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是農曆二月廿一出生的,所以這天是祂的誕辰。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是佛祖左右脅侍,文殊菩薩騎著獅子在佛祖左側侍衛,普賢菩薩則乘著大象在佛祖右側侍衛,一佛二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普賢菩薩和文殊齊名,文殊菩薩曾經在發願偈中這樣稱讚普賢菩薩: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很多人看了普賢菩薩像,都會有個疑問,到底普賢菩薩是男身女相,還是女身女相?其實按照佛教的說法,佛與菩薩的畫像不過是化現而已,真正的佛是不能直觀可見、也摸不著的,所以是依據各個人的理解,覺得普賢菩薩像是什麼,就是什麼樣。

普賢菩薩在中國,被賦予另一種職能,那就是掌管愛情和事業。文殊菩薩被譽為吉祥菩薩,普賢菩薩則被稱為如意菩薩,祂們兩合起來便是吉祥如意。普賢菩薩在梵文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古時候的高僧曾經將普賢菩薩譯為遍吉菩薩摩訶薩和尊上。普賢菩薩祂和觀音菩薩同樣是大乘佛教裡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行德和理德,簡單的說,就是提倡高尚修行的聖者,所以普賢菩薩又被稱為大行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起被稱為「華嚴三聖」,也就是《華嚴經》裡所提到的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
「華嚴三聖」中的毗盧遮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的意思是放下一切煩惱,清淨功德一切可見。文殊菩薩掌管智慧,因而立在毗盧遮那佛的左側,普賢菩薩掌管理和德行,所以立於毗盧遮那佛的左側。如果兩位菩薩的位置調換過來,就意味著各種行為帶有智慧,理性且具有功德,猶如孩子在母胎裡,故稱為「胎藏界」。

在民間傳統習俗認為,普賢菩薩所乘的大象和文殊菩薩所騎的獅子雖然都不屬於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十二生肖,但大象和獅子的石像或銅像卻都是守護宅門的吉祥物,原因就是這樣。所以中國傳統民間認為普賢菩薩是生肖屬龍、屬蛇的人的本命佛,如果身上佩戴普賢菩薩作護身符的朋友,可以在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一日食齋一天,以表示對這位凸顯行、理、定的菩薩的尊敬。行性、理性、定性是佛家修為,文殊菩薩則凸顯證、智、慧,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這兩位菩薩合起來便是行證、理智、定慧的最高境界。
普賢菩薩的聖號是「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向普賢菩薩誕祈福須虔誠誦唸三遍。若有緣到佛寺參拜普賢菩薩,則須十二拜,才顯得誠心。大行的行字有無窮意思,行者和修行都是行,也可作為「力行」,所以更重要的是用心用力用行動去行善。忍是善德善行,對己對人都有利無害。參拜普賢菩薩,行動上可施齋、食齋、獻花、供燈、誦經、行善等,並念誦「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早證菩提、離苦得樂、行無障礙、平安吉祥,圓滿所願。祈願各位家庭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