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歷史】7月16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7月16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英諾森三世
1216年的今天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逝世
英諾森三世羅馬天主教教皇。在巴黎大學攻讀神學,並曾閉門研修神學理論,1198年當選教皇。在位期間教廷權勢達到歷史上的頂峰,積極參與歐洲各國的政治鬥爭,曾迫使英國、丹麥、葡萄牙、瑞士等國王稱臣。曾發動過第四次十字軍東徵,鎮壓異端阿爾比派,批准天主教多明我會與方濟各會成立,1215年主持召開第四次拉特蘭公會議,頒布了聖餐變體說教義。
羅爾德·亞孟森
1872年的今天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亞孟森出生
羅爾德·亞孟森是一位挪威極地探險家。1911年至1912年間他領導的探險隊是第一支到達南極的探險隊。他們的探險隊比英國人羅伯特·費爾康·斯科特領導的早到一個月。1928年一條「義大利號」飛艇在北極遇難,亞孟森乘飛機去營救失事。他的飛機至今沒有被找到。南極點上的亞孟森—斯科特站是按他與他的競爭者命名的。月球南極的一個比較大的環形山也以他命名為亞孟森環形山。
中國同盟會
1912年的今天同盟會改組
中國同盟會,亦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是中國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的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推翻清政府、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
1916年的今天乳酸菌之父梅契尼科夫逝世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Илья Ильич Мечников,1845年5月16日-1916年7月16日)出生於烏克蘭,猶太人。俄國動物學家、免疫學家、病理學家。發現吞噬細胞,建立細胞免疫學說,與P.埃爾利希共獲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獎。
楊嘉墀
1919年的今天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嘉墀出生
楊嘉墀,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楊嘉墀長期致力於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展。參與制定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和參加包括第一顆衛星在內的多種衛星的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的研製,返回式衛星和東方紅一號衛星。
鄭正秋
1935年的今天中國電影業奠基者之一鄭正秋逝世
鄭正秋,導演,編劇。原名鄭芳澤,號伯常,廣東汕頭人,卒於上海。中國電影之父,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我國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青年時期鄭正秋積極從事新劇評工作,1913年涉足影壇,編劇並參與導演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1922年與張石川等創建明星影片公司,擔任編劇、導演。主要編導作品有《勞工之愛情》、《玉梨魂》、《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
福田康夫
1936年的今天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出生
福田康夫,1936年7月16日生於群馬縣高崎市。1959年3月從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科畢業後入石油會社。他主張政治改革從每一個政治家自身做起,在政策方面以穩健著稱。福田康夫是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的長子,因此日本首次誕生了父子兩代首相。2008年9月1日,福田康夫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講話。福田康夫在當晚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辭職。
不列顛戰役
1940年的今天不列顛空戰開始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戰爭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倫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
原子彈
1945年的今天美國成功試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
原子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
關詠荷
1964年的今天香港無線電視演員關詠荷出生
關詠荷,中國香港TVB女演員。1988年出演首部電視劇《禿鷹特警隊》進入娛樂圈;1996年因主演電視劇《河東獅吼》而走紅;1997年憑藉電視劇《苗翠花》獲得第一屆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獎;2000年主演古裝劇《金裝四大才子》;2002年主演武俠劇《書劍恩仇錄》和古裝言情劇《天下無雙》。2013年復出參演電視劇《情逆三世緣》。
阿波羅11號
1969年的今天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發射升空
阿波羅11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三位執行此任務的太空人分別為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薩達姆·海珊
1979年的今天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
薩達姆·海珊,伊拉克共和國第五任總統,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伊拉克武裝部隊總司令,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薩達姆19歲就積極投身政治運動,21歲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從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總統,在位期間先後發生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抓獲。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當局處絞刑。
赫伯特·馮·卡拉揚
1989年的今天世界著名指揮家卡拉揚逝世
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60多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他熱衷於錄音和導演,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資料,包括眾多的管弦樂,歌劇錄音和歌劇電影,涵括從巴洛克到後浪漫主義歐洲作曲家的作品。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文領域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二世
1999年的今天小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逝世
小約翰甘迺迪,既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二世,是美國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和傑奎琳·甘迺迪之子。在公眾眼裡,小甘迺迪無論是在責任心、財富和個人外型上都延襲了父親。他英俊瀟灑,1988年被《人物》雜誌評為「美國最性感的男人」,有關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公眾對他的記憶仍使他成為注目的焦點,即便在他逝世後依然如此。
作者:粉紅的草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