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谷歌入場,NMPA審批創紀錄,可穿戴持續大熱

2021-01-09 動脈網

2020年,可穿戴領域又迎來了新的巨頭玩家。2020年8月27日,科技巨頭亞馬遜發布了名為「Halo」的智能手環,主要用於健康和健身追蹤。同時,亞馬遜還推出了與之配合的手機App及訂閱服務。這是亞馬遜旗下第一款可穿戴設備,標誌著亞馬遜向醫療健康領域又邁進了一大步。

與此同時,可穿戴領域的其他大玩家也沒有閒著。蘋果、Fitbit和華為等全球頭部可穿戴設備品牌也在近期扎堆發布了新產品或是新技術。NMPA和FDA也在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審批上大開綠燈。一時之間,可穿戴設備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跡象。

事實上,這一繁榮景象並非今日開始,早在2019年,可穿戴設備借著醫療健康的東風重新復甦的時候,動脈網就對當時的大健康可穿戴設備領域進行了總結(連結直達:《蘋果、華米、華為下重注!半年14起投資,健康可穿戴設備重回快車道》)。時隔一年,2020年的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又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巨頭紛紛入場,亞馬遜和谷歌殊途同歸

越來越多的跨界巨頭入場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是今年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徵。其中,亞馬遜的入場是這一領域最大的事件之一。

2020年8月27日,亞馬遜發布了名為「Halo」的智能手環。這一具備健康監測功能的智能手環並非單一產品,它實際上是亞馬遜全新健康服務項目的載體。通過與移動端App配合使用,它可以提供包括活動量評估、睡眠監測、體脂測量等在內的5項健康監測功能,幫助用戶改善個人健康。

亞馬遜Halo手環(圖片來自亞馬遜官網)

不同於絕大多數手環或手錶,Halo的設計非常簡練,並沒有屏幕顯示。設計者更傾向於讓其專注在健康監控功能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它不會因為頻繁的消息對用戶產生影響,並且將寶貴的電力資源集中到了核心功能上——一次充電可以維持至少7天的正常工作。用戶甚至可以佩戴它洗澡或是遊泳。

沒有屏幕意味著你無法通過慣用的屏幕與其交互。不過,Halo具有獨特的「Tone」語音評估功能。它可以利用語音識別AI全天記錄並分析用戶的聲音信息,並將用戶的情緒波動,如活力四射、充滿希望或猶豫不決的時間反饋在App上,從而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個人情緒和人際溝通。

為了避免公眾對隱私信息的顧慮,亞馬遜還特別強調所有基於語音的片段都不會存儲在雲裡。一旦處理完畢,這些數據就會被自動刪除。同時,這些錄音絕不會用於定向廣告。

亞馬遜Halo手環具備體脂測量功能(圖片來自亞馬遜官網)

另一個名為「Body Composition」的特色功能則可以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提供用戶身體的三維渲染圖,以及體重、體脂率等信息。Halo App會引導用戶以不同姿勢拍照(正面、背面和側面),並在幾秒鐘內反饋結果。隨著數據的積累,Halo最終會生成一個以時間序列為特徵的身體模型。

相比傳統體脂秤單獨使用BMI(身體質量指數)衡量體脂率的犯法,Halo的方式要更加精確實用。這是因為BMI通常會把肌肉誤認為脂肪,所以,健美運動員往往會被打上肥胖的標籤。

除此以外,Halo還可以實現一些較為常規的健康監測功能。比如睡眠狀況監測、運動鍛鍊情況等。比較有意思的是,Halo會對用戶的鍛鍊情況進行打分評估。同時,亞馬遜還與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哈佛健康出版社等知名醫療健康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每日鍛鍊任務。通過積分激勵的方式,Halo或許能對用戶起到更好的鍛鍊激勵作用。

為了減少以往可穿戴設備使用率不高的結局,亞馬遜為Halo選擇了訂閱服務的方式,99美元可以獲得設備和半年的免費服務。之後則需要每月3.99美元的訂閱費用。

作為亞馬遜第一次試水之作,Halo在功能上還是相對更為偏重健康,在醫療環節著墨不多。因此,這款產品暫時並不需要通過FDA認證。

亞馬遜的入場更多是對谷歌攜重金殺入可穿戴市場的回應。早在2019年11月1日,谷歌即宣布將以21億美元收購曾經的「可穿戴第一股」Fitbit。消息一出,業界震驚。

儘管Fitbit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距離巔峰時期已有巨大差距,但仍是市場佔有前列的巨頭。因此,此次收購需要得到各個主要市場的批准。尤其是歐盟,以數據隱私及安全為由對此次收購提出異議。

為了獲得批准,谷歌與歐盟委員會進行了多輪談判,並做出了多項承諾。這些承諾包括谷歌同意不把從Fitbit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收集的健康數據用於廣告業務、歐盟用戶有權拒絕谷歌服務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以及谷歌和第三方必須在獲得用戶許可的情況下才能通過Fitbit的數據接口獲取健康數據。

此外,谷歌還需要保證為基於安卓平臺的第三方可穿戴設備廠商提供支持,且不能故意劣化第三方可穿戴設備的用戶體驗,或通過利用谷歌開源項目(AOSP)之外的軟體來達到偷梁換柱的目的。

谷歌承諾在10年內持續遵守這些規定。同時,歐盟在認為有必要的時候還會提出新的要求。最終,這項收購在2020年12月獲得了歐盟批准。儘管谷歌還需要在其他市場獲得收購批准,但相比歐盟,谷歌在美國及其他市場獲得批准的阻力要更小。因此,如果沒有大的意外,我們可以認為谷歌完成了對Fitbit的收購。

在這期間,Fitbit產品首次通過了FDA認證,完成了從運動大健康向專業醫療定位的轉變。與此同時,相應人員的準備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2020年12月,谷歌挖來了可穿戴設備初創企業AliveCor的首席醫療官Jacqueline Shreibati博士。Shreibati將在這家科技巨頭的臨床團隊工作並向Google Health的首席健康官、前HHS官員Dr. Karen DeSalvo報告。

谷歌和亞馬遜兩大巨頭,基於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在可穿戴設備的戰略選擇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徑。此前沒有積累的亞馬遜選擇了親自下場,以Halo健康手環及背後的一系列服務試水;已經建立了穩固移動生態的谷歌則選擇直接收購已有相當基礎的Fitbi來快速做大。不過,兩者不同行動的終點均指向了愈發火熱的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市場。可謂殊途同歸。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在收購硬體企業上並沒有成功的過往。相反,當年穀歌以125億美元高價收購摩託羅拉後並沒有如預期一般重鑄摩託羅拉的輝煌,反而在兩年後就以29億美元將其低價出售給聯想。從這個角度而言,Fitbit的前景如何仍然需要時間來予以證明。

無論如何,兩大巨頭的入場顯然將對可穿戴健康設備的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國內消費電子巨頭入場,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競爭白熱化

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在全球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米和華為近年來長期穩居全球出貨量前五。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最近小米開始自己涉足可穿戴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但主要還是針對AIoT方向。在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方向上,小米生態鏈內的華米依然是主要的供應商。

僅限這一特定領域,我們可以將小米等同於華米。作為消費電子巨頭進軍醫療器械的先行者,華米的可穿戴醫療設備早在2018年就通過了NMPA認證。

在2020年,可穿戴健康設備中的「中國力量」又新增加了OPPO、VIVO和歌爾幾大潛力股。OPPO自不必說,即使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上,OPPO和VIVO也可以排進前五。歌爾則是全球消費電子領域聲學代工巨頭,蘋果AirPods有三成出自其手。與此同時,華為也首次在NMPA認證中出現。

OPPO在2020年3月發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智能設備OPPO Watch,可實現24小時心率監測及心率異常提醒,並可實現運動實時監測。從運動入手,這也是眾多可穿戴設備品牌的傳統路徑。

作為OPPO的兄弟企業,也是主要競爭對手的VIVO也迅速做出了回應。2020年9月22日,VIVO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錶VIVO Watch。這款產品除了運動健康,也支持全天候心率監測和連續血氧飽和度監測。

OPPO Watch ECG(圖片來自OPPO官網)

僅僅兩天後的9月24日,OPPO宣布OPPO Watch ECG全球首發,並宣布這款具備ECG持續監控功能的智能手錶獲得了NMPA醫療器械二類證。在NMPA網站中,這款產品以其集團旗下企業深圳市中科明望通信軟體有限公司的名義註冊。

OPPO Watch ECG醫療器械註冊證信息(截圖來自NMPA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品牌從運動大健康切換到專業醫療的速度相比,OPPO僅僅只花了半年時間。這不僅體現了極高的效率,也表明OPPO早就設計好了產品升級迭代的路線規劃。

OPPO Watch ECG提供的單端導聯ECG持續監控可以顯示用戶的心電圖曲線,並為有需要的用戶提供付費專家解讀和免費算法分析服務。除了心電圖功能,OPPO Watch ECG也具備心率監測、睡眠監測、經期管理、久坐提醒、呼吸減壓、經期管理等常規健康監控功能。

僅僅一個多月後的10月30日,華為在Mate 40系列國內發布會上同期發布了一系列可穿戴設備新品。其中,華為Watch GT2 Pro ECG備受關注——這是華為首款獲得NMPA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可穿戴設備,除了常規的運動、睡眠及壓力監控,還可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ECG心電圖監控及血氧飽和度監測。

華為還同時聯合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為用戶提供人工心電圖解讀服務。專業醫師會提供人工心電解讀服務,並給出帶有醫師籤名的報告,幫助用戶及早發現心律失常高風險,自主管理心臟健康。

藉助Watch GT2 Pro ECG,華為與醫療機構持續探索新的研究。其中,中國醫促會基於華為可穿戴設備和HUAWEI Research創新研究平臺共同發起,北大人民醫院,安貞醫院等三甲醫院聯合參與的血管健康研究是業界首次突破基於腕部ECG+PPG的動脈硬化風險篩查技術,並為參與者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

用戶加入血管健康研究項目後可在靜止狀態下,利用app自主檢測評估,獲得與同齡人血管健康水平對比;並可隨時查看過往歷史檢測數據,了解自身血管健康狀況。針對高風險用戶,研究項目還提供一站式整合管理服務,主動對動脈硬化進行早期預防和幹預,幫助用戶實現居家血管健康管理。

此外,長期與華為可穿戴設備合作的301醫院也基於華為高性能ECG傳感器發起心臟健康研究。通過詳細記錄心電信號的圖形,發現房顫、早搏等心臟節律異常狀況,從而幫助用戶及早發現心律失常高風險,自主管理心臟健康。

早在2020年上半年,301醫院與華為心臟健康研究團隊合作的心臟健康研究項目就已經為移動醫療技術心血管疾病管理、心房纖顫的早期監測和治療取得新的研究進展。

研究團隊使用華為可穿戴設備將設備的光電容積脈搏波技術(PPG)應用於房顫篩查,可為用戶提供長期舒適的心律監測。基於多學科團隊支持的房顫管理平臺則可以為篩查出的房顫人群提供整合管理策略,從而實現房顫管理一級、二級預防及患者參與的自我管理。

這兩項研究成果先後於2020年4月和5月發表在全球心臟和心血管系統領域的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和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歐洲心臟病雜誌》(EHJ)上,獲得了國際醫學界的認可。

華為Watch GT2 Pro ECG醫療器械註冊證信息(截圖來自NMPA官網)

如果稍有留意便會發現,華為Watch GT2 Pro ECG的NMPA二類證中清楚地標記了「受託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這意味著,這款產品是由代工巨頭歌爾股份代工。事實上,歌爾股份自己也有一款具備ECG功能的智能手錶通過了獲得了NMPA認證。

歌爾股份在聲光及微傳感器領域有著突出的行業地位,蘋果AirPods有逾三成由其代工。最新發布的蘋果AirPods Max更是有很大概率由其獨家代工。

歌爾股份的ECG手錶也通過了NMPA認證

(圖片來自歌爾股份官網)

事實上,歌爾股份對醫療健康領域早有想法。早在2017年,歌爾股份就通過了ISO 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2020年拿到NMPA證書則代表其完成了旗下可穿戴產品從消費電子到醫療器械產品的跨越。同時,這也是山東省第一張ECG智能手錶NMPA器械證。

VIVO和OPPO推出可穿戴設備意味著手機市場排名前列的品牌都已經進入這一領域,凸顯了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的火熱。同時,消費電子代工巨頭歌爾股份也拿到了NMPA認證,加上華為和OPPO也通過了NMPA認證,以醫療級ECG為賣點的可穿戴設備市場競爭將會逐漸被通過了NMPA認證的消費電子廠商佔據。

2020新增18款醫療認證,我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審批發力

在2019年9月初我們有關可穿戴設備的文章中(連結直達:《蘋果、華米、華為下重注!半年14起投資,健康可穿戴設備重回快車道》),曾對截至當時的NMPA認證和FDA認證進行了盤點。一年多時間後,這一列表又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穿戴設備」的定義上業界至今都有不同的看法。國家藥監局(NMPA)在2020年9月22日《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219號(醫療體育類139號)提案答覆的函》中對此也做出了解釋。

《提案答覆的函》指出可穿戴醫療產品實際上是採用穿戴技術對日常設備進行智能化設計,以特定的算法技術,運行時由患者穿著或附加在患者身上的一類產品的統稱,其涵蓋範圍較廣,其功能包括運動數據監測、環境數據監測、生理信息監測處理、醫療信息收集等等,其產品形式有軟體、硬體和軟硬體結合等。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根據產品的預期用途,只有明確以疾病的診斷、監測等目的的產品,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其他一些普通電子產品並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如按摩器、脂肪運動機、運動心律儀等)。

與此同時,由於相關審批極少以「可穿戴」關鍵詞進行定義,也給相應統計造成了一些困難。在2019年關鍵詞的基礎上,我們本次進一步增加了可能的審批關鍵詞,結果僅有細小區別。但無論如何,本文所列出的NMPA及FDA認證並不能保證包含所有通過認證的可穿戴設備。若其中有所遺漏,也歡迎相關人員與我們聯繫。

NMPA近年可穿戴設備認證情況列表

首先來看一下NMPA認證。我們2019年僅錄得一款通過NMPA認證的可穿戴產品,於2019年6月獲批。在本文的回顧性研究中重新對數據進行更新,共錄得2019年6款可穿戴醫療設備獲批。其中,除了一款屬於遺漏以外,其他4款註冊日期均在2019年文章發布之後。

如果說2019年NMPA的審批數據與往年尚處於同一水平,2020年這一情況發生了明顯改變,全年共有18款可穿戴醫療設備獲得NMPA認證。這一數量幾乎相當於2017-2019年三年獲批產品的總和,可穿戴設備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華為、歌爾、OPPO(中科明望)等知名廠商之外,索思醫療共有6張可穿戴設備NMPA證書在2020年獲批,另有2張NMPA證書則是在2019年獲批。在2019年之前,索思醫療也是獲批NMPA證書最多的企業之一,共有5張NMPA證書獲批。此外,從2017年首次獲批至今,索思醫療每年都會有新的NMPA證書獲批。這顯示了該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力度。

在產品種類上,2020年獲得NMPA認證的可穿戴設備也有不少突破之處。除了較為常規的心電傳感、血氧等產品,也有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自動體外除顫設備及腫瘤電場治療設備獲批。

這其中,蘇州維偉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穿戴式自動體外除顫器和深圳矽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是通過創新醫療器械審批通道獲批。除此以外,另有兩款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也在2020年獲批。

我們認為繼心電監控後,持續葡萄糖監測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可穿戴設備的一個發展方向。不過,目前的持續葡萄糖監測只能實現微創採血,用戶體驗仍然不夠完美。這一領域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將取決於無創生物傳感技術的成熟。

FDA近年可穿戴設備認證情況列表

相比NMPA在可穿戴設備審批上的突飛猛進,FDA則相對平穩,保持了一貫的節奏。2019年我們查詢共有10款產品通過了FDA審批。其中,有7款在去年我們撰寫文章時已經通過認證。

2020年有14款產品通過了FDA審批,比去年的10款有所增加。不過,這並不是近年審批的高峰——2017年FDA全年審批了17款可穿戴設備,創造了紀錄。

有意思的是,與NMPA認證一樣,在今年通過審批的名單中,赫然出現了幾個可穿戴設備的巨頭。2018年,蘋果Apple Watch的ECG App以創新醫療器械的方式獲批。在2020年,除了升級後的Apple ECG 2.0,Fitbit和三星的可穿戴ECG手錶也通過了審批。

Dexcom和飛利浦兩大傳統醫療器械廠商也在列表中榜上有名——前者以可穿戴血糖監測及注射貼片獲批,後者則獲批了可與多款設備搭配的可穿戴無線生物傳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杭州維靈信息的柔性可穿戴貼片通過了FDA審批。在NMPA審批中,維靈信息也有兩張NMPA證書均是基於柔性可穿戴技術。由於可以更加貼合皮膚,提高舒適度和監測準確性,柔性技術將對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曾在CES上引起關注的RelifeBand Technology手環也獲得了FDA審批。這款手環配合低過敏源導電凝膠可幫助用戶預防或緩解包括焦慮、宿醉、偏頭痛、暈車、化療和晨吐等症狀。

此外,Ectosense NV的可穿戴睡眠監測貼片也頗有新意——這款產品可用於睡眠呼吸暫停(俗稱:睡覺打鼾)的監測。相比傳統的監測方式,利用可穿戴設備的心電持續監測功能監測睡眠呼吸暫停的效果顯然更為舒適,且更為精準可靠。

一年金額高達24億美元,市場規模提升35%,可穿戴「錢」景看好

自2020年8月以來,可穿戴設備領域發生了20起收購及融資事件,經換算後金額接近24億美元。其中,谷歌對Fitbit的收購金額高達21億美元,是近年來這一領域涉及金額最大的融資及併購事件。

可穿戴設備融資情況

從新增融資及併購事件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可穿戴設備正在逐漸向更多更實用的功能進化。以最近融資額較大的Element Science為例,這家在2020年融資額高達1.456億美元的可穿戴設備公司正計劃藉助融資完成旗下可穿戴心臟復律除顫器(P-WCD)的臨床研究,這款低調的個人除顫器不僅可以檢測,也可以對房顫有一定治療作用,比起以往的房顫檢測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在已有的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中,頭戴式是較為少見的一種類型。EyeControl的可穿戴眼部追蹤頭帶是一款AI賦能的遙控通信設備。只需要簡單的AI學習過程,它就可以幫助用戶通過轉動眼球選擇菜單,從而實現輔助通訊。這對於一些特定的患者有很好的幫助,比如需要在家全天照看的患者、ICU患者以及護士站的醫護人員。

此外,一些頗有想像力的初創企業還將適用對象擴展到了寵物上。Dinbeat的融資雖然不多,但旗下的寵物可穿戴外套可以實時無線監控寵物的健康狀況,收集寵物的心電圖、心率、每分鐘呼吸和溫度等指標信息,幫助獸醫更好地治療寵物。考慮到寵物市場巨大的潛在規模以及短期內供不應求的現狀,這或許會是一個有想像力的發展方向。

與融資併購相對應的則是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根據IDC發布的可穿戴設備的全球2020年Q3市場報告,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到了1.25億,相比去年同期出貨量增加了35.1%。IDC預計2020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3.96億,2024年將達到6.317億,2020-2024五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2.4%。

2020Q3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排名及佔比(截圖來自IDC官網)

根據IDC發布的數據,2019年Q1排名前五的可穿戴廠商依次為蘋果、小米、華為、三星和Fitbit。2020年Q3全球前五的格局變化並不大,只是排名上略有變化,排名前四的可穿戴設備廠商依次為蘋果、小米、華為、三星,Fitbit和印度廠商BoAt則都以2.6%的市佔率並列第五。

除了Fitbit出貨量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6.2%,排名前五的廠商相較2019年同期出貨量均有大幅增長。印度品牌BoAt暴漲316.9%,使其市場佔有率從2019年同期的0.9%大幅提升到了2.6%的水平。即使增長最少的小米相比2019年同期也有高達26.4%的增長率。

寫在最後

隨著技術的發展,可穿戴設備逐漸在努力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和功能,從單純的體溫、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監控逐漸向血糖、心電、腦電及血氧監控進化。不僅如此,一些可穿戴設備還逐漸開始介入治療領域。

在新冠疫情中,醫療健康物聯網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在直接參與疫情防控上,還是輔助如網際網路醫療的其他方面。作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穿戴設備自然也功不可沒。比如,Fitbit就在驗證通過可穿戴設備提前發現並篩查新冠肺炎患者的可能性,美國國防部與飛利浦也在做類似的研究。

我國相關機構也看到了可穿戴設備的巨大潛力,並加大了審批力度。此外,在可穿戴醫療器械標準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和國家藥監局還積極推進可穿戴產品領域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目前,我國已發布相關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17項,已覆蓋血壓計、心電記錄儀、血糖儀、心臟超聲、外周血管超聲、呼吸機、腦電圖機等領域。

以可穿戴醫療器械產品基礎標準方面,我國就發布了《可穿戴產品應用服務框架》(GB/T37344)、《可穿戴產品數據規範》(GB/T37037)、《可穿戴產品分類與標識》(GB/T37035)等3項國家標準,積極推動《信息技術 穿戴式設備術語》國家標準制定,為可穿戴設備建立了標準基礎。

未來,相關審批機構還將加快推進醫療器械監管的法規體系、監管技術支撐體系和檢驗檢測能力的建設,並制定指導原則制修訂5年規劃。不出意外,未來幾年我們將迎來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的一個暴發期。動脈網也將持續關注該領域的發展並帶來第一手的動態。

參考資料:

NMPA: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219號(醫療體育類139號)提案答覆的函

IDC:Shipments of Wearable Devices Leap to 125 Million Units, Up 35.1% in the Third Quarter, According to IDC

IDC:Worldwide Wearables Market Forecast to Maintain Double-Digit Growth in 2020 and Through 2024, According to IDC

mhealthintelligence.com:Philips, Defense Department Expand mHealth Project for Infection Tracking

mhealthintelligence.com:Fitbit Study Uses mHealth Wearables to Detect COVID-19 Symptoms

相關焦點

  • 谷歌大動作!進軍可穿戴市場叫板AppleWatch
    谷歌正式進軍可穿戴設備行業了!1月14日晚間,據報導,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宣布已正式加入谷歌大家庭。這意味著谷歌已完成21億美元收購Fitbit。但美國司法部表示將繼續調查該交易。目前Fitbit已於14日停牌。
  • 【可穿戴】人工智慧賦予可穿戴設備智慧
    智能可穿戴設備不僅實現了設計與科技完美融合,模糊時尚與科技的界限,還需要通過人工智慧來思考未來可穿戴智能設備出路,人工智慧是所有智能硬體最高層級應用,以達到科技與人體驗完美融合。
  • 三星獲得可穿戴設備新專利 可測血糖、乳酸、血壓等
    因此,在該技術中需要一種方法和設備來促進可穿戴貼片組件的持續使用。三星的專利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和缺點,並且至少提供了一些優勢。因此,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可穿戴電子設備,該設備具有一些可替換部件,如微針,以及其它可連續使用的部件,如電池,可拆卸地相互耦合。
  • 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2020年陷入困境 2021年日子更難熬
    、蘋果、Facebook和谷歌這四大科技公司卻變得比以往更大強大,更具價值。  對於美國四大科技公司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而言,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值得關注的一年。在全球疫情導致許多公司破產的一年裡,這些市場領先者卻蓬勃發展,賺取了大量利潤,並推動它們的股價飆升,使之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和更有價值。但明年,其前景將截然不同。
  • 已經遇冷的智能可穿戴,可能在2018年回魂嗎?
    智能穿戴瞬間成了一個大風口,創業公司與大廠一起入場,好一通熱鬧。那段時間也出現了不少標誌性的產品。比如和張全蛋同一時間火了的蘋果表,還有出貨量奇高的小米手環,特別漂亮的Moto 360和據說最專業、今天已經破產了的Jawbone。
  • 【支撐】人工智慧支撐可穿戴設備不斷創新
    可穿戴設備是物聯網最大消費類產品,作為物聯網領域一部分,聯網、交互是可穿戴設備最基本功能,對於智能可穿戴設備後端支撐的人工智慧、雲端運算是可穿戴設備實現科技體驗最大的核心支撐技術
  • 亞馬遜生意如日中天,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不管如何,亞馬遜在對比微軟、阿里巴巴、谷歌等公司的過程中,依舊在雲市場中具備優勢競爭力。 不過,在2019年第四季度,AWS的利潤已經佔據了整個亞馬遜利潤的一半。這種情況,既可以說明是亞馬遜的雲業務競爭優勢正逐步增強,但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亞馬遜非雲業務的利潤空間正在變小。
  • 智能穿戴持續走俏
    在智能穿戴設備生產車間,冠旭電子董事長吳海全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讓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也讓公司對產品設計進行了重新思考。這款體溫心率監測耳機因此而生。該款耳機自2020年9月量產出貨以來,迅速受到了市場熱捧,銷量持續攀升。冠旭電子曾是一家專注外貿出口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以來,公司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加速出口轉內銷進程。
  • 如日中天的谷歌為何要投資區塊鏈?
    一方面是來自同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壓力,比如微軟的專注於遊戲雲的Azure 、亞馬遜的SWF雲服務和IBM的Cloud雲平臺。谷歌雲急需調整技術結構,結合區塊鏈技術,將谷歌雲服務的競爭力最大化。一項於2017年9月提交的專利申請顯示,谷歌可能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來保護審計信息。
  • 可穿戴設備應具有的特質:這才好意思叫可穿戴設備
    如今在可穿戴領域已有和將要有那麼多的產品。有幾家好意思管自己的產品叫有用不,好意思管自己叫好用不?可穿戴設備要想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嘿,兄弟,咱可得加把勁。「可穿戴設備」是最近在科媒上講濫了的一個話題,大批的產品蓄勢待發準備衝進主流消費電子市場。
  • 順豐左手亞馬遜,右手唯品會,王衛的眼裡不只是快遞
    上周,順豐與亞馬遜宣布達成合作,順豐速運將作為亞馬遜的「黑五物流配送合作夥伴」,服務亞馬遜「海外購物節」。在市佔率持續下滑的壓力下,順豐在2019年5月正式推出針對電商大客戶的特惠專配,降低價格爭奪佔比巨大的電商市場。 順豐轉型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在A股快遞行業,順豐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都是行業龍頭。但自該公司借殼上市以來,業績連年下滑,2018年其在四大快遞公司中表現最差。
  • 影響亞馬遜A10算法的因素有哪些?
    亞馬遜的SEO工作原理與谷歌搜尋引擎的算法類似。 實時了解亞馬遜的更新也很重要。 亞馬遜一直在調整A10算法(例如最新的更新——地理排名)。 你可能知道,亞馬遜的A9算法已經改名為A10。其實,主要的區別在於,新的算法變得與買家更相關。 以下是影響A10算法的一些因素。
  • 疫情使人們更重視健康,可穿戴設備市場火了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表示,在整個2020年,智能手錶和健身跟蹤器等可穿戴設備都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獲益,消費者在這類設備上的支出可能會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繼續上升。Gartner預測,全球2020年可穿戴設備的總銷售額為690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49%,這一趨勢可能至少還會持續幾年。分析師預測,2021年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將達到81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18.1%,而2022年可能達到939億美元。根據Gartner的說法,疫情是推動可穿戴設備銷售激增的主要因素。
  • 谷歌之後,微軟也被指AI作惡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非盈利組織ProPublica發布了在一處臨時兒童收留所的音頻記錄,音頻裡孩子們持續哭泣,一直喊著「爸爸」、「媽媽」,一些孩子甚至哭得喘不過氣來。從聲音聽起來,這些孩子年齡在4到10歲之間。大量媒體和民眾都在譴責美國政府不合理的非法移民處置政策,與之相關的技術提供方微軟也被捲入了風波之中。
  • 谷歌Chromecast Ultra評測 體驗4K投屏很省錢
    對我們來說,這種設備要比支持觸控的顯示屏或自動調諧的耳機更好,甚至比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手錶更實用,比智能恆溫器更有性價比。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很簡單,效果好,可以直接提升家庭娛樂體驗。
  • 谷歌又遭美司法部調查壟斷行為
    五個月前,司法部開始對谷歌在內的科技平臺發起廣泛調查,查看他們是否利用自己的主導地位遏制數字市場競爭。針對谷歌的調查主要集中在數字廣告、搜索和購物比較市場上的行為。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司法部在谷歌調查初期就已經與出版商會面,但最近的幾次由司法部發起的會議涉及問題更加深入。調查人員收集的信息可用於發起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
  • 2015谷歌項目前瞻:智能隱形眼鏡好似天方夜譚
    谷歌也許是世界上最有雄心壯志的高科技公司了。對它來說,2014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谷歌發布了一個新的Android版本,打造了手錶、電視等版本的作業系統,開始對旗下的每款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並且賺得了大筆的廣告收入。但谷歌最耀眼的地方是它的未來。該公司涉足了幾乎每一種令人心潮澎湃的未來技術,無論是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生物技術,還是可穿戴式計算機。
  • 亞馬遜再改算法,關聯流量、長尾關鍵詞、站外流量才是產品排名的...
    ,我們應該隨時關注亞馬遜的算法更新。我們整理了最新的變化信息,深入了解亞馬遜最新更新的細節-亞馬遜A10算法。 返璞歸真--亞馬遜A9 亞馬遜A9是亞馬遜用來決定產品在搜索結果中顯示方式的系統。它在決定哪些產品與人們的搜索最相關時,會考慮關鍵詞,然後將其顯示在搜索結果的頂部。 這個系統與谷歌算法的工作方式非常相似。但關鍵的區別是,A9算法關注並重視銷售轉化。
  • 谷歌升級Win8搜索應用 意圖低調佔市場
    【IT168 資訊】上周谷歌公司曾經表態,鑑於微軟新作業系統缺乏足夠的用戶,因此自己不會支持Windows Phone和Windows 8系統,不會在這兩個平臺上開發軟體。但是今天,我們卻發現Windows 8系統中的谷歌搜索應用獲得了更新。目前,用戶可以在Windows商店中免費下載。
  • 谷歌17歲生日快樂!解密5大「慶生」新品
    而印度亞馬遜已經曝光了LG Nexus 5X的配置信息,同時,今早一組疑似洩露出來的官方PPT,也將Nexus 6P的相關配置盡數曝光。LG Nexus 5X後置攝像頭像素為123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像素為500萬像素,電池容量顯示為2700mAh,亞馬遜頁面描述稱其最長通話時間(3G網絡)可達17小時,最長待機時間(3G網絡)可達3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