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婉轉悠揚的蒙古長調,豪邁蒼涼的蒙古長調,9月27日,阿右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2019·國際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遊節(那達慕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十六屆「烏樂木吉布音」蒙古長調民歌比賽在阿右旗巴丹吉林鎮火熱開賽。來自阿右旗、張掖的70餘名長調民歌愛好者身著節日的盛裝參加比賽。
「這次比賽分為少兒組、青年組和老年組,其中年齡最大的83歲,年齡最小的9歲。我們將從服飾穿戴是否富有民族特點、唱法是否具有原生態特點以及唱法是否富有地方特色、咬字是否清晰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最後各組分別決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6名。」阿右旗民歌協會副主席、第十六屆「烏樂木吉布音」蒙古長調民歌比賽評委楊布音敖其兒介紹道。
據了解,「烏樂木吉布音」蒙古長調民歌比賽自2003年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16屆。近年來,阿右旗蒙古族長調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阿拉善長調之鄉」,被自治區批准為「蒙古族長調保護實驗基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方面,阿右旗以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相繼在蒙古族中學、蒙古族小學等開設馬頭琴、長調、呼麥特色課程,同時還結合地方區域特色將衛拉特民間藝術陶布秀爾器樂、薩吾爾登舞蹈、沙力博爾式摔跤等納入課堂教學及二課活動, 以此傳承和發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監製丨趙敏
編輯丨鐵木尓巴根
來源丨阿右旗新聞中心(記者 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