邊桌,放在陽臺當做早餐桌使用。此步驟若無條件操作,可以請專業木工師傅代勞——重在變廢為寶的理念踐行。  3、將陳舊的桌面用紗布等工具打磨光滑,如有條件可以噴上家具漆。基本的桌几就成形了。
  • 小木頭不值錢,做出來的東東敲可愛,木藝手工太好玩了
    小木頭不值錢,做出來的東東敲可愛,木藝手工太好玩了。前幾天有個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說他也喜歡做手工,不過喜歡的木頭手工。悄悄到他的主頁裡去看了,做的真是很棒呢,是一些實用又漂亮的木藝製品。他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手工藝人,到底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
  • 農村常見的榆樹木頭有什麼用處?
    而榆樹木頭可是好木材呢。榆樹是上等木材過去老家院子裡有種榆樹,可是後來因為生蟲太厲害了,父親就給刨了。至今回憶起來,都是榆樹樹幹上那一些綠綠的密集在一起的蟲子模樣。後來才了解到,榆木是上等的好木材。聽母親說,老家有「沙木(杉木)檁、榆木樑」的說法,這樣的房屋結構是最堅固的。
  • 講義氣弄根木頭 「仗義」不成反被拘
    講義氣弄根木頭 「仗義」不成反被拘警方提醒:講義氣幫忙必須合理合法 有些忙幫得不好要被追究法律責任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棟、楊洋 通訊員婁敏、張毅濤)只因為新相識的女子求幫忙,並許諾事成之後請吃飯,男子劉某就「講義氣」出手相幫,結果這個忙一幫,自己被警方刑事拘留了
  • 一塊木頭,「活」出了你未曾想到的樣子
    遵循每一塊木頭獨有的生長痕跡,將看似平凡的生活之形,轉化為輕鬆詼諧的作品。 木頭之外的溫度,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設限」,是因為報名的聽眾大多為木藝愛好者,擁有豐富且專業的木工知識; 「開放」,是指論壇的舉辦地位於杭州手工藝活態館的一個半開放式空間,沒有報名的聽眾,也可以在論壇舉行過程中隨時加入。
  • 水和木頭篇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荒野日記的長時間存活攻略,本篇為水和木頭相關的內容,水和木頭算是遊戲裡比較重要的物資囤積
  • 百變魔盒 |「卯丁盒子」木工手作線上課程,獨具匠心,「宅」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當個創造世界的小木工
    —魯道夫.斯坦納(奧地利社會哲學家)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2015年,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第一課就是帶著36名首屆學員去了木工坊,穿上圍裙,戴上防護眼鏡,吭哧吭哧做起了木工。你說,一群企業大佬、創業人為什麼要去做木工?
  • 《動物朋友展覽區》結實的木頭怎麼獲得 結實的木頭獲得方法一覽
    導 讀 動物朋友展覽區結實的木頭材料怎麼獲取,結實的木頭可以製作哪些玩具,想知道結實的木頭在哪掉落比較多
  • 敲木頭,得好運?!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種行為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都忘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有時候,他們甚至不敲木頭,只是在嘴上說「敲木頭(knock wood)」。但是為什麼敲木頭(knock wood)和好運有關呢?為啥要敲木頭()其實,敲木頭的行為是在進行一種儀式(或者稱為迴避行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行為來避免或逆轉厄運。
  • 什麼木頭做床不吉利 做床選什麼品牌好
    對於床我們可以直接從市面上購買成品,也可以自己用木頭做一個,市面上有很多床也是由木頭組織而成的,所以說如果自己是木工會做床的話,那麼自己也可以做,但是,前提必須要知道什麼木頭做床不吉利,一定要選擇吉利的木頭來使用,另外的,大家要看一下做床選什麼品牌好。
  • 72歲奶奶直播一幕火了!千萬網友被暖到: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近日, 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 在網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 稱現在城裡人很少聽到燒柴火聲, 想給大家緩解焦慮情緒治治失眠。 在直播過程中, 奶奶還會順手教網友做小雞燉蘑菇。 直播中,奶奶還告訴大家, 燒的是枯木, 大家注意不要亂砍亂伐。
  • 江南6歲中產女娃曝出「日程表」,網友:摧毀孩子,從起跑線開始
    本期話題:江南6歲中產女娃曝出「日程表」,網友:摧毀孩子,從起跑線開始。一段6歲女孩的日常視頻,在網絡上曾經被很多人所爭議。著實讓一些父母深深地感到,現在的父母竟然都這麼拼了嗎?視頻的內容是一對江南母女,這是一個家住杭州幸福的中產階級小資家庭,漂亮的寶媽只有一個寶貝女兒。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年僅6歲的女孩,每天要去10多個輔導班進行學習。
  • 英國:碰木頭帶來好運氣的方法
    許多英國人認為敲木頭是個帶來好運,避免壞運氣的好方法。在英國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完一些事情之後會立刻敲敲桌子,例如說:「我身體很結實,從來不會生病。」話一說完馬上先敲兩下桌子並馬上說:「Touch wood!」  人們認為如果不敲木頭的話,好運馬上就會消失,壞運氣馬上就要找上門來。
  • 魯班暗榫動物造型非遺傳承人馮樂耘和他的木頭玩具
    本報記者 陳 曦/圖 胡克非/文 馮樂耘,今年87歲,退休前他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走進馮樂耘的家,你很難不被他的寶貝所吸引。一個個玻璃柜子中,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木頭動物」,遠看以為是木雕,近看才發現,這些木頭動物其實是由榫卯結構拼插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