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要到冬至了,又到了紀念先人的時候,但為了保護環境,合肥市蜀山區出臺了政策,在小蜀山範圍內禁燒紙錢。但就在前兩天,我們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小蜀山陵園門口售賣紙錢,還公然私設燒紙池,供他人燒紙。
村民在陵園門口私設收費燒紙池
合肥的宋女士說,12月15號早上,她來到小蜀山陵園祭掃,被陵園管理方告知,不能攜帶紙錢進去焚燒。於是宋女士就帶了些花和冥幣,準備放到墓上。
可就在陵園門口,宋女士卻發現,有人私設了一個燒紙池,還在銷售紙錢。
「就一個老頭子攔著我 說可以到這邊燒紙 結果一看 還是收錢的。」宋女士說。
宋女士認為,如果允許私設燒紙池,那麼禁燒令就沒有意義了。「我覺得應該取締吧,既然有這個規定就要遵守,要不然不是拿這個牟利了嗎?」
根據宋女士的舉報,記者來到了小蜀山陵園。在陵園大門旁邊的一塊空地上,記者看到一個大金屬槽,有好幾米長,前面還放了一塊牌子,寫明這是燒紙池,還註明自帶草紙,收衛生費。
一些來陵園祭奠的人就在這個燒紙池裡面燒紙錢。燒紙池裡火舌滾滾,菸灰繚繞,灰白色的紙灰飄的到處都是。一位大叔站在旁邊,向燒紙錢的市民每人收取10塊錢的費用。
記者看到,在燒紙池兩旁,還有一些攤點,不僅賣花,同時也還在銷售紙錢。「走我們這裡買紙錢,燒紙就不收費,從家裡帶紙的,多少收點衛生費。」
而就在售賣紙錢攤點以及收費的燒紙池旁邊,就貼著蜀山區民政局、環保局和城管局聯合發布的通告,上面明確規定「從2018年12月1日零時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小蜀山內燃燒冥紙、冥幣以及香燭等可燃物」。
村民:賣紙是政府答應我們的條件
燒紙池邊收費的大叔表示,他們都是當地小廟鎮拐崗社區的村民。當初徵地做陵園的時候,當地政府是同意他們在這裡賣祭掃用品的。「當時田地徵收,政府只給我們三千塊錢一畝,當時這個公墓答應我們條件,給我們賣紙,現在又講要禁止。」
這些售賣紙錢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也知道燒紙錢不環保,但為了生活,他們還是堅持要在這裡賣紙錢,供人燒紙。
現場,記者表示,燒紙錢會汙染環境,可以用鮮花來代替紙錢,可村民們認為鮮花利潤小,而且保存難,容易爛,而且大部分人也只買一支。
村民們還表示,雖然他們知道燒紙不符規定,但他們之前就囤了很多貨,突然不讓賣了,他們損失很大。
記者也詢問了正在燒紙錢的市民。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並不知道合肥市出臺了相關規定。「紙錢已經帶來了,這種東西帶回去肯定不好,他這邊也提供了方便,所以我們在這裡就給他處理掉了。」
但祭掃的群眾也認為禁燒是正確的,是為了環境保護,也願意支持網上祭拜,或者到墳前用鮮花的形式祭拜。
陵園內已無人燒紙錢
雖然燒紙錢也是我們傳統的祭奠方式,但也不一定非要燒紙才能表達我們的哀思。比如送上一束花就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而且既然出臺了相關規定,就必須要遵守。這是為了環境保護,既是為了大家考慮,更是為了未來考慮。
小蜀山陵園管理處的石繼軍副主任告訴記者,11月,他們就已經貼出了公告,而從12月1號開始,已經全面實施禁燒。「我們陵園12月1日起,就關閉了我們的焚燒池,並且在進入園區的東西兩大門加大了安保人員。禁止前來祭掃的人員攜帶任何的冥紙香燭這些易燃物品進入園區。」
記者看到,小蜀山陵園內已經嚴格執行政策。陵園門口以及園內張貼了不少告示,而且還拉起了橫幅,大門口也有多名工作人員把關。
曾經的集中焚燒點,也已經全部被關閉,園方用隔板將焚燒點圍了起來,不讓人進入。園內的廣播不間斷的播出相關政策。記者看到,來祭奠的人基本上手裡都拿著鮮花。整個園區的空氣比之前清新了很多。
陵園內,也有祭掃用品的售賣點。記者看到,這裡只賣鮮花,不賣紙錢。
對燒紙錢,有些村民覺得是老傳統,現在要禁止了,雖說是為了環保,但他們還是不太理解。
社區:會幫村民處理囤積紙錢
對於售賣紙錢的村民,石繼軍表示,因為那些村民是在大門外面售賣、焚燒紙錢,所以陵園方面也拿他們沒辦法。「他們是當地的村民,拐崗社居委的,我們也進行了勸阻,但是我們沒有強制執法權,對於這個情況我們也無可奈何。」
隨後,記者把情況反映到了合肥市蜀山區小廟社居委拐崗社區。
黃書記表示,拆遷徵地都是按程序來的,不會有問題。另外,社區會上報政府機關,儘量消化這些群眾提前囤集的紙錢。
黃書記說,拐崗社居委已經在和當地的城管、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繫,準備聯合行動,在冬至祭掃之前,勸說這些村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