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武進
2004年春,人到中年的我到深圳布吉找工作,快彈盡糧絕時,有位老鄉說他廠裡要名雜工,工作累工資低,問我願不願意去,願意的話馬上上班。聽說能馬上上班,我還能說個「不」字嗎?我連感謝都來不及。
那個廠是家族式企業,做塑膠模具,有員工500多人,董事長是本地人。整個廠分為噴油部、絲印部、模具部、啤機部、品質部五個部門。我進去後在絲印部打包裝。廠裡管理很嚴,主管很兇,很愛罵人,董事長每天在各個部門巡視好幾次。因為每天都有定額的任務,完不成任務或扣款或晚上留下來加班,弄得每個員工都不敢偷懶。
半個月過去了,也許是我很珍惜這份工作,也許是我做事認真效率高,也許我跟其他員工相處得比較好,我發現那個主管雖然愛罵人,但從來不罵我;那個董事長雖然總是面無表情地悄悄出現在車間,但他站在那兒看著我忙碌,讓我絲毫不敢偷懶。
有天下午,我正埋頭做事,主管叫我去他辦公室,說董事長找我。我很納悶,我一個雜工,廠裡最低等的工種,董事長找我有什麼事?進到主管辦公室,董事長正坐在辦公桌旁看產品日報表。見我進來後,放下手裡的日報表說:「我們廠裡的大學生很少,而能夠踏踏實實做雜工的大學生,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你談談對我們廠管理的一些看法吧。」
董事長沒叫我坐下,我就站在那裡,把自己進廠後看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的想法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都說了出來。董事長邊聽邊問,我有問有答。最後董事長說:「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寫一篇你對廠裡管理看法的文字稿給我。」董事長走出主管辦公室時,我才感覺到自己的腿都快站麻了。
那天,我用最快的速度把工作任務完成,回到宿舍就趴在床上開寫了。為了讓字好看一點,我專門跑到小店買了瓶墨水。當窗外的天空浮現魚肚白,我那篇兩萬多字、題目為《假如我是董事長》的建議稿完成了。
過了五天,主管讓我去董事長辦公室。進去後,董事長讓我坐在他的對面,他的桌子上正放著我的那篇建議稿。我看見上面有些文字已被董事長用紅筆畫上了一條又一條的橫線。董事長問了我工作的情況後,大發感慨,向我敘說他的創業史,說到動情處眼圈都紅了。那個時候,我也忘記了我是一個雜工,居然像朋友一樣安慰他。
在以後的日子裡,董事長空閒時會把我叫到他辦公室喝茶聊天。我們聊的話題五花八門,聊新聞、聊經濟、聊親情、聊家庭、聊孩子、聊管理、聊過去、聊現在、聊將來,聊渴了喝口茶。
後來,廠裡要提拔一位生產經理。董事長特意安排我到各個部門去工作一段時間,熟悉產品的製作環節、生產工藝、管理方式等。我非常珍惜那個機會,刻苦鑽研,勤思多問,管理與業務技能提升很快。董事長很滿意,常常自豪地說,他真的沒有看錯人。
一年後,我還是決定到別處發展。走的時候,董事長很為我惋惜:你在我這裡做幾年,憑你的勤奮完全可以開個類似的工廠,前途無量。然而,人生很難一帆風順,總會受到莫名因素的困擾。不過,一直以來,我對那個董事長都充滿了感謝與懷念,在我最艱難的那一年,他給了我不一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