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覺得,戶外運動中,「強度」這個概念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同的人,對同一條穿越路線的感覺是不同的,比如有人覺得下馬威-東靈山是1.5,有人覺得是1.0,還有天氣環境等對同一條路線的強度也有影響,比如高溫悶熱天氣下走和涼爽天氣下走同一條線強度肯定不同,在沒膝的積雪中走和沒有積雪的時候走強度也是不同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大家對同一條路線的強度有一個基本相同的認識,我提出了一個「相對強度」的概念,基本思想是選擇一條線路,在適合的天氣條件和一定負重下,走這條線路,記下行走時間及各種數據,並把這次活動定為一個標準強度,並以此標準強度推算其他路線的強度。
目前我選擇的是香山十字這條線,原因是我走得比較多,對這條線很了解,並且北京的驢友中大多數人都走過其中的某一段。
我把「在一個溫度適宜的天氣條件下,負重6公斤用7個半小時走完香山十字」定為標準2.0級,這個叫做標準強度
我設計了一個強度的計算公式:
標準強度 = 路線強度係數 * 標準體能係數
路線強度係數 = [(上升總行程+上升高度*0.01)*上升坡度+(下降總行程+下降高度*0.01)*下降坡度*0.25]*(1+負重*0.01)*天氣影響*0.0001
上升總行程,下降總行程 的單位是公裡(km)
上升高度,下降高度 的單位是米(m)
上升坡度 = 上升高度/上升總行程
下降坡度 = 下降高度/下降總行程
負重的單位是公斤
「天氣影響」是一個參數,目前暫定天氣條件適合為1,氣溫30度以上為1.2,5級以上大風1.05,沒膝積雪為1.1,這個以後可以調整
標準體能係數 = 0.424 * 7.5(走香山十字的時間,單位是小時) = 3.18
「標準體能係數」是和以往強度定級標準的最大區別,也是「相對強度」這個概念的集中體現,如果要使用這個公式,就必須走過香山十字,知道自己走香山十字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是指行走時間+自己必須的休息時間,除去任何不必要的停留時間(比如等人)。
關於0.424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後面會有推算過程。
有人會問:不是每個人都走過香山十字的,假如沒走過怎麼辦?很多人根本走不下來怎麼辦?
這是因為我目前只有香山十字可以作為參照,其實我覺得把香八拉(雍王府-新望京-香山停車場)作為參照是比較合適的,
應該把「在一個溫度適宜的天氣條件下,負重X公斤用Y小時走完香八拉」定為標準1.0級。
這樣就要求每個使用這個公式的人必須走過香八拉,這要比要求走過香山十字難度小多了。
不過我很久沒有走過1.0的香八拉了,手裡也沒有確切的數據參考,所以只能暫時先以香山十字作為標準了。
現在說說0.424這個參數的推算過程:
香山十字的數據統計:
上升總行程:約14.18公裡
下降總行程:約16.4公裡
累計上升高度:約2000米
累計下降高度:約2000米
設標準體能係數=n,把以上數據導入公式:
[(2000*0.01+14.2)*(2000/14.2)+(2000*0.01+16.4)*(2000/16.4)*0.25]*0.0001*(1+6*0.01)*1*n = 2.0
(34.2*141 + 36.4*122*0.25)*0.0001*1.06*n=2
(4822.2+1110.2)*0.0001*1.06*n=2
5932.4*0.0001*1.06*n=2
0.6288344*n=2
得出
n=3.18
把3.18稱為標準體能係數
說明7.5小時走完香山十字的人的體能係數是3.18
現在設某個人需要用h個小時走完香山十字:
7.5/h = 3.18/n
n = 3.18*h/7.5
n = 0.424h
得出這個人的個人體能係數為 0.424h
個人體能係數越大,說明這個人體能越差,越小說明體能越強。
如果某個人正常時間需要11個小時走完香山十字h=11,則他的個人體能係數n=0.424*11=4.664 如果非要讓他用7.5小時完成,則對這個人來說,香山十字的強度相當於0.6288344*4.664 = 2.93 了,強度太高了。
如果某人正常時間只需要6小時就能走完香山十字h=6,則他的個人體能係數n=0.424*6=2.544 如果非要讓他用7.5小時完成,則對這個人來說,香山十字的強度相當於0.6288344*2.544 = 1.60 了,強度變低了。
換句話說,對於體能係數是4.664的人來說,11小時走完香山十字的強度是2.0
對於體能係數是2.544的人來說,6小時走完香山十字的強度同樣是2.0,這就是「相對」強度的含義。
為了驗證一下這個公式是否合理,我用它來計算西靈山的穿越和抓髻山-清水尖的穿越:
抓髻山-清水尖
上升總行程:9.26公裡
下降總行程:8.96公裡
累計上升高度:1428米
累計下降高度:1743米
[(9.26+1428*0.01)*1428/9.26+(8.96+1743*0.01)*1743/8.96*0.25]*1.05*1*0.0001*3.18
(23.54*154.2+26.39*194.5*0.25)*0.0001*1.05*3.18
(3629.868+1283.214)*0.0001*1.05*3.18
4913.1*0.0001*1.05*3.18
0.5158755*3.18 = 1.64
標準強度為1.64
西靈山
[(11.99+1838*0.01)*1838/11.99+(14.23+2187*0.01)*2187/14.23*0.25]*0.0001*1.1*1*0.434*7.33
(30.37*153.3+36.1*153.7*0.25)*0.0001*1.1*0.434*7.33
(4655.721+1837.142)*0.0001*1.1*0.434*7.33
6042.7*0.0001*1.1*3.18 = 2.11
標準強度為2.11
可以說這個公式還是比較合理的
這個公式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報名參加一個活動之前,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個人體能係數,就可以知道你是否適合走這條路線:
一條路線相對於某個人的強度 = 路線強度係數 * 個人體能係數
比如通過走香山十字,你知道了自己的體能係數為4.24(相當於能用10小時走完香山十字),則如果走標準強度為1.64的抓髻山-清水尖穿越,
這條路線對你來說的強度就是:0.5158755*4.24 = 2.18
可以看出,這條路線對你來說強度比較大了,要慎重一些。
寫了一個小程序計算活動強度,點擊此處查看
本文來源:綠野戶外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