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界反撲 聯署軌道建設法制化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臺灣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辭去審查會委員的消息傳出後,上周五被臺當局交通部門主管林佳龍抨擊「少數委員決定臺當局的政策」,故於周日發起聯署,近900人籤署。張勝雄昨日表示,發起聯署是想讓臺交通部門知道,很多人不敢講真話,更想破除拿軌道建設買選票的觀念。

    張勝雄統計24日上午10時30分至25日下午6時,已破880人,聯署名單涵蓋所有公私立有運輸科系的大學教授,包含臺大、交大、逢甲、成大、淡大、海洋大學等,另外還有顧問公司、運輸業者,像是高鐵、客運業者,另有政府部門,諸如北捷、臺鐵等。

    參與聯署的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系副教授黃臺生認為,交通部門主管非常不尊重專業,好像臺當局要做的事都不能擋,如果是這樣就不要設立委員會,若設立就應該尊重,當教授會秉持專業,提供看法,從事件本身問題看,沒有藍綠,但主管的話好像是教授擔任審查委員故意跟臺當局唱反調。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麗玲也說,同意張教授對審查提出的訴求,不能因為委員的意見跟政策不同就當參考,畢竟委員是替政策把關,審查程序應更透明,建議未來重大公共政策,可以先辦聽證會或諮詢,但若委員去的是審查會議,進入審查程序,就應該尊重委員的角色。

    臺灣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指出,「環評法」、「都市計劃法」都有「法令」依據,然而重大交通建設的經費龐大卻無運輸計劃法,過去考慮做重大建設前先有環評、再來徵收土地牽扯都市計劃,至少能審查程序完整,但主政者不願意按照程序來。

    羅孝賢強調,沒人要阻擾,但臺當局要說服專業,這麼做對臺灣有利、是正向發展,他建議審議過程應公開,不要黑箱作業,很匆促做決定,照著程序走,就不容易做出遺憾的決策。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ptt八卦版爆 潘維剛聯署人數有問題
    網友於PTT八卦版爆料國民黨主席選舉聯署人數有問題時所附的圖。(截自PTT)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17年4月20日晚上9點43分53秒時,有位帳號為SPACEGIRL的網友在批踢踢ptt的八卦版( gossiping)發文,爆料稱國民黨主席選舉聯署,在臺北市,潘維剛聯署人數5.5萬比選舉人數5.4萬還多!    該名網友並指出:「還有新北市潘2.5萬比洪2.3萬還多也不太合理,潘維剛哪可能那麼有人氣?」
  • 國民黨反「萊豬」目標農曆年前聯署50萬 展現民意「誰進誰吃」
    國民黨反「萊豬」目標農曆年前聯署50萬 展現民意「誰進誰吃」。(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發起的「反萊豬」與「投票綁大選」兩項投票,第二階段聯署全臺累積超過13萬份,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投票在持續快速累積中,希望農曆年前跨過門坎,達到50萬份的目標。江啟臣17日在民代選區豐原第一市場號召聯署,主動聯署的民眾邊籤邊表示「正常人都會聯署」,「誰進『萊豬』誰吃!」。
  • 趣聞|前瞻2.0軌道建設預算腰斬 遊淑慧轟:來不及剪彩就砍?
    臺交通部門匡列前瞻2.0預算項目中,軌道建設原編列4241億元(新臺幣,下同),遭「國發會」腰斬剩下1903億元,大刪超過2000億元,幅度逾5成。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則是表示,凡是行政管理機構核定的建設,一毛錢都不會少。對此,臺北市議員遊淑慧則怒批,「軌道建設為何會乾坤大挪移,轉眼成空?」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反恐建設規劃
    各大城市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很注重規劃,一般而言,軌道交通建設都是軌道交通建設設計單位按照《地鐵設計規範》進行總體規劃,然而,僅從軌道交通營運角度進行規劃設計,不能解決在實際建設和運營中出現的軌道運營公司和公安保衛部門在機制、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銜接和協調問題,暴露出諸多不完善之處。
  • 葉檀:不反對軌道交通建設
    筆者不反對高鐵建設,人口大國解決城鎮化過程的人流、物流、商流,只能靠軌道交通。  首先,軌交建設可以替代房地產拉動投資。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1到9月份,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5.1%,增速提高4.5個百分點。
  • S1線開發商業資源 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
    甌網訊 (記者 夏晶瑩) 昨天,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資源經營合作交流機制建立十周年籌備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記者獲悉,目前,溫州市域鐵路S1線規劃設計的商業資源主要包括商鋪、自助設備和廣告等,我市將利用民營經濟和民間資本活躍的優勢,深化軌道交通資源開發和經營前期規劃,反哺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
  • 長沙這條軌道交通彎道超車,提前建設?
    先說一下,根據軌道交通建設相關規定,如果一個城市需建設某條軌道線路,此線路首先必須納入該城市的城市總規、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以上三個規劃批准權限分別在國務院、市人民政府和國家發改委。按已批覆的城市總規及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長沙北邊的東西向跨江軌道交通為編號地鐵10號線,由長沙西站引出,走月亮島路過月亮島到開福金霞片區至高嶺樞紐。但此線路暫未納入《長沙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及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所以無法近期動工。
  • 2021臺灣「萊豬元年」也是「萊豬末年」
    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蔡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宣布「反萊自治條例」全部無效,要禁止地方保護食安的一切努力,迫使地方政府聯合起來聲請「釋憲」。執政者能否推動多數民意反對的政策,正在考驗著臺灣的「民主價值」。
  • 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召開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
    2月14日,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大會在黃興車輛段多功能廳召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義山出席會議並講話,市紀委委員、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喻勇兵作「保持堅韌執著 嚴格執紀監督 奮力譜寫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工作報告。
  • 長沙首條跨市地鐵(長株潭軌道西環線)最新建設進度來了!
    26 04:35:39 來源: 娛樂大範飯 舉報   項目概況  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是長株潭一體化融城的基礎硬體
  •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14座車站主體結構完工!中國中鐵奮力建設
    3號線中曹司車站主體結構完工 據悉,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由中國中鐵聯合體和貴陽市軌道集團共同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線路全長
  • 歡迎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以及文創文藝展演展示
    在12月25日國臺辦「26條措施」專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26條措施」中的第19條提出,臺灣文創機構、單位或個人可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可參加大陸各類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和參與方式。
  • 日本告韓國禁核食沒告臺灣?臺官員竟仍稱「臺日友好」
    日本告韓國禁核食沒告臺灣?臺官員竟仍稱「臺日友好」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欲進口日本福島核災五縣食品屢被擋下。當然,如果臺當局為了島內民眾安全做了這樣的規定,也不能加以指責,可是核災事件已經過了五年,臺灣應該可以理性探討日本食品是否安全。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期間發生福島核洩漏事件。當時的國民黨執政當局以民眾生命健康安全為考量,禁止日本福島、櫟木、茨城、千葉、群馬等5個核災縣出產的食品輸入臺灣。
  • 成都軌道交通厲害了,軌道交通四條環線,第「四環」正在加快推進
    正如成都的軌道交通成環、城市道路成環一樣,在成都軌道交通的發展中,遲早會遇到問題。如今,以成都一環內為中心,成都軌道交通已形成第一條軌道環線、第二條軌道環線、第三條軌道環線,其中第四條軌道環線正在加速推進。
  • 兩會前瞻丨從地方兩會熱點聚焦城市軌道交通
    重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到329公裡 1月11日,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今(11)日召開,市長唐良智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稱,將加快實施「850+」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璧銅線開工建設,環線海峽路至二郎段、尖璧線建成投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到329公裡。
  • 美軍擔心近地軌道出現「堵車」,轉變思路,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
    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在軌道衛星網建設上不斷提速。根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與 「超級地球觀測者」公司在8月份達成了協議。按照協議內容,該公司將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重點研發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這也意味著,在近地軌道越來越「擁堵」的前提下,美軍已經轉變發展思路,開始重點打造超低軌道衛星網了。
  • 火車軌道下面「鋪滿碎石」,為什麼要鋪?高鐵軌道為什麼沒有?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鐵已經成功進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很多城市開通了高鐵,讓人出行更加便捷,讓很多人非常開心隨著中國建設高鐵的力度越來越大,高鐵的數量和普及程度也會越來越高。但由於高鐵本身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時間長的項目,完全替代火車是不現實的另外,火車本身比高鐵票價便宜很多,所以很多人還是選擇火車你知道火車和高鐵除了速度和票價的區別還有什麼區別嗎?
  • 南昌市軌道交通3號線12月26日開通初期運營
    12月 6日,南昌市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順利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具備了初期運營條件。12月25日上午新聞發布會上,南昌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墉富告訴記者,南昌市軌道交通3號線於2020年12月26日14:00正式投入載客初期運營。
  • 火車軌道下面的小碎石頭是幹嘛用的?為什麼高鐵軌道就沒有呢?
    眾所周知,中國高鐵已經成功進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很多城市開通了高鐵,讓人出行更加便捷,讓很多人非常開心,隨著中國建設高鐵的力度越來越大,高鐵的數量和普及程度也會越來越高,但由於高鐵本身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時間長的項目,完全替代火車是不現實的,另外,火車本身比高鐵票價便宜很多,所以很多人還是選擇火車,你知道火車和高鐵除了速度和票價的區別還有什麼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