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元左右的小米手環到幾千元的 Apple Watch,智能穿戴設備正在爆炸式增長。
進化到現在,智能穿戴設備進入了成熟期,語音通話、收發信息、運動檢測和健康管理等功能基本是標配。
年關將至,如果家有「老頑童」,該選哪款智能穿戴設備做新年禮?
老人最關心什麼?
給長輩購買智能穿戴設備時,不少人忘了老人才是使用者,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買的產品並不符合老人的需求,「花錢打了水漂」。
「老頑童」們的需求究竟有哪些呢?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請小區老年活動中心的 20 位 60 歲以上的「老頑童」勾選了需求表格,選項可多選,被勾選最多的前六需求依次是:
價格:不要太貴,子女不要給自己花太多錢續航:充電一次能管較長時間,一般認為一個月是比較理想的通話和定位: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聯繫子女,發送定位到子女手機上步數記錄:要和朋友比微信步數健康管理:能做心電圖,能檢測血壓和血糖審美和做工:簡單、百搭,最好防水防摔看吧,「老頑童」們的部分需求其實和年輕人的不一樣,同樣是健康管理需求,年輕人關注更關注心率和卡路裡,老年人更關注心電圖、血壓和血糖。
有趣的是,這次調查的話題逐漸轉移到了子女對父母的孝心上,有位阿姨說的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孩子給自己買什麼都覺得開心,又不希望他們花太多錢,(他們)在外面工作打拼也不容易…… 現在買房壓力大啊!」
產品怎麼選?
雖說「老頑童」有自己的需求,但畢竟受限於對智能穿戴產品的認識,可能有部分因素沒考慮到,接下來就是年輕人需要做補充的時候了。
根據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老年健康研究報告(2018)》顯示,造成中國老年人疾病負擔的最主要健康問題分別是:
腦卒中(中風)、惡性腫瘤、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心理健康問題所導致的疾病(如抑鬱、自殺和老年痴呆症)、高血壓性心臟病、跌倒。
這些疾病大多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率、血氧、血壓和血糖等方面的異常,而且在發病後是否能及時獲得救治至關重要。
因此,健康監測和緊急聯絡功能應該作為核心因素去考慮。
▲ 摔倒檢測和緊急聯絡兩項功能可以重點考慮。圖片來自:華米官網
結合老人需求,加上愛範兒對智能穿戴設備的了解,我們列出了幾點購買建議。
1. 如果老人有心血管、大腦認知方面的疾病,強烈建議購買有獨立通話和定位功能的蜂窩版設備
很多產品有 GPS 版和蜂窩版,例如 Apple Watch、OPPO Watch、小米手錶等,我們更建議購買蜂窩版。
一旦老人遇到緊急情況,例如摔倒無法動彈、發病或走失,可以第一時間給家人撥打電話並發送定位,可靠性超過依賴藍牙的 GPS 版。
▲ 老人經常手裡提著袋子拿著東西,智能手錶有獨立通話也能方便不少。圖片來自:小米官網
▲ 設備可發送定位信息到手機,也可從手機上查看設備的位置。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一般情況下,蜂窩版比 GPS 版貴 20% 左右(大多為幾百元),比起它提供的功能,還是很超值的。
2. 儘量購買帶有 ECG(心電圖)功能的設備
對於「老頑童」來說,ECG 可以算作最實用的功能之一,它可以簡單地監測心率變化並生成心電圖,而心率和心電圖異常是不少老年或先天性疾病的主要表現之一,早發現,早治療,對自己和家人都好。
智能穿戴設備的 ECG 功能推出至今備受爭議,不少人懷疑它的準確度,實際上大可不必擔心,只要是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認證的 ECG,準確性是可靠的。
比如說華為 Watch GT 2 Pro ECG 款,是華為首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二類醫療器材註冊證的智能穿戴產品,它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心電圖測量,並提供帶有醫師籤名的心電圖報告。
▲ 部分智能穿戴設備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圖片來自:華為官網
Amazfit 米動健康手錶,搭載全球智能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慧晶片「黃山 1 號」,支持 7×24 小時心律不齊(含房顫)監測和遠程醫療指導服務。
▲ Amazfit 米動健康手環支持測心電圖。圖片來自:Amazfit 官網
Apple Watch 也有 ECG 功能,但目前在中國大陸無法開通使用。
對 ECG 持觀望態度的朋友,不妨把它看做一個隨時隨地低成本監測健康的補充方式,或許準確性不如大型醫療器械,但有好過無。
在此我們特別聲明,如果發現老人已出現較為明顯的疾病症狀,一定要送到醫院進行診療,智能穿戴設備的意義是防範和自我排查,不能等同於醫療設備。
3. 防水功能要優先考慮
不少老年人滑倒摔倒的地點主要在浴室內,較多發生在洗澡或上洗手間時,為了避免老人擔心設備進水而不佩戴,購買的智能穿戴最好有較高的防水性。
另外,老人洗漱、做家務和運動時,智能穿戴設備有可能和液體接觸,錶帶最好選用親膚的矽膠材質,速幹又好打理。
▲ 右側的矽膠錶帶防水好打理
至於設備的防摔功能,我們覺得要看老人的實際需求,防摔的智能穿戴設備一般較為厚重,更適合經常戶外運動的年輕人,不太適合需要長期貼身佩戴的老人。
一圖看完主流產品
弄明白了「老頑童」們的需求和需要補充注意事項,我們再看看看市場上主流品牌的可穿戴設備產品有哪些。
老人們最看重的價格因素,個人覺得不需要放到第一位考慮,還是要看購買人的預算。
為子女考慮是父母的天性,這一點不能對他們妥協,買的東西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才算是錢花在了刀刃上。
智能穿戴設備的展望
我們發現,目前大品牌的智能穿戴設備均未推出血壓和血糖監測功能,只有一些不知名品牌嘗試了這兩項功能,但都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這兩個功能可以說是老年人剛需中的剛需,如果哪天技術實現了,不僅老年人可用,年輕人也可用,畢竟現在高血壓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大家的健康管理觀念也在轉變,養老從年輕時開始。
▲ 血氧檢測功能已面市,期待血壓和血糖功能上市。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之前有人問我:「你覺得智能穿戴設備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智能穿戴設備是一種生活態度。」
智能穿戴設備從最開始的通話信息接收器,逐漸發展成現在集信息、健康、日程管理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設備,購買它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購物行為,而代表你對自己、對家人的關心的態度,這種態度是由內而外的,積極向上的,可以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