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歷史】9月1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九月一日,是不是全國所有中小學都已經開學了呢?在這個全國都特別熱鬧的日子裡,其實歷史上的今天卻並不太平,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吧!
耶律賢
948年今日遼朝皇帝遼景宗耶律賢出生
耶律賢,遼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國遼朝的第五代皇帝。969年,遼穆宗被侍從殺死,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在位14年,廟號景宗。他即位後,建立嫡長繼承制度,這是契丹社會封建化的標誌。尊號天贊皇帝,改元為保寧。他在位時復回登聞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寬減刑法,對百姓加以安撫。又重用漢官,革除弊制,遼國出現中興,但收效有限。982年逝世,時年35歲,葬於遼寧北鎮的乾陵。
馬林·梅森
1648年今日法國神學家、數學家馬蘭·梅森逝世
馬林·梅森(1588-1648)是17世紀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和修道士,入選100位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科學家。最早系統而深入地研究2^P-1型的數,數學界為了紀念他,就把這種數稱為梅森數,並以Mp記之,即Mp=2^P-1。如果梅森數為素數,則稱之為梅森素數。
約翰·巴哈貝爾
1653年今日德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約翰·巴哈貝爾出生
約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德國音樂家,是德國巴洛克時期後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風琴師,當時他是相當激進的作曲家,在世所寫的管風琴和鍵盤音樂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創作領域,在新教宗教音樂創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當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獲得妥善保存,更有部分依然淹沒在德國各地圖書館內。
路易十四
1715年今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逝世
路易十四,自號太陽王,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歐洲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弗朗西斯·阿斯頓
1877年今日英國化學家弗朗西斯·阿斯頓出生
由於「藉助自己發明的質譜儀發現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闡明了整數法則」,他被授予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1903年,阿斯頓在伯明罕大學研究放電管中的克魯克斯暗區,很快便發現了「阿斯頓暗區現象」。
蕭士塔高維奇
1906年今日蘇聯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出生
蕭士塔高維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生於聖彼得堡,原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藝術家,蕭士塔高維奇從不旁觀生活,迴避矛盾,而總是置身於社會生活的湍流,滿懷激情和鮮明的愛憎去反映生活。他是一位強調音樂創作的思想性,而又善於運用音樂手段表達思想的藝術家。
孫中山
1917年今日孫中山被非常國會選為軍政府大元帥
孫中山,名文,號逸仙。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洛基·馬西安諾
1923年今日美國職業拳擊手洛基·馬西安諾出生
洛基·馬西安諾是1952年到1956年間的世界重量級拳王。生涯戰績49勝0敗0平手(43次KO),他是拳擊史上唯一一位生涯全勝的世界重量級拳王,也被舉世公認為歷史上最偉大拳手之一。1955年9月,馬西安諾的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衛冕戰,他在第9回合KO獲勝。獲勝後他留下一句名言:「戰鬥的對手已經不存在了。」1956年4月宣布引退。
關東大地震
1923年今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 關東大地震
關東大震災是20世紀世界最大的地震災害之一,是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的7.9級強烈地震。地震災區包括東京、神奈川、千葉、靜岡、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5萬人喪生,200多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65億日元。地震、地震次生災害,特別是地震火災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前所未有的。它使日本民族得到了血的慘痛教訓,對日本的防災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馮玉祥
1948年今日中國愛國抗日將領馮玉祥將軍逝世
馮玉祥,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之稱。馮玉祥戎馬一生,由士兵升至一級上將,所部從一個混成旅發展成為一支擁有數十萬人的龐大軍隊。在其50餘年的軍事生涯中,以治軍嚴、善練兵著稱。在作戰指揮上強調知己知彼,速戰速決,以己之長擊敵之短,藉助夜暗和惡劣氣候,運用側後突襲戰術,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人稱「布衣將軍」。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1961年9月1日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開幕
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為不結盟運動國家最重要的會議,自1970年起,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會期制度化,每三年舉行一次。到目前為止,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已先後舉行了16次。依次在前南斯拉夫、埃及、尚比亞、阿爾及利亞、斯裡蘭卡、古巴、印度、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馬來西亞和塞爾維亞各舉行了一次會議。 1961年9月1日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開幕。
何香凝
1972年今日中國革命黨人何香凝逝世
何香凝,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抗日統一戰線的一個方面軍,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何香凝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著名的國民黨左派,婦女運動的領袖,畫壇傑出的美術家。何香凝作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在共產黨的支持下,領導和開展的婦女運動實踐,豐富了中國婦女運動的內容。
聖露西亞
1997年9月1日我國與聖露西亞建立外交關係
聖露西亞是座火山島,最早居民為印第安人。國土面積為616平方公裡。1639年英國人入侵該島。1651年法國人佔領該島。以後英、法長期在此爭奪。1967年3月,聖露西亞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英國聯繫邦。1979年2月22日宣布獨立,為大英國協成員國。1997年9月1日我國與聖露西亞建立外交關係。
作者:莫昕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