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記者在棲霞市五彩龍公司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場發回報導:
救援進入第四天,救援指揮部在今天下午發布目前救援最新進展:
救援力量有哪些?
救援現場新增一支43人救援隊伍,截至目前,應急救援指揮部共調集了救援隊伍11支、救援人員393名、各類機械設備70多臺套參加事故救援。
救援最新進展:
截至今天中午12點,迴風井井筒障礙物現已清理至距地面340米;布置4個鑽孔進行施救,完成進尺分別為:1號鑽孔(直徑311毫米)382米、2號鑽孔(直徑219毫米)420米、3號鑽孔(直徑219毫米)397米、4號鑽孔(直徑711毫米)47米。
救援難度有哪些?
目前,現場救援面臨幾大困難:
一、障礙物堆積量大。井筒內的供風、供排水管路、供電和通信纜線以及梯子間設施脫落,相互攪在一起,還有礦車等堵塞在井筒中,初步探測堵塞厚度達7米,清障難度很大。
二、人員清障施工難度大。受井筒內施工場地狹窄的限制,現場只能2-3人同時作業,且堵塞物中,金屬物和非金屬物混雜在一起,氣焊切割有風險、難度大,制約工程進度。
三、障物提升難度大。為確保清障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按照人與物不能混合提升的原則,提障時操作人員需撤離,導致障礙物提升循環周期長。
四、鑽孔工作存在困難。由於地質條件複雜,巖層構造裂隙造成鑽孔「卡鑽」。鑽孔與巷道貫通後,如湧水量大,易造成井下水位提高,給被困人員安全造成威脅。鑽孔深度大、構造多,易出現偏差,實現與巷道準確貫通有不確定性。
技術專家組成員解疑:
1、為何2號救生孔進尺數據與13號相同?
鑽孔施工存在可變因素,2號救生孔在施工中遇到了破碎帶,導致「卡鑽」,鑽機不得不進行檢修。2號救生孔鑽機將馬上恢復正常作業。
2、除井筒清障和4個救生孔
兩個救援方案同步開展外,
還有其他方案嗎?
現場救援再增加3個救生孔,目前6號和7號救生孔點位所在的區域,正有挖掘機對場地進行平整,平整完成後將儘快開鑽。而5號救生孔的點位正在選址論證中。
3、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下一步,應急救援指揮部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搶抓救援時間,科學施救,盡最大努力營救被困人員。指揮部將調集更多設備,安裝一臺用於提升障礙物的絞車,增添液壓切割機,調集更多鑽機,根據實時檢測鑽孔湧水量等及時調整施工方案,確保救援工作加速推進。
直擊救援現場
14號上午,記者到達救援現場,被當做重要生命通道的4號大孔徑救生孔已正式開鑽。
13號凌晨,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的大口徑鑽機緊急進場施工,負責3號救生孔鑽進。開鑽17個小時時,已鑽進282米。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從鑽孔定位、修通施工便道、平整場地,到設備經常、鑽機開鑽作業,在同樣條件下,這樣的速度對我們來說前所未有。」
在現場,因採取24小時不間斷作業模式,半夜氣溫降低,施工人員就地抱著熱水瓶取暖。17小時282米的速度是施工人員這樣拼出來的。
截至14號12點,3號孔已經掘進397米,工作人員介紹,鑽孔過程中遇到了斷裂帶,目前正處在第二個斷裂帶中,因碎石等影響,給鑽探帶來了一定阻力。目前,救援人員正加班加點,向地下繼續掘進。
記者:崔立霞 孫昊南
原標題:《最新進展!棲霞笏山金礦事故救援現場再增3個救生孔,六七號救生孔即將開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