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智能化浪潮起,百度智能雲走向多贏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文 | 曾響鈴

來源 | 科技向令說

人工智慧的發展進程在央視的聚焦下往往更具跨越性與總結性。從早期《機智過人》的興趣向科普到今年第一期《對話》邀請百度、浦發銀行、明陽集團等產業領導者共議產業智能化,可見AI技術驅動產業智能化轉型的路徑已經逐漸清晰。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對話》上表示,「經濟的運行正在越來越多的走向數位化,所以你不理解科技,不理解數位化,你也很難理解經濟的運行。就跟你今天不理解疫情,你很難預測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道理。」

經濟運轉的模式在發生改變,多態融合已經是一種時代趨勢。在今年,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指出,我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從政策層面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

在《對話》上,百度CTO王海峰也對此表示,「發展到這個時間點,恰好是人工智慧技術,包括相關的雲計算、大數據等等這些技術到了一個突破的臨界點。」

因此,在2020年5月,百度智能雲便進行了全新的戰略升級,「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融合雲計算、百度大腦、大數據等百度核心技術,為產業智能化升級輸送AI技術。

誠然,當時代處於技術突破的臨界點,市場與社會逐步明確的產業智能化也將反饋一些更加顯著的發展信號。

產業智能化的痛點,正在浮出水面

2020年總歸有些特殊,新基建與雙循環的疊加推動使得產業智能化的呼聲遠比過去要高,傳統產業求變,科技企業應變幾乎成為這一年的常態。

此次《對話》邀請的浦發銀行、明陽集團與百度等便是產業智能化的求變者與應變者。跟隨央視的視角,聚焦這幾家頭部企業的轉型實踐,大抵可以理清目前產業智能化已經付出水面的諸多問題。

1. 在傳統行業,懂行而不懂技術,是產業智能化需要面對的基本問題。

2018年,浦發銀行基於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在業內率先提出「開放銀行」的概念,期望為客戶打造一個銀行服務與生活工作場景高度結合的體驗。但是,這樣的概念落地必然需要AI、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支持。

而這恰恰是浦發銀行的弱項。「沒有手段和方法」是阻礙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打造智能經濟時代新式銀行的關鍵因素,他表示,「實體經濟在數位化進程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底層的數位化程度太差。因為我們所有的實體企業科技能力其實是很弱的。」

另一方面,對於大部分實體企業而言,科技研發是很難承受的。因為這需要持續長期的團隊搭建與企業資源投入。譬如,百度智能云為了滿足AI新基建需求,便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投入500萬臺伺服器;同時,在5年內投入100億打造百度雲平臺及生態體系。

因此,在傳統企業懂行而不懂技術的前提下,產業智能化的基本路逕往往呈現為傳統企業與技術服務商的攜手推進。在未來,這也會成為一種跨界融合的常態。

2. 技術邏輯如何轉變為商業模式,是產業智能化需要呈現的價值反饋。

潘衛東表示,「數位化對我們意味著就是新模式。」簡單來說,傳統產業與前沿技術的融合發展是一種商業新模式的構建,其本質在於商業邏輯的遞進與商業價值的反饋。

因此,在談及浦發銀行攜手百度智能雲打造的「智能客服」與「智能外呼」項目時,潘衛東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我們把我們的客服中心叫做第38家分行。」

原因便在於,基於AI技術的應用,浦發銀行現在每天可以智能呼入呼出30萬通電話,佔每天客服業務量的86%,準確率達到了95%,而這相當於節約了每年1000人的工作量。同時,標準化的服務交予AI,進一步解放了客服中心的人力資源,原來的客服人員可以做更加複雜的銷售服務。

也就是說,傳統銀行的客服實現了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變,銀行模式的底層商業邏輯實現了遞進調整,新的商業價值得以發掘。

因此,產業智能化作為傳統產業與前沿技術的融合,其核心還在於對傳統產業的邏輯重塑與價值反饋。

3. 跨界而不「越界」,賦能者不能是傳統行業的「搶劫者」,科技企業的底線需要界定。

產業智能化是產業端與技術端兩者跨界合作的結果。如此以來,兩者之間的邊界必然需要探討。

此前,社區團購大火,網際網路技術的賦能者搖身一變成為中小攤販的跨界競爭者。人民日報口中的「幾捆白菜的流量」尚且如此,涉及利益更大的傳統產業又將如何?

正如朱民所思考的,「每個行業都有它自己的護城河,其實都有它的邊界,這個護城河和邊界在哪裡?科技企業的自我約束點在哪裡?企業能需要科技和自己做的均衡點在哪裡?這個都是我們在往下走特別需要考慮的。」

因此,在產業智能化的進程上,科技企業的底線是需要界定的。這甚至不能只是簡單的從道德的層面上來探討約束,它需要多方的推動,譬如市場監管的介入、傳統企業的判斷以及科技企業的自我認知,等等。

王海峰對此強調百度的使命感在於推動技術平臺化,構建新型基礎設施,做好底層賦能。而這也恰是浦發銀行尋求與百度智能雲共同探討產業智能化的考慮之一,潘衛東說,「我們跟百度合作很重要一點,百度是一家純技術公司。」

顯然,科技企業的邊界影響著傳統企業的安全感,未來產業智能化的推動與發展必然需要科技企業繼續弱化跨界「侵略性」,增強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信心。

4. 技術的賦能需要常態化,「量身製衣」在於技術服務的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

任意的模式最終的思考都需要落於可持續性發展的探討。對於產業智能化而言,亦是如此,這樣的常態化結果需要技術賦能能面向複雜多樣的市場需求,找準服務的通用邏輯。

百度智能雲一直以來便強調向各行各業輸出AI技術的能力。那麼,如果把AI技術看作像是電力技術、機械技術一般的通用性技術,未來AI賦能所要達到的便是後兩者的通用性特徵,即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

事實上,百度智能雲目前也正在通過構建技術底座來實現AI賦能的通用化。譬如,在AI核心的深度學習領域,飛槳從組網、訓練到預測,對底層語言和重要算法模型進行封裝,極大降低了研發門檻,是典型的共性技術平臺。

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董事長張傳衛的思考中,不難總結,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非常需要AI、雲計算、大數據、甚至包括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科技企業理解行業邏輯,提供「合體的衣服」。

因此,百度智能雲在輸出AI技術過程所打造共性技術平臺,無疑是提供了一個「量身製衣」的模板,為各行各業開展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一個最基礎的技術底座支持。

技術服務者,唯有「下潛」

如今,產業智能化的探索逐步深化,發展中的問題也逐步呈現、明確。而對於科技企業而言,作為產業智能化的主要服務者,需要做好的不外乎兩個方向,其一對技術領域的專研,其二對產業模式的理解。

1. 做服務即是做技術,賦能的基礎是技術領域的專精。

產業智能化,前沿技術即是驅動。科技企業,是服務者,更是技術的賦能者。浦發銀行在打造開放銀行、全景銀行的進程上,智慧客服、智能呼出、AI虛擬員工等新功能實現的關鍵在於百度智能雲的技術底座支持。

事實上,處於智能經濟時代,諸多高效便捷的產品皆來源前沿技術的支持與驅動。作為科技企業,必然需要錨定技術領域,才能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中,快速升級迭代技術能力。

隨著智能經濟時代AI-Native新階段的到來,百度智能雲便基於多年的AI布局與應用,率先在業界打造出AI-Native服務架構及產品方案矩陣,全面覆蓋數據中心、雲伺服器、網絡、存儲、資料庫、智能移動邊緣等領域。

可見,做好產業智能化賦能,科技企業的第一要義理應是做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完善與夯實技術底座,以成為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的承載基礎。

2. 跨界即是融合,跨行業賦能的導向是生態圈層的深度融合。

產業智能化,基本表現即是跨界。科技企業,是跨界者,更是生態的賦能者。與過去的技術服務不同,如今技術賦能的價值鏈條顯然要更長,也就意味著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之間不是簡單的一次性服務,而是一個生態圈層的融合。

在2020年7月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百度與浦發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優勢互補,在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落地和賦能,共同打造金融企業智能化升級新範本。

很顯然,基於與浦發銀行的深度合作,未來百度在金融行業必然需要繼續深化技術賦能對行業服務的理解,進而才能打造更多適用於金融科技領域的新功能與新產品。

結語

在《對話》的結尾,王海峰如是說道:「科技創新的大潮,這個是勢不可擋的,而相應的為我們的生產帶來的升級,社會帶來的改變也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起合作不只是我們雙方會受益,我們的能力,我們產生的這些價值也會輻射到各行各業」

百度所理解的產業智能化正在走向一個多贏的局面。做好這一切,不簡單,至少目前對於百度智能雲而言,所面臨的行業性問題正在不斷浮現,也只有專注下潛,做好技術領域的研發,攜手其他合作夥伴打造深度融合的大生態,進而才能將技術的價值輻射到各行各業。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網際網路+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誌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相關焦點

  • 雲智一體的百度智能雲,智能經濟時代的增長密碼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新基建進入到行穩致遠階段的2021年,人工智慧的行業走向照舊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按照百度智能雲在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展示的數據,百度智能雲AI Cloud的活躍客戶數同比去年增長了65%;同時IDC也在《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中披露,百度智能雲在2020年以27.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也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次在AI Cloud市場中排名第一。
  • AI+醫療的未來在哪裡:百度智能雲或許有答案
    百度靈醫智惠、科大訊飛、醫渡雲等企業的AI+醫療模式進一步落地,推動輔助檢查、CDSS等眾多應用走向成熟。其中,百度靈醫智惠基於強大AI研發能力與醫療知識圖譜以及更加全面的場景覆蓋,在AI+核心醫療領域綜合實力已處於全面領先地位。從百度靈醫智惠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在基層醫療的應用,已能看到雲智一體化模式破局AI醫療的潛力。
  • 以技術為驅動力,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專注做好「AI賦能者」
    百度智能雲TechDay暨百度技術開放日舉行,詳解技術如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價值,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動能。12月25日,以「技術驅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主題的百度智能雲TechDay暨百度技術開放日——數據眾包專場在北京舉行。百度作為一家深耕人工智慧技術多年的公司,同時也是AI數據採集和標註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依託百度10年AI數據經驗、領先的產品技術能力和業界最大的數據標註基地,正在為上百家領軍企業提供AI數據服務,加速產業升級。數據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燃料」。
  • 央視《對話》新年開講智能經濟,百度王海峰:AI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
    本期節目以《智能經濟:「雲」知道答案》為主題,百度智能雲首次登陸央視《對話》舞臺,分享產業智能化升級「秘籍」。從左到右: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百度 CTO 王海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陳偉鴻,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副董事長、行長潘衛東,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對話》是央視財經頻道推出的高端品牌談話節目,創立於2000年,已播出上千期。
  • 百度雲營收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雲業務或推百度市值創新高
    例如,百度雲與攜程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和引領旅遊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為國內市場樹立標杆。百度還與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上海市政府、百信銀行、亞信科技等共同探索「AI+雲「在通信行業、智能城市、物聯網、5G及金融等領域的更多合作。
  • 浪潮往事:中國人逆天改命的風雲戰
    不論是圍繞雲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雲生態六大方向,成就世界一流平臺生態型企業;抑或是構建政府、企業、個人三維數據新連結,成為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新三大運營商」、「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浪潮的未來,註定將改變模樣。70多年的潮落潮起,滄海桑田的時代變幻,究竟有多少個第一,鑄就了浪潮不斷進取、勇立潮頭的品質?
  • 百度AI這一年的「足跡」
    「未來十年是智能經濟時代。」在2020年9月15日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為人們勾勒出了智能社會的大致模樣:「智能經濟、智能社會的大致樣子,就是三個智能化:第一是人機互動方式的智能化;第二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包括新型的AI晶片、深度學習框架等;第三是產業的智能化,各行各業都會因為AI技術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響鈴:戰略領投網易雲音樂後,百度的內容生態站上新高點
    3、可能性二:百度的開放解決「操作問題」據了解,此次百度與網易雲音樂的戰略合作將首先在智能硬體領域落地,網易雲音樂將接入DuerOS平臺,百度的AI技術將幫助網易雲音樂完成智能語音交互,在居家、出行等多場景為用戶打造創新的音樂服務體驗。這種合作落地方式,得益於百度的技術能力與開放姿態。
  • 2020 ODCC峰會 浪潮驅動開放計算走向傳統行業
    浪潮信息副總裁,浪潮伺服器產品線總經理沈榮發表《釋放計算力 開放即未來》演講,並表示「從產業創新發展角度來看,開放是必然的趨勢。開放的系統與開放的生態可促進創新,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所需的、高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可以讓行業客戶、電信運營商與廠商構成的產業鏈受益。」
  •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乘智能浪潮,共建工業4.0時代
    2020已經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新時代,而聯想正在成為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在10月28-29日的第六屆聯想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2020)上,聯想智能製造領域的實踐和賦能成為一大亮點。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2020年4月,百度地圖和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合作打造的「2020體驗上海消費體驗館」活動中,通過地圖搜索就可以查閱到上海21家品牌體驗館的位置信息、相關介紹和圖片視頻,感受本地特色的時尚消費。在新基建的浪潮裡,百度地圖也參與到成都、河南、張家口等政府的城市規劃設計項目中去,與特斯拉、步步高、德邦快遞、古茗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合作,成為助力各行業智能化的排頭兵。
  • 2019智能康輔產業大會:智能科技為傳統康輔產業賦能
    9月20號,2019智能康輔產業大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行。全國各地多家智能康輔科技企業和深圳社會服務機構人員400多人匯聚一堂,以「新智能·新康輔·新生活」為主題,共同探討康輔產業的新發展、新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非常看好智能康輔產業的發展前景。
  • 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兼具科技前瞻與產業指導性
    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據悉,百度研究院是百度旗下聚焦於人工智慧前瞻基礎研究、探索技術前沿方向的科研團隊,由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兼任院長,下設大數據實驗室、商業智能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認知計算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
  • 百度雲定下了2019年小目標:先賺100個億
    2018年四季度百度總收入為2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其中,含愛奇藝在內的廣告收入為212億元,低於三季度的225億元,同比增長僅10%。據悉,這是百度過去6個季度以來,廣告收入增速首次跌到15%以下。百度亟待找到新的營收增長點。百度從2018年下旬開始在內部強調2B戰略,目前其2B落地包括百度雲、智能駕駛、度秘等。百度雲是可見商業化變現最快的業務。
  • 百度研究院官宣升級,新增生物計算實驗室與安全實驗室
    升級之後,百度研究院設有認知計算實驗室、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商業智能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和安全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共計九大實驗研究室,匯聚了數十位 AI 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共同推動百度研究院的 AI 基礎性研究和前瞻性洞察,助力 AI 技術加速落地。
  • 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無人機大放異彩
    打開APP 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無人機大放異彩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7 15:13:22 8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
  • 科技巨頭會不會掀起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近日,百度發布了Apollo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為車企提供 「智駕、智艙、智圖、智雲」四大產品。從造車拼圖上看,百度只缺一家合作的車企。 與百度不同,蘋果進軍車圈,是從智能網聯切入。 一直以來,蘋果憑藉其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建立了強大且封閉的iOS生態。
  • 百度牽手吉利組建智能汽車公司 自動駕駛專利數超1900件
    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和吉利控股集團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面向乘用車市場,主推智能電動汽車。   據悉,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 2020線上智博會 浪潮攜手頂級城市治理天團「渝」見城市未來
    本論壇是2020線上智博會重要論壇之一,由浪潮聯合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聯盟和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承辦。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肖雪發表《眾行致遠 智慧共治》致辭,浪潮認為城市治理即「通過協調,實現協同」,智能時代下,城市治理呈現出新的特徵,「連結」成為協調的基礎,「數據」與「智能」成為精準協調的關鍵,「流程固化」成為有效協調的重要保障,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向「無人化、自組織」模式演進。
  • 吉利數字科技公司成立,智能化轉型已成進行時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汽車產業智能化的前進步伐,而處於轉型中的傳統汽車品牌吉利,日前又有了新的動作。除推出新款車型、發布浩瀚架構外,同年7月,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依照協議內容,吉利控股集團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將全力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至此,吉利智能總部正式落戶重慶兩江新區。主動迎接汽車「新四化」變革的吉利,正在加速向智能電動出行科技集團的方向轉型。  伴隨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大勢,整個汽車產業迎來了一場全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