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深夜,山東棲霞金礦事故救援終於傳來好消息。22名被困工人中,有12人已確認位置!
1月17日14時許,在山東棲霞五彩龍金礦救援現場,一條從地面至被困工人所處巷道的鑽孔打通,成為救援現場打通的第一條「生命通道」。
22時12分左右,3號鑽孔開始投放給養,由鉛墜帶著牽引繩,緩緩下放,有手電筒、營養液、藥品、紙筆等。
22時46分左右,給養投放到底,有人明顯拽了鋼絲繩。
23時40分左右,救援人員緩緩拽出了鋼絲繩,發現補給已經全部被取走,而且傳回來一張紙條。紙條放在塑料瓶裡,層層包裹之後用膠帶綁在了鋼絲繩上。膠帶被纏得很結實,消防人員稱這說明被困人員的體力還比較好。
據閃電新聞報導,根據井下傳回紙條,五中段現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況不明。
後續救援工作還在全力緊張推進中。接下來,救援人員將通過鑽孔往下放電話線,建立語音通信。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根據官方報導,梳理了自1月10日山東棲霞金礦發生爆炸以來的各方行動。
14時,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棲霞市笏山金礦距井口240米處的「一中段」發生爆炸。
事故導致井筒梯子間損壞、罐籠無法正常運行、通信系統損壞,22人被困在井下600餘米處。
20時5分,涉事企業向棲霞市應急管理部門報告。
20時48分,煙臺市委接到棲霞市委報告。
21時45分,山東省委接到報告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和省長李幹傑第一時間作出指示要求,山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連夜趕赴現場,成立省市縣一體化應急救援指揮部。
當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宋元明、李萬疆通過視頻連線,指導救援工作。
上午,山東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王書堅抵達現場。
11時30分,現場救援指揮部舉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
煙臺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孫樹福在發布會上明確指出,事故發生後,企業迅速組織力量施救,但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存在著遲報問題。
中午,正在北京參加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的劉家義和李幹傑請假返回山東,趕到棲霞市西城鎮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笏山金礦事故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工作。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黃玉治也率應急部工作組抵達現場。
下午,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黃明在部指揮中心連線山東煙臺棲霞市金礦爆炸事故現場。19時,現場救援指揮部舉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通報救援進展情況。
煙臺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孫樹福介紹,現場救援情況複雜、難度較大、任務艱巨。為儘快打通新的生命通道,計劃從地面施工,鑽出3條救生孔。
3個鑽孔已完成選點論證,1臺20CM口徑鑽機已入場作業,1臺30CM口徑鑽機已到達現場、正在安裝,1臺75CM口徑鑽機13日凌晨到達。 凌晨,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鑽機緊急進場施工,開鑽5個小時後已鑽進120米。「生命通道」打通後,將解決井下通風、通訊、給氧等問題。上午,劉家義、李幹傑再次到棲霞金礦事故現場,與國家應急管理部工作組領導一起到井口看望救援搶險人員,聽取救援最新進展情況。
劉家義強調,要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搶抓救援時間,科學施救,盡最大努力營救被困人員。19時,現場救援指揮部舉行第三場新聞發布會。
對於事故中存在的企業遲報問題,煙臺市副市長李波表示,事故責任單位相關責任人已被控制,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嚴肅追責。
在開展救援同時,山東省已經成立由省應急廳牽頭的事故調查工作組,同步進行事故調查工作,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棲霞笏山金礦事故救援繼續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地開展。上午11時左右,迴風井井筒障礙物清理至距地面330米左右。截至12時,救援現場新增5號、6號兩個鑽孔,共布置6個鑽孔進行施救。但由於巖層構造裂隙易造成鑽孔「卡鑽」,導致個別鑽機推進速度緩慢甚至停滯。當晚,《大眾日報》發布消息,鑑於在山東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遲報中負有重要領導責任,山東省委決定,免去姚秀霞同志棲霞市委書記職務,免去朱濤同志棲霞市委副書記、市長職務(按程序辦理),配合事故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追究其相關責任。
山東省委同時決定,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同志兼任棲霞市委書記職務。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來到棲霞市西城鎮五彩龍投資有限公司笏山金礦事故現場,指導部署救援工作。
他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加快救援工作,力爭達到最理想的救援效果。截至12時,現場新增救援機械設備90餘臺套,共有各類機械裝備357臺套。救援隊伍共計13支專業隊伍和1支消防隊伍,救援人員439名。共布置6個鑽孔進行施救,迴風井井筒清障深度為350米。
在迴風井井筒清障作業過程中,每班作業人員下井時必須帶些吃的往下投,主要是花生、小麵包、小餅乾等可以在水面漂浮的食品,有利於被困人員看到。
但事故發生地地質條件複雜多變,明顯影響了鑽孔進度。
現場地下的破碎地層極易「卡鑽」,影響鑽孔進度;巖層節理裂隙容易導致鑽孔偏斜,目前正在對個別偏離鑽孔進行糾偏;鑽井內出水較多,水導入巷道會對被困人員造成危險;靠近礦體的圍巖多是花崗巖,硬度非常高。
11時10分,救援人員即將打通一條從地面至被困工人所處巷道的鑽孔。
13時55分,在棲霞笏山金礦鑽孔救援現場,3號鑽孔打通了有9名被困人員的五中段,成為救援現場打通的第一條「生命通道」。
該鑽孔由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負責,於1月13日凌晨緊急施工。
本文來源:政知道 責任編輯: 覃肄靈_NB1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