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年夜飯

2020-11-30 貴州都市報

開篇的話

一年365天,一日三餐,共1095頓飯。對於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飯。父母精心烹製的美食用家的味道洗去一年奔波辛勞,帶著強烈地域特色的菜品喚醒你的味覺定位系統,提醒你勿忘一方水土的滋養,最關鍵的是和你一起品嘗這頓飯分享一年奮鬥果實的,是血濃於水的親人,是無論走向何處未敢放下的根。

年夜飯你和誰一起吃、吃的是什麼、如何吃,映射的是你一年的生活軌跡和未來的前進方向,牽連的是延續多年的地方習俗和家族傳統。關於年夜飯,想說的太多……

除夕夜,貴陽市百花山一小區,劉女士一家在吃團圓飯。 記者張歡

腊味,年味

《舌尖上的中國》說:「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在我家,過年的時候吃永遠是頭等的大事,基本提前一個多月,媽媽就開始奔波鄉下預定今年的「年豬肉」,而這其中,臘肉和香腸幾乎是必不可少的。

在媽媽眼裡,臘肉和香腸雖不是最隆重的菜品,卻是最重要的佳餚。久而久之,在我們這一輩人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也認為無論桌上的菜餚如何變幻,檔次如何提高,少了香腸臘肉,就少了年味。

說起「腊味」,貴州人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恐怕唯有香腸和臘肉了。記得小的時候,每到過年,爺爺奶奶所在的村裡每戶都會殺年豬,都是自家養了一年的大肥豬。

此外,製作臘肉香腸也是咱們具有年味的習俗,只要看到家家戶戶掛起了臘肉香腸就知道快過年了。

製作年前「腊味」,媽媽每年都要下不少功夫。新鮮的豬肉用鹽醃製一下,露天風乾一下,然後便掛在灶臺上,那個時候的農村沒有什麼沼氣、煤氣什麼的,都是燒柴火。不出一月,每天靠著炊煙的燻制,美味的臘肉便製作好了。

至於香腸則是要比臘肉繁瑣一些,新鮮的豬瘦肉與肥肉按照比例,配上辣椒麵、花椒麵、鹽等作料,灌入處理好的豬小腸裡面,然後掛在院子裡面自然風乾。經過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臘肉與香腸,可以吃上一年,想吃的時候割上一節,然後煮熟就可以食用了。

「對嘛,香腸臘肉整起才叫過年嘛!」貴州美酒相伴,杯觥交錯中,我和家人聚在一起十多個人,度過了這個難忘的腊味新年。今年的年夜飯,最讓我感覺幸福的是,成立了小家之後還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吃年夜飯,娘家婆家其樂融融。

年夜飯桌上的一道道菜,是年味兒,也是家的溫暖。過完年後,父母長輩也要讓離家的人帶上幾節香腸和臘肉,而那帶上的也不僅僅是腊味,而是家的味道,更是對親人的惦念。

(羅歡)

別樣的年夜飯

今年的年夜飯與往年不同,二十多年來,我第一次離開家到別處過年,吃了一頓不一樣的年夜飯。

和男朋友談了6年戀愛,每年都邀請我去他家過年,今年終於成行。

雖然安順與銅仁隔了300多公裡,但口味還是很相似的,年夜飯也是如此。過年為了熱鬧一些,男朋友的小姨特地邀請我們和她到城郊的院子一起過年。走進小姨家的院子,她正在灶前忙碌,這是趕在年前修築的可以放下兩口大鍋的灶臺。一口鍋裡燉著雞肉,另一口蒸著紅紅的臘肉和金黃色的蛋卷。不斷地添柴加火,就能感受到這兩口大鍋的魅力。一盤盤香味撲鼻的菜就從裡面端出來,過年有了這兩口大鍋,做十個人的飯菜都十分給力,這是電磁爐或者燃氣灶不能比擬的。

當餐桌上擺滿各種菜式時,大家圍坐在一起,說祝福語,聽順利的話,對於中國人來講,一年的終結在此,一年的開始也在此,這充滿儀式感的一刻在餐桌上實現。這是西方分餐制不能達到的效果,親友們互相夾著菜,不失為一種親切的交流方式。一片肉上便能傳遞熱情和關切,把陌生和拘謹消除。

這頓年夜飯從黃昏吃到夜晚,從夜晚到了深夜,直至十二點,當夜空中煙花四散,耳邊響起轟鳴的禮炮聲,跨到了農曆新年。對於我來說,這一頓年夜飯,也是在給過去畫個句號,給未來畫個冒號。

(陳小英)

六哥做的年夜飯

「紅燒魚、拌皮蛋、清炒小蝦、蒸燻臘肉……」今年過年,對於全家人來說,大家最為高興的是莫過於吃上了六哥親自下廚做的年夜飯。

大家高興的理由是終於在過年的時候見著六哥這個人,一家人在過年時真正得以團聚。另外,還可以偷個懶,畢竟,咱六哥學過廚,該使喚還得使喚。

六哥是妻子的堂哥,初中便跑到浙江打工,已經近十年沒有回到六枝老家。

今年年初,六哥回到老家,大家借著盼望著多年的團圓的期望,一致決定由多年未能與大家團聚的還學過廚的六哥下廚,大家坐享其成。

為彌補多年沒回家的內疚心情,六哥親自備辦各式材料,短短半天時間,六哥便將一桌十多人吃的年夜飯備辦上桌,紅燒魚、三鮮湯、蒸香腸、臘肉、豬腳等家常菜應有盡有。

十年一品是家常,家人幸福終團圓。大家一邊吃,一邊誇獎:雖是家常菜,但是廚師風,希望明年繼續吃上老六做的年夜飯。

(木公)

年夜飯,要與家人慢慢品

三年前,父親生了一場罕見的重病,術後雖然保住了命,腿腳不靈的後遺症卻影響了他的行動自由,以及那每一年都會提前忙碌籌備的年夜飯。然後,就算如此,從前線退居幕後的他,變身坐鎮在指揮前線,列菜譜開原材料的名錄,用不同的形式參與到年夜飯的籌備中來。

今年三十夜,在經過一番思想工作後,爸爸終於決定在生病後第一次杵著拐棍走出家門過年,來到公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兩家人開開心心拉了家常,吃了年飯。雖然還是照例的那些家鄉特色菜,但團圓的分量卻加了重量。和四個老人家在一起,聽他們拉家常,對每一道頗需要點功夫和時間的菜餚發表點評,像真正的大廚一樣各抒己見,堅持自己的看法,這頓不變中卻有著變化的年夜飯,在我心中的分量也不言而喻,而之前長在心中的皺紋也似乎被這些溫暖的日常悄悄撫平。

也許,年夜飯對我們而言,和誰吃比吃什麼會越來越重要。希望餘下的每一年年夜飯,都能與摯愛的親人一起,慢慢品,慢慢嘗。

(王迪)

年夜飯不喝湯

石阡杜氏侗家人吃年夜飯時,有個特別的習俗——不準喝湯。

這個習俗還得從八百年前說起。據民間傳說,宋朝末期,金頭和尚策動苗民造反,徽宗皇帝便委派杜都督大將軍從開封率十萬大軍出徵思州,清剿叛亂。

出徵期間,關鍵的一場戰役正遇除夕,年夜飯後便要出徵,如果天降暴雨,將會大大影響出徵的效果。大將軍便擺祭壇求老天保佑大軍出徵不下雨,並命令部隊吃年夜飯不準喝湯。結果,打仗時果真沒下雨,大軍順利清剿了叛亂。之後,年夜飯不喝湯的禁令便延續下去。

後來,因改朝換代,杜都督大將軍率大軍沿平息叛亂沿線安家為民,石阡杜氏侗家人為紀念入黔始祖杜都督大將軍,過年不喝湯的習俗便一直相傳。

(杜高富)

大年三十不泡湯

那是家裡最窮困的時候,但父母還是痛下決心,買下一棟木板房。記得蓋房頂時,原本朗朗晴天的午後,突然電閃雷鳴起來,隨著濃霧從對面的山頭罩過來,噼噼啪啪的大雨也猛烈而至。好不容易蓋到一半的房頂,就那樣戛然而止了。我忘記了父親當時的表情,但肯定是無奈而陰鬱的。

從那時起,我知道,之所以請大工程時下雨,一定是頭一年大年三十吃飯泡湯了。

大年三十不泡湯,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

但無論多麼堅硬的信條,其實都有改變的時候。對於大年三十泡湯的反叛,我記得最深的,是叔叔的反抗。當時應該是叔叔讀完了初中,或者到外面打工回來後,就不再那麼遵守這一信條了。

每到吃年夜飯時,母親剛說不能泡湯,他便故意往自己的碗裡加,還煞有介事地批評母親迷信。母親顯然是不樂意的,但年復一年,她似乎也不再堅持了。

(趙毫)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皮亞丹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年夜飯」
    大年三十的下午,湖北襄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襄城區環城東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趁著執勤的間隙,忙活裝飾起了大隊,紅燈籠、春聯、窗花一樣也不可少。救援站內各個角落洋溢著節日的歡聲笑語。除了寢室裡喜氣洋洋,廚房裡也和往日有些不同,今天,家在外地且不能回家的消防員們紛紛走進了廚房,大顯廚藝,為今晚的年夜飯添上一道自己家鄉的菜餚。
  • 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我們這裡的年夜飯與你們的年夜飯有些不一樣
    但不管社會怎麼改變,人們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春節的團圓之意永遠都不會淡化、改變。因為那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是鐫刻在靈魂、血液內的永恆記憶,是任何外在物質或力量都不能磨滅的。畢竟誰都不願意一年四季在外漂泊,這生他養他的鄉土才是他們的最愛。
  • 這群人的年夜飯、春晚,和我們不一樣
    此時,劉寶喜在巡邏車駐守點執勤了一個上午,他對兒子的「年夜飯」毫不知情。「爸,來吃餃子,就當我們父子倆的年夜飯。」崔恆良簡單的一句話,讓劉寶喜感慨萬分。因為是雙警家庭原因,他們已經許多年沒有在大年三十那天吃上一頓團圓飯了。「快趁熱吃。」崔恆良拿出水餃放在巡邏車的引擎蓋上,吃起了屬於他們的年夜飯。
  • 年夜飯大戰提前打響 定席不定價被指不利民
    廣州2008年年夜飯推出19.8萬「皇廷宮宴」(資料圖)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遷,「下館子」吃年夜飯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大年夜的團圓方式。離兔年春節還有2個月,上海各大酒店的年夜飯預訂已異常火爆。
  • 南方年夜飯,北方年夜飯,大家看看差別在哪裡?
    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說到過年必須要說的就是年夜飯,年夜飯南北差異還是挺大的,氣候和飲食習慣才使南北飲食有了差異。年夜飯在年三十這一天,每個家庭從早忙到晚,上午要洗澡換衣服,下午準備年夜飯。
  • 年夜飯的來歷 年夜飯的菜名及意義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大年三十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是年夜飯。年夜飯上的菜都是很有寓意的。那麼,年夜飯的來歷是什麼呢?年夜飯上的菜名及意義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年夜飯的來歷  一年一次的年夜飯主要指的是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人們會在拜祭神靈與祖先之後團圓聚餐
  • 年夜飯的由來?年夜飯的禁忌是什麼?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
    什麼是年夜飯?年夜飯特指農曆除夕晚餐。也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眾多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過年不回家這也讓年夜飯成為了空談。年夜飯的由來?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
  • 南方年夜飯VS北方年夜飯,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內容,你pick哪一種?
    推薦語:年夜飯是一年中比較豐盛的盛宴,但是南北方的差距還是有很大的,不知道你們了解多少呢?下文轉載自作者:美食星推薦南方年夜飯VS北方年夜飯,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內容,你pick哪一種?說到春節,年夜飯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在外拼搏的人一年到頭可能也就在這個時候能夠和自己最親的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節日的喜慶了。雖然年夜飯大家能夠團圓是最主要的,但是年夜飯的質量也不能落下。我們總說在飲食上南北地方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在年夜飯的張羅上也同樣如此,雖然是同一個節日,但是南北兩戶人家可能會做出兩桌不同的年夜飯。
  • 年夜飯的寓意 年夜飯什麼時候吃
    每個離家的人都會在春節的時候回家團圓,吃上一頓熱乎乎的年夜飯。那麼年夜飯到底有什麼寓意呢?年夜飯又指的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年夜飯什麼時候吃  春節習俗之一的年夜飯指的是這一年的最後一頓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僅要和家人團圓在一起吃
  • 除夕夜你在哪裡吃年夜飯?一桌年夜飯的變遷背後是消費在升級
    商報記者朱光函文/攝1月12日,故宮發布了一則消息:今年故宮角樓餐廳將首次在小年夜至正月十五期間對公眾提供年夜飯服務,每桌按照十人的標準設置,一桌收費6688元,每增加一位再多收費680元。一桌飯菜售價近7000元,並不便宜。
  • 「匠心年夜飯」傳承中國年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碗年夜飯。」一年一度的「年夜飯」,飽含著中國人對於合家團圓的美好寄託。人們在度過了不平凡的2020年後,2021年的春節也在不知不覺中來臨。面對局部地區疫情反覆、回家過年成疑的節點,雪花聯手深圳廣播電視集團、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深圳市酒店業商會、深圳市烹飪協會、深圳市美食文化促進會、深圳市餐飲商會等單位,面向社會大眾共同發起了「匠心年夜飯」活動,打造IP傳承中國年,雪花要請深圳1250萬人吃了一頓不一樣的「超級年夜飯」。
  • 年夜飯幾點吃,吃年夜飯的講究
    為您詳細介紹年夜飯幾點吃、年夜飯的來歷、年夜飯食譜、吃年夜飯的講究相關知識。年夜飯幾點吃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
  • 南北方家庭年夜飯對比,差距很大,誰才是年夜飯巨星?
    一年都在外打拼的人就盼著回家吃一頓年夜飯,每個家庭裡一定有人是做飯的好手,春節前一個月家裡人就已經開始備年貨了。我的母親每年都會提前半個月買好豬肉,自己在家做香腸和臘肉,這是我這一生也無法忘記的味道。南北方因為地域差異帶來飲食文化的不同,自然這頓年夜飯就相差很大啦!今天咱們來說說南北方人的年夜飯,到底差距在哪兒!
  • 上海年夜飯吃什麼?中國最摩登的城市,也保留傳統的年夜飯習俗
    剛過完除夕夜,你家的年夜飯是怎樣的呢?過年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全家人圍坐在桌前,吃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與許久不見的家人在年夜飯上聊聊家長裡短。而今年的年夜飯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人都選擇在家裡吃年夜飯,甚至很多人退訂了原本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搶著定好的年夜飯。那麼今年你在家裡都吃點什麼呢?
  • 年夜飯 預訂高峰提前(圖)
    可能因為工作太累了,可能因為壓力太大了,可能因為人情太冷淡了,所以我們對年夜飯越來越重視了。記者採訪發現,年夜飯預訂的時間越來越早了,年夜飯的消費也越來越高了。  其實在哪裡吃、吃什麼樣的年夜飯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吃,怎麼把溫情與和美的韻味吃出來。
  • 南通人,今年年夜飯怎麼吃?
    【預訂提前啟動,分餐製成新風尚】 春節的年味兒裡,少不了一家老小齊聚一堂的年夜飯。除了在家裡做一桌菜,很多人也會選擇在外面吃。記者走訪後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年夜飯價格基本穩定,一些星級酒店為吸引消費者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讓利。疫情之下,人們對餐廳年夜飯安全、衛生的關注多了起來,這也讓年夜飯小份菜、分餐制等差異化服務增加。
  • 除夕年夜飯的來歷,南北方年夜飯差異大,你更喜歡在哪裡過年
    過年最少不了的當然是年夜飯了,那麼年夜飯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年夜飯,中國南北方的年夜飯有什麼特點或區別呢?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我國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了,而這飯可是要慢慢吃地,從入席開時,一直吃到深夜,表示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以及對新年的美好期望。
  • 現代人不得不了解的不同年代的年夜飯
    上期小包和小夥伴們分享了庚子年的年夜飯上應該有哪些食物,本期小包就和小夥伴們一起看一下中國不同時代的年夜飯,感受時代變遷與飲食延續的自豪。年夜飯的歷史悠久,從古代就已經有了,是年終祭祀儀。年夜飯不但品種豐富多樣,而且還很講究意頭。並且一般都是先祭拜祖宗才可以吃年夜飯。
  • 全套年夜飯 打包在家吃
    今年,廣大市民積極響應並配合政府部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不少市民將年夜飯用餐場所從酒樓食肆改到自家,或購買盆菜回家吃,或打包全套年夜飯,或者親自下廚房烹幾味。所謂「在家」年夜飯,包括從酒樓食肆中打包回家的年夜飯或盆菜,以及市民自己烹調的「住家飯菜」,共同點都是在家吃。住家菜一定要食得健康「本來打算在家做個20人分量的大盆菜,招呼親戚們一起來吃年夜飯。現在改了——不做盆菜不搞家庭聚會,各家各自過年。
  • 吃完年夜飯,又要吃剩菜剩飯了!這些吃不完的剩菜,該怎麼處理?
    吃完年夜飯,又要吃剩菜剩飯了!這些吃不完的剩菜,該怎麼處理?有一個朋友和我說:去年春節的年夜飯剩菜,我家吃到了元宵節。哈哈哈哈……,以為是他在搞笑,結果還是真的,春節期間,誰家沒有吃不完的剩菜剩飯,但是吃不完的剩菜最多兩天就該扔掉了,因為剩菜容易變質發黴。有許多小夥伴苦笑著說:接下來幾天都要吃剩菜了,實在難熬!吃完年夜飯,又要吃剩菜剩飯了!年夜飯的剩菜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每年年夜飯都會做一大桌子菜,即使吃不完,也要滿桌子擺滿了,這樣才能象徵著年年有餘,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