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底灣」在瓜達卡納爾島與薩沃島之間。歷史上這裡曾經是日本與美國海軍進行第一次索羅門群島海戰的區域。該區域由於雙方戰沉艦艇過多,沉於海底的艦船鋼鐵經常幹擾航船羅盤而聞名。太平洋戰爭前,這片海域被稱為薩沃灣,戰爭中美日雙方在索羅門群島進行過六次大規模的海戰。
1942年8月7日,美軍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後,日本第八艦隊司令長官三川軍一中將當日中午即以「鳥海」號為旗艦,率「青葉」號、「加古」號、「衣笠」號、「古鷹」號、「天龍」號和「夕張」號巡洋艦以及「夕風」號驅逐艦,向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襲來,8日晚駛抵薩沃島附近海域,突然對盟軍南區巡邏隊實施襲擊。首先遭到攻擊的是美軍「坎培拉」號的巡洋艦,在遭受24發炮彈和兩枚魚雷的直接命中後,火勢迅速蔓延,不到5分鐘主機停轉,失去作戰能力,該艦於次日凌晨6時被友艦以魚雷擊沉。隨後,日軍轉而對盟軍北巡邏隊實施突襲,美巡洋艦「阿斯託裡亞」號、「昆西」號、「文森斯」號,相繼被多艘日艦重點攻擊,紛紛沉入海底。日「加古」號巡洋艦在返航途中,遭美「S—44」號潛艇4枚魚雷攻擊,5分鐘內傾覆沉沒。海戰中,還有15架日機葬身海底。
8月23日,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由索羅門群島東北200海裡的洋面南下,其中有航空母艦「翔鶴」號、「瑞鶴」號、戰列艦「陸奧」號、「比睿」號、「霧島」號,另有巡洋艦和驅逐艦約40艘。次日9時5分,早已獲取情報並嚴陣以待的美軍戰機首先發現日「龍驤」號航空母艦及其3艘護衛艦隻,隨即派飛機長空出擊,15時5分,38架美軍飛機向「龍驤」號飛撲而下,在4顆炸彈及1枚魚雷的直接命中攻擊下,「龍驤」號航空母艦左傾達20度,不久便沉入海底。16時41分,30架日機突破攔截網,直取美大型航母「企業」號,短短4分鐘內,「企業」號連中3彈,艦面烈焰熊熊,經搶救後勉強返回,擺脫了沉沒的厄運。
10月11日,日艦「衣笠」號、「吹雪」號和美艦「鄧肯」號被相繼擊沉。
10月26日,日美雙方共約200架飛機分別向對方的航空母艦進擊。首先遭逢厄運的是美「大黃蜂」號航空母艦,9時09分,兩架日軍自殺攻擊飛機撞上航母的飛行甲板,然後兩枚魚雷在機艙部位爆炸,接著3枚重磅炸彈準確擊中航空母艦,在撤離時,又遭日軍兩次追擊轟炸,27日凌晨1時35分,歷經26個小時煉獄般痛苦的「大黃蜂」號終於不堪重負,長眠於海底。此戰日方雖無戰艦沉沒,但是有近百架飛機被美軍防空炮火擊中,沉入海底。
類似的拉鋸戰不斷地在太平洋上進行著,在這場場曠日持久的海空戰中,日方在此海域損失了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驅逐艦11艘,潛艇6艘,連同其他艦船共計55艘,另有飛機200餘架。美方沉沒於此海域的艦有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14艘,另有飛機百餘架。
雙方大型艦船沉沒大概位置
雙方在此海域作戰中發射的炮彈以及運輸過程中整船整船沉沒於海底的各種武器彈藥難以計數,使得這一水域的海底幾乎無處不為鋼鐵所覆蓋,因而嚴重地改變了該水域的地理磁場。每當船隻經過,船上的磁羅盤就會神秘失靈,海底聲納和雷達也傳回讓人難以解讀的回波,使得許多船隻在此遇到麻煩。後人形象地稱其為「鐵底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