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歷史】7月31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7月31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裴多菲
1849年今日匈牙利著名愛國詩人與革命英雄裴多菲犧牲
裴多菲·山陀爾(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來譯名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義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戰中同沙俄軍隊作戰時犧牲,年僅26歲。
弗朗茨·李斯特
1886年今日匈牙利作曲家、「鋼琴之王」李斯特逝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出生於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他也因在鋼琴及以上的巨大貢獻而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
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1891年今日愛迪生申請到電影攝影機的專利權
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平壤之戰
1894年今日中日平壤戰役打響
平壤之戰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於1894年9月15日在朝鮮平安道首府平壤進行,是日本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的決定性作戰。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一起,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日軍掌握戰場主動權,開始在中國境內迅速推進。平壤之戰中,山東費城傑出將領左寶貴面對友軍潰逃、敵軍壓境的境況,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國。
張青蓮
1908年今日無機化學家張青蓮出生
張青蓮(1908.7.31-2006.12.14)江蘇常熟人,無機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輔仁、清華、北大等大學教授,中國質譜學會首屆理事長。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同位素化學造詣尤深,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對中國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起過重要作用。
溫斯洛·霍默
1910年今日美國畫家溫斯洛·霍默去世
美國風景畫畫家和版畫家,被認為是19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美國畫家之一。在主題上,霍默和上述作家具有相同的關懷:普通人在似乎不可戰勝的困難面前所表現的英雄品格、戰士或工人之間的同志情誼,以及面對異己事物之際的孤立無援。
中國同盟會
1911年今日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
中國同盟會,亦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是中國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的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推翻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路易·德·菲奈斯
1914年今日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耐斯出生
路易·德·菲奈斯(1914年7月31日-1983年1月27日),出生於西班牙,法國著名電影導演,演員,劇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穿越巴黎》,另有代表作《虎口脫險》。如果沒有《虎口脫險》如此風光的國際聲譽,菲奈斯本人最喜歡的電影《雅各布教士歷險記》則是他實至名歸的代表作,使菲奈斯的演藝生涯達到了個高潮。
伯爾尼國際
1920年今日伯爾尼國際成立
伯爾尼國際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社會黨國際聯合組織。即重建的第二國際。在國際事務中,支持巴黎和會以及國際聯盟,維護新的世界體系。在國際事務中,支持巴黎和會以及國際聯盟,維護新的世界體系。在戰後初期的激進主義高潮中,奉行和平和建設性的政策。它主張在民主制度內完成社會改革。它譴責外國對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幹涉,歡迎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政權。
默頓
1944年今日美國經濟學家默頓出生
默頓(1910.7.4-2003.2.23),美國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默頓是繼帕森斯之後結構功能主義的又一位傑出代表,他在批判帕森斯的理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驗功能主義,被L.A.科瑟爾等人譽為最精緻圓熟的功能主義。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
1958年今日赫魯雪夫秘密訪華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曾任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及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前蘇聯總理)等重要職務。外交方面,他的「秘密報告」震動了社會主義陣營,引發東歐的一系列騷亂。20世紀60年代,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惡化,撤銷了對中國的援助計劃。
月球車
1971年今日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月球車是一項技術複雜、要求嚴格的研究開發任務,開發者除了要突破、掌握同機器人相關的輕型機械、機構、遙操作、自主導航和機械臂等技術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按太空飛行器的規範與標準研製管理上多下工夫。
洪醒夫
1982年今日臺灣文學作家洪醒夫逝世
原名洪媽從,1941年出生於彰化二林的小村鎮,以從事小說創作享譽文壇,雖然文學創作生命只有十五年(十八歲至卅二歲),但卻是文壇上的一顆光燦萬丈的流星。在他的筆下臺灣農村勤懇誠僕的農民精神躍然紙上,社會價值觀的轉型和衝擊也深刻地在他的文字中記錄了下來。著有小說《逆流》、《跛腳天助和他的年》、《黑面慶仔》等。
麥加慘案
1987年今日麥加慘案發生
指1987年7月31日,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朝覲活動很快就要進入最後的高潮——宰牲獻祭。做完下午祈禱後,數千名伊朗人突然在大清真寺外發起遊行示威,他們高高舉起無數個伊朗精神領袖的畫像,扯起了「勝利來自於前僕後繼的殉教者」的標語,呼喊「打倒美國!打倒蘇聯!打倒以色列!」並焚燒美國國旗和裡根總統的模擬像。沙烏地阿拉伯警察進行了幹預,雙方發生激烈衝突,並造成相當大的傷亡。
周揚
1989年今日文藝理論家周揚逝世
周揚(1908~1989),作家,現代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文藝活動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28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同年冬留學日本。1930年回上海投身左翼文藝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文化宣傳方面的領導工作,任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
作者:莫昕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