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爆短視頻平臺的「蓋婭傳說」,又一次將中國元素推上國際舞臺,這一場中式時尚的走秀,讓「中國風」一詞不在是一個存於書本的名詞,而是被賦予靈魂的中國美學文化。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走出國門,被海外人士所推崇,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國潮之風。
國潮不僅發生在服裝行業,在旅遊行業同樣廣受歡迎。在當今這個全新的時代,我國的旅遊業發展越來越被重視,我國是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客源以及旅遊資源,因此旅遊業前景良好,被黨中央、國務院作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旅遊如今已由少數人的奢侈消費變成普通人的大眾消費,極大的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旅遊市場主要由國內、入境以及出鏡三大部分組成,據官方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達55.39億人次,入境旅遊人數達14119.83億人次,出鏡旅遊人數達14971.84億人次,三大市場的總客流量達29147.06億人次,對比2008年的17602.15億人次,每年是以1000多億人次的增長數量在上升,伴隨這樣的增成成績,我國也即將會登上世界上第一大旅遊接待國的寶座,同時囊括第四大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的榮譽。
現在,旅遊業不再是單獨的一個產業,伴隨著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等中國元素的加入,我國的旅遊業能有這樣的發展主要在於其豐富的中國元素,而中國元素包羅萬象,不管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都給廣大的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現在旅遊業的發展中,我們應更加注重對中國元素的開發和利用。
不到翁小姐姐,一人帶火一座城
當旅遊業「遇見」中國元素,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中國元素又是怎樣在旅遊業中呈現別具一格的東方美學文化?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裡,就有一位小姐姐在特製的不到翁上進行轉圈表演。精緻的唐朝妝容和服飾與這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相得益彰,在和觀眾互動的過程中,真實的演繹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讓人有種夢回大唐的感覺。原本只是一個在平常不過的景區表演,經過網絡的二次包裝,就吸引無數人慕名而來,觀眾可謂是裡三層外三層。小姐姐的成名,除了得益於發達的網絡,還有她身上所具有的中國元素。
透著古風與內涵的中國元素,代表著中國幾千年文化沉澱,不論是物質文化還是非物質文化,這都是難以複製的東方美學文化。旅遊業與中國元素的跨界融合,使之更加具有生命力,旅遊不僅是一種經濟生活,也是一種文化生活。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兩大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因此,目前乃至未來,這都是旅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漢服成為進入景區的通行證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其所具有的文化形態多種多樣,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文化的包容性越來越大。隨著漢服文化的傳播,身穿漢服出街不再是大眾眼中的異類,甚至在我國的一處景區,漢服成為的景區的唯一通行證。
位於江西的熹園,因是朱熹與其後代生活的地方而得名,這裡依山傍水,古樹掩映,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輔以源遠流長的徽州化、深厚的朱子化和硯化,為人們展現了一處不一樣的「江南化園林」。熹園內有江南古時的青磚瓦房,在熹園內的任何一處地方拍照都是一幅水墨畫。
這裡就像是漢服愛好者的一個聖地,走進景區,放眼望去都是身穿漢服的人兒。為了讓遊客切身體驗一下古時的生活,園區才規定身穿漢服才能進入該景區,並在熹園內置婺源三絕:木雕、磚雕、石雕。熹園官方表示,這樣不僅讓遊客有代入感,還能傳播和學習徽州文化。
國潮正當時
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出現在各大行業中,旅遊景區的紀念物、櫥窗裡的翻糖蛋糕、別具一格的中式裝修等。國潮正以勢不可擋之勢,逐漸佔據大眾生活的每一處。
國潮,究其根本就是中國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充分利用中國文化推動旅遊發展,對於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文化+旅遊發展的過程中,要遵循客觀規律,對當地文化進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建立特色旅遊品牌。
首先,旅遊本身是綜合性的社會文化活動,其實質是體驗文化、尋找文化差異,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文化密不可分。在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的今天,有超過半數的人願意為體驗文化買單。其次,豐富的文化資源是旅遊業強有力的支撐。想要了解一處地方,就要先了解它的文化過往,具有特色的當地文化才是旅遊靈魂的所在。再者,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都具有強關聯性、高滲透性、邊界模糊等特點。兩個產業互有交叉,文化產業為旅遊產業提供豐富的內容產品,旅遊則為文化消費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為文化保護傳承提供有力支撐。
文化+旅遊的發展本質,就是要透過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用文化元素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質和內涵,形成新的文化旅遊發展業態,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拓展文化市場空間,促進文化消費和文化傳播。
我們都是國潮的傳播人
國潮已成為時尚的標杆之一,從15年到18年,正是國潮崛起之時,不僅在國內蓬勃發展,在國外也同樣掀起「糾正西方審美」的時尚熱潮。從被法國人帶到海外的回力,憑藉著復古和耐磨舒適等一系列獨特的好口碑逐漸聲名鵲起,到現在的國風服飾的走秀,崛起的新一代國風設計師,將國潮成功的佔據了西方的時尚圈。
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國民加入傳播國潮文化的隊伍中,他們身體力行,身穿唐裝漢服,開設私塾,教四書五經,背唐詩宋詞;就連廣電總局也在大力宣揚中國文化,《中國詩詞大會》、《傳承者》等具有中國文化的綜藝,也是廣受大眾的喜愛。不管是以何種方式傳播中國文化,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中國文化繼續前行,在全球的上空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