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紅白公事改習俗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2021-01-09 大眾網

  鞏曉蕾 繪


  □ 本報記者 楊國勝 郭繼偉
   本報通訊員 祝紅蕾

(一)
  3月21日,臨朐興隆社區張立新的母親王蘭鳳下午4時去世後,他去村委登記,開火化介紹信,到去公墓靈堂行告別禮,在紅白理事會的幫助下,不到半天就辦完了所有手續。
  過去,臨朐農村的喪葬習慣是扎紙草馬、送漿水,孝子賢孫披麻戴孝,燒紙錢,發盤纏等等,一般要經過三天時間。「俺們這裡早就不興那一套了,人老了後,立即到治喪委員會登記,然後就可以到城東的公墓去舉行儀式。現在臨近的村子也覺得我們這個辦法好了,都來跟著學呢。」提到簡化的喪事程序,村民王愛琴非常認同。
  2008年,臨朐啟動舊城改造,興隆村打響了第一炮。這個城中村的273戶農民於2009年住進小區。人雖然搬進小區了,但是觀念還是農村老一套。喪禮往排場上搞,好端端的小區,紮上草棚,披麻戴孝,哪裡像個現代新農村?興隆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俊海和班子成員隨後提出了「三不準,兩提倡」:不準在小區內舉辦喪禮,不準在安葬時挑選墓穴,不準燒大紙,提倡除直系親屬外的親友佩戴白花進行弔唁,提倡厚養薄葬等新規矩。
  「原來一個喪事近萬元的消費,現在三、四千元就辦得妥妥帖帖,省去了50%的費用,又加上免費提供墓地墓穴,配套治喪委員會來搞無償服務,大傢伙也越來越接茬了。」張俊海說。
(二)
  山旺鎮東上林村是一個山區村,記者去採訪時,正好遇到3月18日結婚的辛豔傑去還所借的桌凳盤碟,辛豔傑和父親辛坤從三輪車上搬下成箱的器具,在村委的兩託管一代辦用品出借記錄上進行歸還登記。辛坤告訴記者,兒子結婚花了不到5000元。
  而興隆社區的結婚習俗更為現代簡便,只回禮不請客。100元的份子錢,回禮40元;200元的份子錢,回禮60元。這樣對婚禮操辦一方和隨禮一方,都更為簡便節省。心到意到,減少了大擺酒宴的排場和操勞,也少了客人喝多後的尷尬與煩惱。
(三)
  目前,臨朐所有村莊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實行婚喪嫁娶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冶源鎮傅家李召村的傅長俊說:「前幾年母親去世的時候,自己跑前跑後,忙得夠嗆。去年父親去世後,紅白理事會一手操辦,買菜、招待客人等一切事項全部由他們負責到底,這樣個人省心,親戚朋友省事,花錢還不多,整個公事花費才3000元。」
  婚喪嫁娶有關事宜成為家事託管的一項主要服務內容,紅白理事會應運而生。臨朐各村紅白理事會多由村委退休幹部和威望高、願意為老百姓搞服務的本村人員組成。誰家有娶媳婦嫁閨女的喜事,跟紅白理事會說一聲,發通知,收喜錢,發喜包,聯繫喜宴等具體工作都由紅白理事會一手操辦,費用在5000元以內,既隆重、喜慶又節儉。一場白公事下來,一般花費3000多元,為群眾節省一半以上。傅家李召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傅紹山介紹到:通過移風易俗,去年這個村僅在紅白公事方面就節約了10餘萬元。
  截至目前,臨朐縣有2059人從事家事託管服務,辦理紅白喜事3100餘起,通過移風移俗為群眾節約開支166萬餘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陵城區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倡議書
    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喪事辦理人員聚集的習俗根深蒂固,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增大,為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現發出如下倡議:一是婚事緩辦。結婚是人生大喜的日子,如果因親朋好友聚集發生疫情,會讓婚禮蒙上陰影、甚至造成終身遺憾。因此,提倡疫情期間將婚禮推遲到疫情解除後,防止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
  • 《人情新風「宿9條」》漫畫解讀|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
    畢傳國 作《人情新風「宿9條」》的首條內容是:「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十二個字簡短、精煉,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受到大家廣泛認同和關注。據了解,此條內容是對廣大市民操辦紅白事範圍的總體界定。在前期意見徵集和調研過程中,人情來往名目多、事項多、繁文縟節多是大家吐槽的焦點。
  • 河北省民政廳發布通知:婚事新辦 喪事簡辦
    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節前節後焚香化紙、燃放煙花爆竹祭奠先人的習俗仍然根深蒂固,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和因祭掃引發山林火災的風險增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通知要求,各地要引導婚事新辦,推崇簡約適度、文明向上的婚俗禮儀,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 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的倡議書
    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的倡議書 2021-01-08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河市文明辦倡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三河市文明辦倡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2021-01-08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遵化市文明辦、民政局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遵化市文明辦、民政局關於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為嚴格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現就喜事停辦緩辦、喪事簡辦提出如下倡議: 一、喜事停辦緩辦。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城鄉居民要切實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倡議將婚慶、喜宴等停辦或延期舉辦,推遲到疫情解除或緩解,防止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 二、喪事簡辦。
  • @所有人 關於疫情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所有人 關於疫情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11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顏莊鎮狀元溝村:哀樂讓喪事簡辦多了人情味
    大眾網萊蕪5月16日訊 據萊蕪日報報導,「以前,哪家有老人去世了,一個喪事辦下來就得1萬多元,家庭條件不好的,出個喪就會落下很多債務,奮鬥好幾年也還不上這個帳。」鋼城區顏莊鎮狀元溝村黨支部書記曹會明說。  在農村傳統的習俗觀念中,喪事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人眼裡,喪事辦得好不好、大不大,成了評價兒女們是否孝順的標準之一。
  • 萊蕪狀元溝村:哀樂讓喪事簡辦多了人情味
    「以前,哪家有老人去世了,一個喪事辦下來就得1萬多元,家庭條件不好的,出個喪就會落下很多債務,奮鬥好幾年也還不上這個帳。」萊蕪市鋼城區顏莊鎮狀元溝村黨支部書記曹會明說。    在農村傳統的習俗觀念中,喪事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人眼裡,喪事辦得好不好、大不大,成了評價兒女們是否孝順的標準之一。往往一場喪事下來,巨額的花費給不少居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2014年底,狀元溝村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喪事簡辦問題,並成立了狀元溝村治喪委員會。
  • 不收人情 24小時出殯 93歲老人去世喪事簡辦
    近日,柳市鎮上園村93歲的高老伯去世,喪事流程一切從簡
  • 關於疫情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關於疫情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09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州區新墩鎮喪事簡辦把牢疫情防控「人情關」
    村委會上報消息後,該鎮白塔村包村領導童團德第一時間帶領鎮村幹部上門慰問,並就特殊時期疫情防控進行政策宣傳,希望理解配合喪事簡辦。但讓大家意外的是,話還未出口,黨員王增喜就主動表示:「當下疫情這樣,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還是有黨性原則和社會責任擔當的,母親的喪事我們不設酒宴,不收禮金,不聚集悼念,堅持一切從簡,僅僅由我們5個親姊妹主持操辦,相信母親在天之靈可以理解」。
  • 平鄉縣倡議疫情期間紅事緩辦白事簡辦
    1月13日,河北邢臺平鄉縣油召鄉下疃村村民趙存興說起母親喪事辦理時,言語悲慟,「疫情面前,必須以大局為重!」趙存興的母親於1月12日晚去世。當晚,他把消息向村黨支部書記趙輝報告。趙輝隨即與其家人商議,鑑於疫情防控形勢需要,白事要速辦、簡辦。趙存興家人深明大義,表示完全按照規定辦,一切從簡,不組織弔唁,就連外村的姐姐也不讓趕來奔喪。遺體火化時,現場只有4人陪同。
  • 「婚事」和「喪事」同日子撞在一起,哪一方該讓道?有什麼說法?
    在農村,習俗不僅是生活中的一方面,更是大家對生活儀式感的追求,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迷信,甚至沒有一點實用價值,但時至今日,大家仍然遵循著,並煥發燦燦金光,我想這從另一方面來看說明它有存在的意思。而說到習俗恐怕屬「紅白事」最為繁瑣和講究了。因為這兩件事對於農村人民來說是家庭裡很重要的事情。
  • 不收禮金 48小時出殯 八旬老太家屬按遺囑簡辦喪事
    喪事,有人講究大操大辦,也有人主動簡辦,不想麻煩身邊人。近日,樂清一名老人去世後,家屬不收禮金,且選擇在48小時內將遺體火化出殯,如此簡辦喪事的做法,眾親朋好友紛紛表示讚賞。這名去世的老人姓林,今年80多歲,是一名共產黨員。5月8日5時許,林老太因病去世,喪事在樂清市殯儀館舉辦。
  • 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生日宴定親宴不辦!石家莊市文明辦發布倡議書
    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生日宴定親宴不辦!2、喪事簡辦。大力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倡導生前敬孝盡心,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安享晚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喪葬事宜從簡辦理,簡化治喪儀式,縮短治喪時間,提倡厚養薄葬。同時,及時向所在社區(村)報備,嚴格控制參加人數,做好必要的防護防控措施。3、生日宴、定親宴不辦。
  • 雲南寧洱縣:80歲老人去世 喪事這樣辦
    就這樣,老人的靈堂由幾個至親看守,一切喪事從簡。 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寧洱縣嚴格控制各類人員聚集活動,農村的紅白事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關注對象。按照傳統習俗,紅白事操辦過程中免不了有大量人員聚集,要是依然按「老規矩」辦事,一旦因人員聚集出現病毒傳播,後果不堪設想。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喜事緩辦、喪事簡辦……農村疫情防控要這麼做
    除了加強對返鄉人員管理外,在廣大農村地區,紅白事大操大辦、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等習俗根深蒂固。如何說服當事人簡辦、推遲辦,不要引發人員聚集,是防控的關鍵。15日上午,村民張師傅特地到村部辦事大廳進行諮詢。張師傅表示,自己的孫子滿月已經訂好了酒席,並通知了親友,酒席到底能不能辦自己也有些吃不準。「我就想問問疫情了,我這個能不能辦,不能辦我就不做了。
  • 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
    對在外地的寧夏人員要主動聯繫、做好工作,引導他們儘量留在當地,對在寧夏的外地人員,要通過溝通感情、穩定生產、增加工資、溫暖關懷等方式,讓他們安心在寧夏過節;減少聚集活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原則上不舉辦大型會議、大型培訓、大型演出、大型年會,各級黨委和政府春節慰問、團拜走訪等一律取消,確需舉辦的聚集活動要嚴格審批,嚴格控制規模人數,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倡導喜事緩辦、喪事簡辦