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現在收入不高,沒有存款,家庭支出比較多,我真的可以開始理財嗎?
但事實上是越是月光沒錢,越是負債,越應該儘早開始理財。
因為月光也好,負債也罷,本質都是一種「財務病」,病因就是錯誤的金錢觀。
如果,大家固守原有的金錢觀,不學習改變,可以帶大家看一下這樣的未來:
咱們大部分人都是學校畢業了,開始第一份工作,這個時候還是一個窮人階段,月薪兩三千,每個月的收入都用來支出在吃飯、房租、交通上面了,這個時候不能有一點欲望消費,因為一旦有欲望消費就會變成負翁了。掙扎在生存邊緣。
然後工作半年或者一年以上,很多同學薪資到了5000-10000之間,這個時候每個月的收入除去吃飯、房租等剛性支出外,手裡每個月能結餘一點錢了,然後開始釋放天性,各種吃吃吃,買買買,逛逛逛了,這個階段買一個蘋果手機等產品,會首選分期,這個時候開始有了欲望消費,形成大量壞支出,依然活在生存階段。
再然後工作兩年左右,薪資基本穩定了,好點的同學薪資可能在1.5萬左右,這個時候,每個月會有了更多的結餘存款,然後生活可以偶爾放蕩一下。然後開始買車,買房,大多都是分期,然後開始每個月還貸,因為習慣了用壞支出滿足欲望消費(追求生活質量),同學們這個階段都會開始結婚,有了寶寶,所以,這個階段的壞支出規模更大。結果每個月下來,發現依舊是月光,甚至還是負翁(供房、供車、供欲望消費),這個階段還是生存階段。
再然後會有一小部分同學,繼續努力上進,奮鬥到了月薪三萬左右,然後開始換好車,換大房子,欲望支出進一步加大,但是由於薪資的提高,這個時候會留下來一些結餘形成儲蓄,然後就會開始尋找資本收益,開始亂投資,當韭菜了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很真實呢?
所以,造成現在的一個財務狀況的原因不是因為收入低,也不是因為自己現在沒錢。
因為大家也能看到,隨著收入的增加,你的支出也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增加的主要是欲望消費的壞支出,耗錢資產的壞支出。
而是因為你不會正確的使用金錢,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財觀,缺乏財商思維。
所以我們不光會要學會怎麼獲得非工資收入,還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思維,尤其是讓自己會變窮的思維。從而提高你們的財商。
因為,你的思維如果不改變,即使增加了收入,也會陷入上面的循環。
所以,月光也好,負債也罷,本質都是一種「財務病」,病因就是錯誤的金錢觀。
學習理財恰恰是治療「財務病」的藥方,是治根的。
如果你現在負債很多,即使是突然有一大筆錢從天而降,幫你還上了,但是過不久你還是會因為你的消費觀,導致你自己負債纍纍。
其實大家基本上都是有穩定收入的,但是因為有這種財務病,才會出現這種困局。
所以學習理財,越早越好!理財投資就跟生活中必備的生存技能一樣,人人都要會 你可以犯錯犯蠢,但不能不自知。毫不誇張的說:不會理財技能的人是很難過好這一生的,也會一生被錢所困擾。
大家看看身邊那些有著各種不幸的人是不是精通理財技能? 有沒有發現哪個精通理財技能的人,會讓自己生活缺錢、月光或負債的呢?而那些精通理財的人雖然也會遇到生活的挫折,生活的意外,但是我們會發現即便是沒錢或負債的情況下,他們不久後又活的很滋潤了,又開始富有了。
為什麼呢?因為錢作為最重要的資源,精通理財的人掌握了生錢的方法,人即便會遇到生活意外,也依然還會有機會,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所以東山再起是遲早的。你可以瞧不上有錢人,但不要小瞧了每一個會理財的人,未來不可限量!因為這樣的人遲早會成為富人!還不會理財的小夥伴是不是也已經發現了,當自己還不會理財的時候,一旦遇到生活意外(過度消費、失業、投資虧損、經營虧損、創業失敗、家人大的醫療費支出等等情況),背上負債後,生活會很難翻身。
已經背上房貸、車貸的夥伴們是不是也發現一下子十幾、二十幾年似乎都要過著同樣模式的還貸生活,不敢生病,不敢失業,不敢停止工作。
房子、車子有了,但似乎壓力也更重了。因此必要的非工資收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我們要初步具有富人的思維,還要有重要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