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恭迎普賢菩薩聖誕日!

2021-01-20 國學雜談

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賢菩薩聖誕日。普賢菩薩,曾經譯為遍吉菩薩,世稱十大願王,是中國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大行大願而聞名。

「普」,就是已經圓滿的回歸自性,遍虛空法界無處不在。「賢」,就是菩薩不舍因地,只要遇到有緣人,決定不會捨棄,一定會現身說法,去幫助他。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毗盧遮那如來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分別為毗盧遮那如來的左右脅士,文殊菩薩在左面,普賢菩薩在右邊,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行願。

普賢菩薩是淨宗娑婆世界的初祖。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為大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他第一個響應,在華嚴會上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娑婆世界的淨宗初祖就是普賢菩薩,中國的淨宗初祖則是慧遠大師。同時,普賢菩薩還是密宗的初祖,密宗的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一起,協助佛講經說法,度化眾生,相當於佛的兩個助教,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文殊講智慧,幫助大家了解佛法;普賢菩薩就帶領大家真幹,把佛法落實在生活、工作之中,有解有行,這樣佛的教化工作才會圓滿。

《華嚴經》上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如果你只了解了佛法,但是沒有真實的行願,說明還是沒有真實的智慧,你得到的只是佛學知識。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上講:「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怎麼修呢?就是《普賢行願品》上講的普賢十願:

一、禮敬諸佛。對待一切有情無情眾生,都要禮敬,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二、稱讚如來。在具體事項上,我們對眾生保持誠敬,但是只稱讚善行,不稱讚惡的。

三、廣修供養。要多做利益眾生的事,廣修供養,多積資糧。

四、懺悔業障。要發露懺悔以前的過失,後不再造。

五、隨喜功德。要隨喜別人的善行,不要有嫉妒心。

六、請轉法輪。要積極弘揚佛法,護持正法。

七、請佛住世。佛已經不在世了,但佛經還在,如同佛還在世。

八、常隨佛學。依照佛遺留下來的經典來學,依教奉行,就是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要隨順眾生的根機,隨緣度化,

十、普皆回向。將我們所修學的功德,絲毫不要執著,統統回向給盡虛空遍法界,才能拓開我們的心量。

值此普賢菩薩聖誕殊勝吉日,願大家一起發起菩提心,行普賢大願,並回向盡虛空一切有眾生,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願一切眾生道業精進,法喜充滿,幸福美滿,平安吉祥!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相關焦點

  • 佛教:農曆十一月十九,恭迎日光菩薩聖誕日
    2021年1月2日,農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薩聖誕。佛像我們都知道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那麼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就是東方三聖。日光菩薩正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左脅侍,普渡有情,位補佛處,是淨琉璃世界無數菩薩眾中的上首大菩薩。日光菩薩的形象一般多是手持朱赤花。
  • 農曆七月廿九,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由來
    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日,但今年農曆七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地藏王菩薩聖誕為農曆七月廿九日。在我們中國漢地,地藏菩薩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並稱為四大菩薩,廣為人知,深受大眾喜愛和敬仰。
  • 農曆二月廿一恭迎普賢菩薩聖誕日,向普賢菩薩祈福
    普賢菩薩是農曆二月廿一出生的,所以這天是祂的誕辰。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是佛祖左右脅侍,文殊菩薩騎著獅子在佛祖左側侍衛,普賢菩薩則乘著大象在佛祖右側侍衛,一佛二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普賢菩薩和文殊齊名,文殊菩薩曾經在發願偈中這樣稱讚普賢菩薩: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
  • 農曆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日,民間都有什麼講究
    農曆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日,民間都有什麼講究?不知道各位對佛教有沒有了解呢?大概在公曆紀元前後,印度的佛教慢慢地傳入我們國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傳播與發展之後形成了具有我們自己國家特色的中國佛教,從此之後,佛教就在我們國家經久不衰的傳承了下來。
  • 農曆三月十六 恭迎準提菩薩聖誕日
    2015年5月4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恭迎準提菩薩聖誕日。準提菩薩漢譯有準胝觀音、準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
  • 2019年諸佛菩薩聖誕、成道、祖師紀念日一覽表!
    諸佛菩薩2109年佛、菩薩聖誕彌勒菩薩聖誕:陽曆2月5日,農曆正月初一。釋迦摩尼佛出家日:陽曆3月14日,農曆二月初八。釋迦摩尼佛涅槃日:陽曆3月21日,農曆二月十五。觀音菩薩聖誕:陽曆3月25日,農曆二月十九日。普賢菩薩聖誕:陽曆3月27日,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準提菩薩聖誕:陽曆4月20日,農曆三月十六。釋迦文佛聖誕:陽曆5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藥王菩薩聖誕:陽曆6月1日,農曆四月二十八。伽藍菩薩聖誕:陽曆6月15日,農曆五月十三。
  •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第一,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和觀世音菩薩最有緣,觀音菩薩是普門示現,有三十二應身。阿彌陀佛和一切眾生更有緣。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師父,是極樂世界的教主。他在往昔還沒成佛以前,有一世做一個法藏比丘,那時他就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每一願都是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
  • 今天普賢菩薩過生日,要送菩薩什麼禮物才最好呢? | 第68屆楞嚴法會第3天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日(3月27日),恭迎普賢菩薩的聖誕!今天還是第68屆楞嚴實修講經法會的第3天,在楞嚴法會上逢遇兩位菩薩的生日,真的是殊勝難得!為菩薩過生日最好的方式,就是謹遵菩薩教誨,依教奉行。普賢菩薩十大願中便有「廣修供養」、「常隨佛學」。所以,我們將以精進誦持楞嚴咒、學習《楞嚴經》重點、舉行如意大齋供養楞嚴法會上諸位修行人,來為普賢菩薩祝聖。
  • 普賢菩薩,生日快樂(附贈:普賢菩薩手機壁紙)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普賢菩薩梵文名叫:三曼多跋陀羅, 是我們常說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慧的文殊菩薩相對應,應化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另外三大菩薩分別是:文殊菩薩(五臺山)、觀音菩薩(普陀山)和地藏菩薩(九華山)。
  • 今日聽《大勢至菩薩心咒》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日
    ,梵音名號Mahāsthāmaprāpta,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稱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又稱得大勢菩薩或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後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而尼摩太子則成了大勢至菩薩。
  • 農曆7月29日|地藏王菩薩聖誕日,誦聖號超拔祖先、功德千倍!
    今天已經到了報恩月的第24天了,兩天後2020年9月16日/農曆七月二十九日,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蓮花童子是日念誦地藏經或聖號或心咒真言,或抄經印經造金身,戒殺持素等等善行,盡悉回向父母祖先和十方法界,皆得1000倍功德,無量圓滿。
  • 今天是文殊菩薩聖誕日——推薦抄經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四,這是一個佛教節日——文殊菩薩聖誕日。眾所周知,文殊菩薩在佛教文化以及中華傳統文化中,都是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略稱,這是梵文「Majurī」的音譯(另一流行譯名為「曼殊室利」),意譯名則為「妙吉祥」。
  • 今天農曆二月十九是慈航真人觀世音菩薩聖誕日,你知道由來嗎?
    《漫談傳統節日文化》系列第7回,《漫談品禪》系列第17回,《漫談論道》系列第6回今天是庚子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公元二〇二零年三月十二日,今天不僅是植樹節,還是慈航普度圓通自在天尊、觀世音菩薩的聖誕之日,你知道植樹節和慈航真人觀世音菩薩聖誕日的由來嗎?
  •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日,農曆七月份,「教孝月、報恩月、普度月」
    恭迎 大勢至菩薩聖誕日 【學大勢至菩薩,頭頂著輪迴受苦的父母「覺醒自己」】 海濤法師我想最重要的,各位要保持正念,學大勢至菩薩 #覺醒自己,大精進菩薩頭頂上的父母在輪迴受苦「我有什麼好放逸的!」這樣你才會進步。所以,我想各位一定要精進,每天都像今天一樣。
  • 農曆九月二十九,恭迎藥師佛聖誕日!
    2020-11-14 10:10:16 來源: 國學雜談 舉報   今天是農曆九月二十九日
  • 諸佛菩薩生日一覽
    2021-01-03 13:27:32 來源: 遊戲熱評 舉報   農曆正月初一
  • 文殊菩薩聖誕日 重慶華巖寺舉行皈依法會(圖)
    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拈香禮佛    道堅法師為弟子宣說三皈五戒    虔誠秉受三皈五戒的眾弟子佛教在線重慶訊 2007年5月20日(農曆四月初四),正逢中國四大菩薩中文殊菩薩聖誕日,重慶華巖寺舉行盛大皈依法會。
  • 萬德莊嚴的普賢菩薩 祝您生日快樂!
    農曆二月二十一,恭逢大行普賢菩薩聖誕日,值此殊勝之日,願我們一起行普賢十大願,誠心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並以此功德普皆回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盡,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祥、得以解脫!
  • 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日
    誓願永無盡期 所化成佛數難思 猶秉聲聞儀 直待獄空生度盡 方肯示證菩提 懇祈冥顯施恩資 海會預蓮池 2020年9月16日 農曆七月廿九
  • 農曆五月十三|恭迎伽藍菩薩聖誕
    農曆五月十三為伽藍菩薩聖誕日!「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通指寺院道場。佛教供奉的伽藍護法神,即是保護伽藍的護法。三國時期的關公在生時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歿後皈依智者大師,發願護持佛教,維持世道、誓護正法,位居伽藍殿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