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撐】人工智慧支撐可穿戴設備不斷創新
可穿戴設備是物聯網最大消費類產品,作為物聯網領域一部分,聯網、交互是可穿戴設備最基本功能,對於智能可穿戴設備後端支撐的人工智慧、雲端運算是可穿戴設備實現科技體驗最大的核心支撐技術
-
可穿戴設備應具有的特質:這才好意思叫可穿戴設備
如今在可穿戴領域已有和將要有那麼多的產品。有幾家好意思管自己的產品叫有用不,好意思管自己叫好用不?可穿戴設備要想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嘿,兄弟,咱可得加把勁。「可穿戴設備」是最近在科媒上講濫了的一個話題,大批的產品蓄勢待發準備衝進主流消費電子市場。
-
疫情使人們更重視健康,可穿戴設備市場火了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表示,在整個2020年,智能手錶和健身跟蹤器等可穿戴設備都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獲益,消費者在這類設備上的支出可能會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繼續上升。Gartner預測,全球2020年可穿戴設備的總銷售額為690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49%,這一趨勢可能至少還會持續幾年。分析師預測,2021年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將達到81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18.1%,而2022年可能達到939億美元。根據Gartner的說法,疫情是推動可穿戴設備銷售激增的主要因素。
-
三星獲得可穿戴設備新專利 可測血糖、乳酸、血壓等
為了超越蘋果,三星上周獲得了一項全新可穿戴設備的專利,該設備擁有一個可交換傳感器,可以檢測乳酸、體溫、血壓和血糖水平等生物標誌物。事實上,血糖是三星專利的主要關注點。僅在美國就有340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95%為2型糖尿病,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等著蘋果和三星等科技公司來攻克。在三星的專利背景中,它們注意到各種生物標記物,如葡萄糖,存在於人類血液中。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進軍可穿戴市場叫板AppleWatch
谷歌正式進軍可穿戴設備行業了!1月14日晚間,據報導,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宣布已正式加入谷歌大家庭。這意味著谷歌已完成21億美元收購Fitbit。但美國司法部表示將繼續調查該交易。目前Fitbit已於14日停牌。
-
亞馬遜、谷歌入場,NMPA審批創紀錄,可穿戴持續大熱
蘋果、Fitbit和華為等全球頭部可穿戴設備品牌也在近期扎堆發布了新產品或是新技術。NMPA和FDA也在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審批上大開綠燈。一時之間,可穿戴設備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跡象。事實上,這一繁榮景象並非今日開始,早在2019年,可穿戴設備借著醫療健康的東風重新復甦的時候,動脈網就對當時的大健康可穿戴設備領域進行了總結(連結直達:《蘋果、華米、華為下重注!
-
已經遇冷的智能可穿戴,可能在2018年回魂嗎?
最重要的,大部分智能可穿戴產品僅僅止步在智能手環/手錶和藍牙耳機領域,加上谷歌眼鏡遇冷,智能可穿戴的產品配不上概念,很容易讓人失望。智能可穿戴最大的錯,是在錯的時間出現我一直認為,做產品就像談戀愛,光有合適的人還不夠,還要讓合適的人出現在合適的時間。
-
CES播報:「可穿戴設備之戰」一觸即發 誰能撩動你的心?
來源:財聯社CES播報:「可穿戴設備之戰」一觸即發 誰能撩動你的心?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一年一度、為其4天的頂級科技盛會CES 202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終於即將拉下帷幕。在這波新技術的洪流中,前有英特爾、AMD和英偉達晶片三巨頭的「晶片大戰」,後又有一些奪人眼球的可穿戴設備此起彼伏,撩撥著人們的興趣。
-
蘋果在2020年保持了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分為五個細分市場,其中耳機和手錶佔大多數-蘋果的表現一直優於競爭對手,儘管其產品的價格通常高於競爭對手的產品。 儘管如此,廉價產品仍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小米以 13%的市場份額鞏固了其排名第二的位置,而前十名中有一半是價格低於 50 美元甚至低於 20 美元的廉價品牌。
-
可穿戴的舌頭滑鼠,催生「黏膩」人機互動的新想像?
最近德國的一名設計師就發明了一種「用舌頭控制電腦」的可穿戴設備,極具腦洞感的設計,簡直為我們打開未來人機互動的眾多可能的想像力。這一被稱為「舌頭滑鼠」的奇怪設備,乍一聽感覺非常離譜,仔細琢磨卻又新意滿滿。那麼,這一設備的設計初衷是什麼,還有哪些場景可以應用,有沒有與此類似的可穿戴交互設備出現,未來的人機互動可以有哪些新可能?這一切都非常值得想像。
-
無憂看娃、守護心臟:臺可穿戴健康設備現身電子展
參考消息網1月14日報導據美聯社1月12日報導,臺灣地區最大的高技術應用研究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12日宣布,它在2021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電子健康可穿戴技術。ITRI展出的電子健康穿戴技術包括:IcadioGuard,用於對居家和老年護理的生理和心理狀況進行長期實時監測;「心臟守護者」設備,用於對心臟病患者進行持續實時監測;Ismartear,利用智能紡織品測量包括心率和呼吸速率在內的生理狀況;ITRI的無害低能量雷達感知技術用於嬰幼兒保健。
-
1月11日: 2020年三季可穿戴設備出貨1.253億臺;21家晶片企業發布...
·趨勢洞察IDC: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1.253億臺IDC日本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情況。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35.1%,達到1.253億臺。其中,智能手錶出貨量為3290萬塊,同比增長36.2%,腕帶出貨量為2193萬條,同比增長9.4%。
-
【詳細教程】79元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使用說明
超低價的穿戴設備,令所有人都想要嘗一嘗。而在經歷過幾次開放購買之後,想必已經有不少用戶拿到了它。那麼,小米手環究竟該如何使用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奉上詳細的教程。 一、寫在使用之前 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先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1、只有小米手機才能使用小米手環嗎?
-
家有老頑童,該選哪款穿戴設備做新年禮?
從百元左右的小米手環到幾千元的 Apple Watch,智能穿戴設備正在爆炸式增長。進化到現在,智能穿戴設備進入了成熟期,語音通話、收發信息、運動檢測和健康管理等功能基本是標配。年關將至,如果家有「老頑童」,該選哪款智能穿戴設備做新年禮?老人最關心什麼?
-
日本研發可穿戴四肢機械結構:可通過VR遠程操控
機械臂的操控者利用VR遠程控制據悉,這款可穿戴機械臂名為Fusion(Full-body Surrogacy for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是由日本一群學生在教授帶領下研發的
-
血氧監測已成可穿戴產品標配,兆觀智能指環有什麼不同?
自去年9月以來至今,主流智能可穿戴品牌已在國內推出超10款全新智能手錶,其中大部分手錶不約而同地配備了血氧檢測功能。顯然,血氧檢測功能正在成為智能手錶的新標配。繼蘋果新一代手錶Apple watch 6推出測血氧功能之後,一兩個月裡,vivo 、華為、華米等帶有測血氧功能的智能手錶扎堆發布,從而也讓2020年被稱為"血氧監測"觀念普及元年。
-
竟然有人設計了可穿戴金屬聖衣,而且還能還原星座形態?
— 本期關鍵詞 —天龍座聖衣/1:1機器人藝術家孫世前絕對堪稱國內動手能力最強的玩友No.1,最近他為電影《大黃蜂》發布會製作的1:1機器人大黃蜂剛剛驚豔到我,今天孫老師又在微博上對聖鬥士的聖衣表示興趣了今天逛微博時看到,孫老師表示在去年逛完聖鬥士主題展後就萌生了自己做一套真正聖衣的想法,而且必須是穿戴形態和星座形態可切換的
-
守護穿戴 8090《裁決戰歌》12星座
在8090裁決戰歌遊戲中,12星座分別對應著12種星座守護穿戴,那麼如何集齊12星座守護穿戴呢? 裁決戰歌官網:http://www.8090.com/cjzg/ 玩家可通過擊殺BOSS湊齊12星座對應的12件星座守護穿戴
-
電子元器件行業分析:可穿戴、AIOT驅動下一個黃金十年
■可穿戴/AIOT 將會驅動消費電子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從 PC-Notebook手機的消費電子發展歷程來看,智能終端的小型化、便攜化、網絡化 是驅動發展的核心因素。半導體設備按照工藝流程可分為前道晶圓製造設備 以及後道封裝、測試設備,前者又可細分為光刻機、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清洗設備、 離子注入設備、拋光設備、量測設備及氧化擴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