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暴生成,2個或要登陸,這是拉尼娜影響,還是MJO在作怪?

2021-01-21 氣象一淺閣

三風暴生成,2個或要登陸,這是拉尼娜影響,還是MJO在作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生活在地球上,免不了要對整個大氣環境做出了解,而氣象科學領域,更是與大家息息相關,尤其是全球變暖加速爆發的大環境下,關於大陸和海洋,冷空氣和風暴的發展,自然值得注意。對於我們來說,2020年的大環境本來就不咋樣,在疫情依舊肆虐的情況下,各種極端氣候頻發,大陸和海洋,都在受影響。關於大陸,我們先不說,主要說下熱帶海洋風暴的情況。

就目前實際情況看,北大西洋風暴季結束了,數量爆表已確定,結論就是偏多偏強;而西北太平洋則相反,不但數量偏少,僅23個不算,而且強度也不強,除了一兩個超強颱風外,其餘都是歪瓜裂棗,上不得臺面,反而印度洋驚人,從開始到結束,都一樣。如今到了2021年1月18日,拉尼娜現象一直在持續,甚至關鍵海區指數,自11月初,一直在反彈。

大陸天氣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拉尼娜的影響,例如我國整個冬季偏冷格局,甚至冷得早,都是如此。如今到了1月中旬末,大陸天氣更平靜下來,上一波寒潮也結束了,但熱帶海洋又不安生了,這個主要在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當然,按照時間來說,如今處於冬至後,太陽直射點自南回歸線開始北移,熱量開始向北傳遞,對於熱帶低緯度洋面,受益很大。

因此,這兩天,南半球2個海域,3個風暴胚胎誕生,分別為99S,90S和91P。說實話,這3個傢伙的發展也不相同,有快有慢,17日時,後兩個先升級,雙風暴約書亞和基米誕生,後者逐步靠近澳大利亞東北部。不過99S也不慢,已成熱帶低壓的它,發展潛力也不小,GFS一直認為它會是下一個風暴。果不其然,18日,雙風暴的基礎上,再來一個99S升級版的埃洛伊塞。

沒錯,位於馬達加斯加東北部的風暴胚胎99S終於質變升級了,新風暴埃洛伊塞來襲,歸於法國氣象局留尼旺分布管轄。如此一來,整個洋面,活躍著3個風暴,實在壯觀。至於原因,南太平洋還好說,或許與太陽直射點北移,引發海洋能量的爆發。而南印度洋,按理說這個時間段,也是其活躍時期,甚至或許與MJO的位移有關,畢竟熱帶大氣季節內震蕩對風暴影響還是大的。

當然,三風暴共舞中,也要講個先來後到,尤其是目前除約書亞外,另外2個風暴基米和埃洛伊塞,前者基本靠近澳洲東北部了,處於登陸倒計時中。後面一個更誕生,但權威預報看,也是繼續西南行,快要登陸的傢伙,落後基米一個身位。如此看來,大氣環境的變化,也是有規律的,大陸和海洋的活躍在交替,熱鬧和平靜先後到,但各有各的規律,自然也值得科學探究。

相關焦點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歷史經驗表明,拉尼娜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每次都不盡相同,雖不如厄爾尼諾的破壞力強和頻率高,但卻因持續時間長而對農作物的生長更具破壞性,拉尼娜期間的糧價波動幅度遠大於厄爾尼諾。 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這一點適用於玉米、大豆和稻穀。 拉尼娜事件與厄爾尼諾事件一樣,對區域或全球一半以上地區的氣候有顯著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個國家的氣候出現異常。
  • 拉尼娜全球生效?!農作物看天吃飯 糧價要暴漲?
    2020年,只剩下三個多月的時間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新冠疫情、糧食不安、經濟危機、自然災害頻發已經讓今年夠難過的了!但是,最近又出現一個令人絕望的消息。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宣布:太平洋海水異常變冷所引發的拉尼娜現象已正式形成。
  • 影響青島的颱風七成在七八月份 "利奇馬"之前只有兩次正面登陸
    半島記者 潘立超據氣象專家介紹,從氣候平均情況來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每年7月平均會生成3.73個颱風,有2個會在我國登陸;8月生成5.73個,有1.9個在我國登陸;9月4.83個,有1.8個會在我國登陸;10月3.7個,有0.53個會在我國登陸。
  • 大爆發,達尼洛風力10級,2021全球首個風暴升級,97P也即將登陸
    大爆發,達尼洛風力10級,2021全球首個風暴升級,97P也即將登陸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2021年元旦假期快要結束了,自上一波年末寒潮之後,我國大陸天氣迎來了難得的平靜期。與此同時,我們也關注到了熱帶海洋風暴的發展,其中3風暴胚胎93S,96S和97P共舞南印度洋就是明證,其中96S更厲害。官方最新預報:大爆發,2021全球首個風暴升級,已成10級強熱帶風暴,未來還將2次增強,同時97P逼近澳大利亞,即將登陸。事實上,1日也就是元旦那天,整個印度洋就活躍起來了,3風暴胚胎共舞,一番熱鬧景象。
  • 第16號颱風預計8月31日傍晚生成 9月3日前後登陸廣東(含路徑圖)
    中央氣象臺8月31日06時發布熱帶低壓預報:南海熱帶低壓於今天(31日)早上在南海東部海面上生成,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廣東深圳東南方約700公裡的海面上,就是北緯18.6度、東經119.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2百帕。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8月初或生成今年第3號颱風(附股)
    8月初或生成今年第3號颱風 華南掀風雨  常年7月結束,本應有8個颱風生成,目前僅有2個。受其影響,華南沿海地區將出現風雨天氣,其中8月2日在福建西南沿海、廣東東北部沿海等地雨勢較大,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對緩解當地旱情十分有利,不過要當心旱澇急轉,注意防範。
  • 專家釋疑「颱風三大誤讀」:雖未正面登陸影響不容小覷
    「颱風『美莎克』雖未正面登陸我國,但累計降雨量大且落區重複,影響不容小覷。」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再次發出提醒。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於9月3日凌晨1時30分前後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
  • 2017年6月第2號颱風最新消息:天氣網颱風最新實時路徑圖
    熱帶低壓今天加強為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  更多第2號颱風「苗柏」相關資訊:颱風苗柏最新消息實時路徑圖、颱風苗柏衛星雲圖(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苗柏數據(登陸時間地點+影響區域+風力強度速度)  今年首個影響我國的颱風「苗柏」於今天(
  • 拉尼娜即將復活?超級計算機:已有苗頭,2021或有「雙峰拉」
    對於北半球來說,拉尼娜已經明顯影響到北半球地區的天氣——北半球一些地方更容易出現強烈的經向活動,從而更容易出現猛烈的升溫和降溫,同時印度尼西亞等地在秋冬季也似乎變得更多雨,這都是拉尼娜影響下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 颱風「貝碧嘉」生成並鎖定廣州,「摩羯」影響猶存
    預計「貝碧嘉」今明兩天還將在南海北部海域維持原地少動,強度緩慢加強,14日夜間到15日上午轉向西行,對珠江口和粵西沿海產生持續影響。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下午將海浪警報升級為黃色,同時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
  • 颱風最新播報:29號「天兔」正式生成!「雙颱風」共舞正式開啟!
    這標誌著它開始有了自己的正式身份,終於上戶為西北太平洋的戶口了,想想也真是不容易,從中太平洋過來,歷經了整個19日,終於修成正果了。當然上戶也並不意味著29號颱風天兔有多厲害。事實上,通過我國中央氣象局,日本氣象廳JMA以及美國JTWC的預測看,29號颱風「天兔」的潛力實在有限。最新的預測,最大風速才25米/秒左右,也就是風力10級的強熱帶風暴而已。
  • 拉尼娜搞事,今年冬天到底是不是冷冬?
    雖然拉尼娜的出現會對冬季氣溫造成一定影響,但它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讓這個冬天變成冷冬還是有點困難的。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自天氣轉冷開始,不斷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11月的一場影響全國的冷空氣過程給南方帶去連綿陰雨,給北方地區帶來雨雪冰凍天氣,讓冬天的寒意愈發凸顯。而南方的小夥伴們更是因為買爆取暖設備而頻頻上熱搜。
  • 2019年影響我國颱風盤點正式出爐!「風王」之爭落誰家?
    今年颱風整體偏弱重點突出 粵桂閩「下沉」吃不完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已經共有19個颱風生成,截至目前共有6個熱帶氣旋登陸我國,其中5個熱帶氣旋在登陸時達到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分別是木恩、韋帕、利奇馬、白鹿、米娜。
  • 什麼是拉尼娜?
    近日,一則「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在網上瘋傳,加上多地氣溫驟降,甚至迎來今秋第一場降雪,很多民眾對其信以為真。事實究竟如何呢?「實際上,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其中典型代表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出現降雪實屬正常。」
  • 剛剛,14號颱風「摩羯」生成!未來幾天,福建的天氣將...
    14號颱風「摩羯」剛剛生成!影響江浙滬閩概率很大!還有一個颱風胚胎蠢蠢欲動!很可能影響我國!新一輪颱風活躍期要!開!始!了!趕緊搬好你的小板凳帶上瓜子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14號颱風正式生成!01今天中午12點17分14號颱風「摩羯」正式生成!江浙滬閩的小夥伴們請一起瑟瑟發抖——@中國氣象愛好者:【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生成!】位於菲律賓東北方向海域的熱帶低壓正在快速發展,日本氣象廳已於今天中午升格為熱帶風暴,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生成。
  • 11號颱風生成,狂風+暴雨來了,至於降溫…...
    來看看這颱風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颱風「紅霞」生成將於18日傍晚前後登陸15日下午,位於菲律賓附近的熱帶擾動已發展為熱帶低壓,17時其中心位於距離三亞東南方約1260公裡的菲律賓西部的南海海面上,7級(15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