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和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都處在重要十字路口。然而,在這股不確定性的洪流之中,卻出現了一條確定性的趨勢——由5G、AI、雲計算、大數據等智能技術驅動的數位化智能化進程正在提速。業界普遍認為,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將成為應對危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經之路」。
要麼轉型,要麼出局,當智能化轉型成為傳統企業的唯一選擇時,怎麼轉成為了最大問題。有行業人士表示,對於大多數傳統企業來說,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遠遠不是擁抱並應用新技術那麼簡單。由於一些企業自身並不具備全面轉向智能化的能力,所以相較於「自身發力」,選擇一個專業的智能化服務提供商就成為了尋求破局的「最優解」。
可以看到,在傳統企業對智能化轉型的迫切需求之下,行業正在呼喚專業的智能化服務提供商。
正是看到了眾多傳統製造企業希望通過「外力」實現智能化轉型的巨大市場需求,微軟、IBM等老牌企業以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發力智能化轉型服務。從微軟的「三駕馬車」戰略、阿里的「被集成」戰略、再到新華三的「數字大腦」計劃,各路「群雄」毫不掩飾地向市場公布他們對智能化市場的渴望。
那麼在這場搶灘智能化服務市場的競爭中,誰又能贏得最終先機呢?著名財經作家,890新商學、藍獅子出版創始人吳曉波認為,在智能化時代下,一個成功的智能化服務提供商需要能夠給智能化轉型升級的企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以及全場景、全周期的智能化服務,自身還必須具有豐富的智能化轉型實踐經驗。
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聯想是目前行業內首個可提供全場景、全周期服務的中國領先的智能化服務提供商。不僅如此,為了與客戶更好地把握中國智能變革的歷史機遇,在7月8日,聯想與第一財經聯合主辦了「智慧創造新價值」行業智能化服務高峰論壇,並正式發布RISE智能化服務生態戰略,通過「端-邊-雲-網-智」新一代領先的技術架構,面向多領域的商用客戶智能化升級需求,推出全場景全周期的智能化服務,並推出包括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農業、智慧能源、智慧商務和智能製造等6+領域在內的智能化服務解決方案,希望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同時,助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仔細研究會發現聯想推出的RISE戰略其實在3年前就開始了布局。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2017年推行變革的時候,已經提出兩大轉型,即以客戶為中心轉型和智能物聯轉型。其中智能物聯轉型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ToB的市場,也就是對商用客戶提供智能化升級整體解決方案。
近年來,聯想進行了很多探索,不僅通過自身智能化轉型,實現了從研發、生產、供應、銷售到服務的全價值鏈智能化,還為包括寶鋼股份、長飛光纖、陝煤集團、武漢石化等500強企業中的100多家企業提供了智能化轉型服務,並收穫了寶貴的成功經驗。其中,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依靠聯想提供的智能化轉型升級解決方案,在縮短了研製周期的同時,還將飛機的整體裝配效率提高了40%。
這種能在企業智能化轉型過程中提供全場景、全周期的智能化服務能力,在中國IT服務業裡並不多見。正是這種智能化服務能力,才讓聯想在企業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實現劉軍所說的「把複雜留給自已,把方便讓給客戶」的目標。也正是這種智能化服務能力,將幫助聯想在新風口迎來新生,並更進一步釋放其對社會、行業、企業和個人的價值,掀起一股時代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