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為驅動力,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專注做好「AI賦能者」

2021-01-13 品玩PingWest

百度智能雲TechDay暨百度技術開放日舉行,詳解技術如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價值,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動能。12月25日,以「技術驅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主題的百度智能雲TechDay暨百度技術開放日——數據眾包專場在北京舉行。百度作為一家深耕人工智慧技術多年的公司,同時也是AI數據採集和標註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依託百度10年AI數據經驗、領先的產品技術能力和業界最大的數據標註基地,正在為上百家領軍企業提供AI數據服務,加速產業升級。

數據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燃料」。在今年,「數據」首次被中央納入生產要素,這代表數字中國建設再次提速。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表示:「2010年初,百度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是國內投入最早、技術最強、布局最完整的人工智慧領軍企業,也是最懂數據的企業。目前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已經成為業界規模最大、品牌和技術最強的AI數據服務商,可以為廣大的AI開發者提供最專業、高質量的一站式數據採集標註等服務。」

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

數據眾包模式是群體智能的一種集中體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孫海龍教授分享了面向大數據產業的群體智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他表示,群體智能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為大數據智能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特別是,數據眾包廣泛用於大數據感知、收集和分析等,已成為群體智能支撐大數據智能產業的重要形式,但仍面臨著群智資源管理、任務調度分配以及結果匯聚等多方面的技術挑戰,解決這些挑戰性問題迫切需要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深度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海龍

一站式數據標註服務,引領數據產業發展

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打造的AI數據標註平臺,實現數據從採集、接入、清洗、標註,到質量管理、交付等各流程的一站式管理。

數據採集方面,百度智能雲採集資源覆蓋40多個國家地區,全國8大方言區。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已實現到業內最快的人像採集速度,每周可採集人像3萬個,採集語音5萬條。

數據標註方面,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已經形成四大關鍵能力:支持全場景的數據標註工具、全流程的流程平臺管理能力、智能的標註技術以及龐大的資源支撐的能力,能夠針對各類AI應用場景數據需求,提供一站式AI數據服務。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沉澱了70餘種數據標註的能力,近十年來已經為百度200多條產品線和業內上百家行業頭部客戶提供了近5萬次AI數據服務,正確率最高達到99.99%。

會上,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團隊揭秘了AI數據標註平臺的核心技術。數據標註平臺由工具平臺、資源管理平臺和任務分發管理平臺組成。工具平臺滿足客戶語音、圖片、視頻、文本、3D點雲等全類型、全場景數據標註,支持點、線、框、區域等多種元素拖拽配置,每年支持數千個不同規則項目需求;資源管理平臺與任務分發管理平臺,打造從數據接入、任務分配、資源調度、質量審核、任務結算等全流程支撐體系,實現對百萬級任務和數十萬用戶實時管理。藉助機器決策,標註過程實現了人員和數據的自動流轉,擺脫了人工幹預,兼顧了效率和公平。針對用戶歷史標註行為進行深度挖掘,結合百度自身的用戶畫像能力,系統能自動描繪出全面、精準、多維的用戶畫像體系,為每一個數據標註項目推薦最合適的標、審人員,確保使用最匹配的人員為客戶釋放數據最大的價值,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更兼顧了效率。數據標註平臺以百度智能雲AI、大數據、雲計算等能力為底座,基於領域驅動的微服務架構、插件化的微內核架構,保障平臺快速高效運行,為客戶創造大規模高質量數據標註服務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不斷探索前沿智能標註技術,從0到1,構建強大算法能力。目前,AI算法已貫穿標註前、標註中、標註後全流程,廣泛應用於預標註、輔助標註、質量檢查、人員畫像等各環節,累計提升標註效率超60%,標註錯誤自動檢出佔比達70%,極大提升標註效率與質量。據介紹,AI輔助的智能標註引入後,實現人體骨骼點標註整體效率提升71%,OCR的輔助標籤效率提升20%,3D連續幀障礙物預識別單幀效率提升28.8%。此外,數據眾包與百度研究院合作的基於深度學習的三維點雲等前沿標註技術持續激發AI數據的潛能,目前已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不俗進展。

首發數據服務與資產管理平臺,提效AI算法模型迭代

作為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百度智能雲發布了業內首個智能駕駛領域數據服務與資產管理平臺,為智能駕駛企業用戶提供一體化智能數據服務解決方案。數據服務與資產管理平臺覆蓋「數據採集、數據標註、數據管理、模型訓練、模型評測」的人工智慧開發全生命周期,幫助企業用戶圍繞數據打造AIPipeline,提升AI算法模型迭代效率,讓數據更好的驅動模型開發。數據服務與資產管理平臺將以領先的數據服務,為客戶打造AI數據閉環,加速客戶數據價值實現。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現場的專家一致認為,未來數據質量、數據治理、人才培訓、流程標準等將成為AI數據服務進一步發展的關鍵驅動,推動人工智慧技術進入大規模應用。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作為行業實踐的先行者,將依託「百度(山西)人工智慧基礎數據產業基地」的專業標註人力,以業界領先的技術實力賦能各行各業,持續釋放數據要素的深層價值。

相關焦點

  • 產業智能化浪潮起,百度智能雲走向多贏
    因此,在2020年5月,百度智能雲便進行了全新的戰略升級,「以雲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慧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融合雲計算、百度大腦、大數據等百度核心技術,為產業智能化升級輸送AI技術。誠然,當時代處於技術突破的臨界點,市場與社會逐步明確的產業智能化也將反饋一些更加顯著的發展信號。
  • AI+醫療的未來在哪裡:百度智能雲或許有答案
    根據艾瑞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到近6萬億元,約為2010年的三倍,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支出佔總消費性支出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艾瑞認為,未來AI不僅能幫助醫院及藥企的管理與研發,而且能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水平。從供給端來看:當前國內基層與醫院、城市與鄉村,醫療技術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 央視《對話》新年開講智能經濟,百度王海峰:AI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
    王海峰從人工智慧技術如何賦能產業出發,分享百度智能雲的落地實踐經驗;朱民從經濟學角度解讀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潘衛東、張傳衛則分別代表產業智能化的成功企業,分享企業如何實現數位化的從0到1,以及如何克服重重難關……《對話》聚焦三個主要話題,四位嘉賓思想碰撞,現場佳句頻出。話題一:是「智能雲」選擇了企業?還是企業選擇了「智能雲」?
  • 雲智一體的百度智能雲,智能經濟時代的增長密碼
    有別於傳統的雲計算架構,百度智能雲將AI作為最底層的基礎設施,雲計算擔當了AI的輸出載體,並將百度成熟的AI能力沉澱為AI中臺和知識中臺,實現了數據處理、模型建立、決策部署等流程的自動化,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智慧落地的成本。數據印證了百度智能雲戰略的正確性。
  • 從2020百度地圖生態大會,看懂AI地圖技術演變的因果與新機
    其中,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它匯聚了百度地圖既往的技術優勢,也開闢了適應未來發展的新價值空間,那就是2018年。百度地圖正式確定了「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的產品定位,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為用戶提供智能出行服務。今天看來,百度地圖的轉變正是時代契機與自身能力的奇妙碰撞:首先,地圖學的數據密集型計算,與百度的大數據基因相契合。
  • 百度AI這一年的「足跡」
    就在12月30日,百度發布了《百度AI的2020》,回顧與總結了過去的一年。「持續創新突破,探索科技前沿;自主可控、開源開放,夯實軟硬一體 AI 大生產平臺,打造 AI 新型基礎設施;雲智一體,使能行業,賦能生態,加速產業智能化。」這是百度CTO王海峰對百度AI2020年的總結。
  • 伊對聯手阿里雲 讓雲技術賦能戀愛社交行業升級
    在9月17-18日的2020阿里雲棲大會上,伊對相關業務專家分享了雲技術在視頻戀愛社交領域的應用和場景互動形態的探索。伊對是阿里雲的合作夥伴,也是雲技術成功的行業應用案例。伊對App是北京米連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專注於移動端的線上交友和相親,是戀愛社交領域殺出來的一匹黑馬,被業界譽為社交+直播的成功典範。伊對將視頻、直播和在線紅娘創造性地融入該領域,成為獨立賽道的領先者。
  • 上雲轉型賦能AI 京東雲攜手南京麒麟科創園突圍智能產業
    京東云:推動產業雲上轉型、雲上產業聚集萬物互聯給人們描繪了美好的行業願景。2019年,京東新定位為「以零售為基礎的科技服務公司」,強調技術是京東的將來。在由京東零售、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京東雲等組成的十一大業務板塊中,京東雲已經成為集團技術能力的重要輸出平臺,在數據、場景、技術、生態等方面形成了獨特優勢。
  • 百度雲首創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首創雲端圖像搜索基於用戶上傳到百度雲的圖片提供智能分類、人臉搜索等方式……        近日,百度雲在時光軸、足跡等原有圖片預覽功能基礎上全面升級,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
  • 前百度副總裁劉駿創辦寬凳科技,眾包+純視覺方案加入高精地圖大戰
    劉駿曾擔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全球工程技術總監、人民搜索首席科學家。2010年5月,劉駿創立第一個社會化搜尋引擎云云網。2013年9月16日,劉駿正式加盟百度,擔任百度公司副總裁,負責百度戰略技術委員會運作。在百度任職期間,劉駿作為百度LBS事業部總經理,傳言曾把百度地圖市場份額做到70%。
  • 開工大吉輕資產化助力企業智能辦公,為企業全面賦能
    在近期仲量聯行和世邦魏理仕的各種報告中都提到了未來智能辦公場景變化的驅動力和企業要求、需求的變化。如何將大數據、AI系統、數位化等智能辦公與寫字樓進行融合,為寫字樓賦能,實現樓宇的智能辦公轉型升級,將是商辦行業不偏離跑道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企業在高速成長過程中,往往面臨企業員工對於追求高效辦公和舒服辦公空間的需求升級;而一些中小型企業,更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類似的需求一直存在。
  • 天雲數據四場精彩分享|2019大數據技術大會(BDTC)大數據+AI盛宴
    天雲數據在本次大會上覆蓋了四個論壇議題:HTAP混布資料庫、AI中臺、AutoML、AI賦能金融科技。四位嘉賓受邀發表主題演講。一、天雲數據CEO雷濤受邀在新一代資料庫轉型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大數據體系下HTAP資料庫Hubble」。
  • 這可能是最全的百度AI大會2019日程時間表
    中關村在線消息:「Baidu Create 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將於2019年7月3日-7月4日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裡將為大家帶來本屆大會兩天的日程安排。)總經理百度智能雲ABC+X,加速產業智能開發11:55-12:15 尹世明 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ACG)總經理百度大腦論壇14:00-16:25智能駕駛論壇14:00-16:40智能小程序論壇14:00-16:10小度智能生活論壇14:00-16:15智能雲與物聯網論壇14:00-16:50
  • 上海即富:領先支付科技技術賦能智慧新零售
    近年來,隨著大眾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各行業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專家表示,伴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持續深入,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相繼湧現,以新零售、場景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模式持續火熱。
  • 十二年的百度地圖和他的AI新徵程
    而他們始終圍繞科技進行技術的更新和探索,用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讓虛擬的地圖無限貼近真實的世界。正如我們每次打開百度地圖前的啟動頁面,一個衛星環繞的標記符號,還有那句科技讓出行更簡單,輕快又有力量。
  • 百度雲營收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雲業務或推百度市值創新高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百度智能雲的平臺優勢和行業影響不斷拓展,使更多用戶、客戶和合作夥伴從中受益,對於AI商業化的探索也正在撥雲見日。第四季度,百度智能雲的客戶基礎也在顯著提升,我們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正在向電信、交通、工業製造、金融服務等領域廣泛滲透。業績亮眼的背後,是百度雲過硬技術能力和穩健服務的厚積薄發。
  • 響鈴:戰略領投網易雲音樂後,百度的內容生態站上新高點
    對網易雲音樂而言,百度擁有數量龐大且分布廣泛的各種優質內容導流通道,網易雲音樂的內容可以經由百度App、搜索、信息流、好看視頻等產品觸達億萬用戶,且百度熟稔的分發能力,又能幫助網易雲音樂在百度系平臺強大的技術、流量及分發能力支持下,更好地釋放內容價值。
  • 2019智能康輔產業大會:智能科技為傳統康輔產業賦能
    他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正在讓傳統康輔產品實現新升級,讓用戶實現更精準、更舒適的康復治療體驗。除了著眼於技術本身之外,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偉認為,還需要做好產品的運營和整個產業的服務,對於傳統康輔正在面臨的新變革,同行之間還需要多切磋、多交流。隨後的超級路演環節,就為大家帶來一個學習和探討的最佳平臺。
  • 百度袁聞騫:智能製造的人機料法環應當圍繞物聯網進行改變
    大家都知道百度也不能算是說傳統的玩智能製造的企業,為什麼在智能製造千人會上分享物聯網和智能製造的關係。   首先談一下物聯網。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時代,其實為我們物聯網提供了天時。中國製造業規模也是提供了這個地利,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智能製造,物聯網最大的發展應該就是在中國,稍微提一下,也是根據摩爾定律成本不斷下降。
  • 左手雲通訊,右手AI,容聯為何能成為雲聯絡中心「風向標」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技術的普及,以及AI技術的發展,基於雲基礎架構的智能聯絡中心快速崛起,以容聯為代表的中國雲通訊服務商憑藉自主創新的技術能力,率先完成了對國外廠商的變向超車。在交互方式上,從需要長時間等待的人工語音和死板的按鍵交互,升級為語音機器人,通過識別用戶的語音和意圖,一鍵導航的智能語音交互;在資源分配上,從傳統的坐席工作量匹配,升級為根據客戶標籤和客服技能匹配。這背後,一方面是數據分析、語義分析、智能調度、流程協調、運營管理等眾多新興技術的集成,另一方面是激烈的用戶爭奪戰,讓眾多企業機構爆發了以數位化技術賦能業務的強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